第56章 影生疑(1 / 1)

迎朝阙 熊猫小小 2631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第56章 影生疑

  难得延朗从国子监早回来,陪着佟氏和宛蓉三人一起用膳。余妈妈见小公子在家吃饭,特意嘱咐小厨房多做了几个小菜。

  “这道雪月羊肉,你最喜欢吃了。”宛蓉夹了些菜放在延朗碗里。

  “谢谢四姐姐!”

  “这些日子在学中还习惯吗?”

  “慢慢就习惯了。”延朗道。当初他刚去国子监的时候,被人嘲笑,说他是蛮夷长大的土包子。也没什么人愿意同他往来,只有张大人府上的公子愿意同他说话。

  “柳家的公子还有为难你吗?”宛蓉问道。

  “最近好多了。”自从楚王上门提亲以后,那些经常捉弄欺辱他的人,好像都收敛了些。

  “多吃点。”宛蓉道。

  “夫人,大人的书信到了。”陈忠拿著书信站在门外道。

  “是吗?快拿过来。”佟氏沾了沾嘴角。

  待管家将书信递过来的时候,佟氏眉头紧锁,直到看完了书信才舒展开。

  “父亲大人说什么?”延朗道。

  “你父亲说一切安好,不要牵挂。”佟氏微微放下心来,自从陈怀泫走后,佟氏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十分牵挂,只有收到陈怀泫的书信才会放心一段日子。

  他们夫妇二人自结合后甚少有这样长的分别时间,就是从前颠沛流离的苦日子,佟氏也都是守在身边。如今儿女渐大,左右有了牵挂,上无人托付,下无人帮扶,不然亦是夫君在哪她在哪。

  宛蓉给佟氏布了菜,打断她的思绪,“厨房新做的小菜,母亲尝尝。”佟氏身子孱弱,时常的多愁善感。

  延朗也借机转移话题,“太子殿下选良人阵仗之大,长安都在议论呢。”

  “怎么连你也对这事提起了兴趣?”宛蓉道。

  “我才没兴趣呢,只是外面人都在说。”对于这位太子,他们全家都没好感。

  “说什么?”

  “国子监的人说太子殿下此举清奇,为什么只看半张脸,要是另一半奇丑无比怎么办?”

  宛蓉轻轻掩嘴一笑,“又不是你们要娶亲,替太子殿下担心什么?”

  “就是觉得奇怪,哪有人选秀只看半张脸的,能看得清吗?”

  佟氏闻道:“我朝自太||祖开国以来,皇室男儿秉性豪放随意,太子此番选举不同以往讲究规矩,也说得通。”

  延朗却摇摇头,“怕是没有这么简单。”

  “为何?”宛蓉夹了些青菜放在碗里。

  延朗意味深长道:“倒像是打着选举的名义再找什么人?”

  “找人?这话听起来更费解了,他贵为太子,还需要找什么人吗?”宛蓉道。

  “也不是我信口雌黄,这几日听国子监的人说太子府中挂着一副佳丽图,据看到的人说是一位身着绿衣的曼妙女子侧影图。”

  宛蓉手中的筷子顿了顿,和延朗互相看了看,佟氏觉得他们姐弟二人有些奇怪,“怎么不吃了?”

  “没什么!”宛蓉又添了些菜放在碗里,心里一时有些慌乱。

  “皇家之事,不要妄言,赶紧吃饭吧。”佟氏道。

  宛蓉和延朗得了令,一人夹了些菜开始吃起来,饭桌上一时有些沉闷。她和楚王议亲在即,应该和她没什么关系才是,想到这里微微放下心来。

  御书房里,宣宗一身黄袍坐在伏案前,手里捧着本书。

  太子恭敬地站到下面道:“此次大选,儿臣想求个恩典。”

  “什么恩典?”宣宗翻了页书道。

  “既然是要大选,儿臣此次想选些合心意的女子。”

  宣宗抬头,“什么叫合心意的女子?长安世家的这些女子不好吗?”

  宣宗膝下子嗣单薄,只有太子和三皇子两个儿子。这江山社稷迟早要交到太子的手里,可是太子却迟迟无男嗣,他和太后看着眼里急在心里。

  “长安世家的女子固然好,只是她们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习惯了,难免会有些脾气,儿臣就想选些合心意的。”

  太子妃总是端着,面上表情淡淡的,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每次看见他都是江山社稷为重,也没有别的话。时间久了,他也没什么兴趣。柳侧妃虽然样貌艳丽,但是行事嚣张跋扈,动辄打骂下人,这样的脾性也不讨喜。

  “太子想怎么选?”

  “儿臣想,长安中不乏新贵,既然是要大选,就该一视同仁才对。”

  宣宗想了想,“既然这样,这次大选太子自己看着办就是。”毕竟于国事上子嗣也是关键,这南秦江山总得后继有人。

  这几日朝廷忽有诏令下来,凡长安五品以上,家中年满十四至二十的未嫁女子皆由画师入册,送去宫中以备挑选。议亲女子暂停嫁娶,赫然在列。

  宛蓉坐在廊下缴着手中的帕子心烦意乱,也许是她想多了,画馆的画师才刚刚走。

  都说一朝送东宫,他朝即后宫,长安尚未出嫁的闺中女儿们欣喜若狂,等着中选。是啊,什么都大不过皇权。

  太子一身常服坐在书房里,手上正拿着笔画着什么。一旁服侍太子二十年的老奴端了杯参茶过来:“太子殿下,画了这么久,先喝口水。”

  太子喜欢画画,这是长安人尽皆知的事。时常叫上三五人一起去外面题诗作画,诺达的东宫书房,除了书画还是书画。

  太子闻声,放下手里的墨笔,一手接过参茶,眼睛却没有离开画上。那上面是一个亭亭玉立的侧面少女,正仰着头。

  “这幅画,太子殿下来来回回画了多遍。”

  太子喝了口参茶,“连十分之一的神态也画不出来。”

  “这画上的姑娘到底是谁?”那老奴忍不住问道。

  “本宫也不知道她是谁?”他要是知道的话,也不会只能一直在画上看了。

  “殿下,太子妃过来了。”

  “她过来干嘛?”

  “太子妃请太子去前殿处理政务。”

  “烦死了,比太傅管得还要宽。”

  “就说本宫已经歇下了,请太子妃回宫好好教导郡主就是,其他的不要管。”太子心里烦乱,自己的这个太子妃,张口政务闭口政务,江山社稷,听得他头都快大了。

  “殿下不要动怒,娘娘是为了殿下着想。娘娘是老尚书的孙女,老尚书曾经教导过殿下,如今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殿下。”

  “听得本宫耳朵都快长茧子了。”

  “让太子妃一直站在外面也不合适,殿下。”

  “让她进来!”

  太子妃进来的时候,太子背对着她坐着,对着眼前的画像又描了几笔。

  “殿下!”她屈膝拜了拜。

  “有什么事吗?”太子声音里一丝温度也没有。

  “前殿的公文已经堆了几天,殿下该去看看才是。”太子妃缓缓开口道。

  “都是一些冗长无关紧要的事,本宫自会处理的。”

  “殿下应该以国事为重。”婚嫁时,祖父教导她一定要时时规劝太子,自己一刻也不敢忘记。

  “本宫知道了,若无别的事,先退下吧。”太子淡淡道。

  “殿下!”

  “还有事吗?”

  “臣妾刚才说殿下该以国事为重。”

  “本宫听到了,自然会去的。”

  “还请殿下移步前殿!”

  “本宫看太子妃是太闲了,过些日子这宫里人就多了,太子妃该好好准备才是。”太子冷冷道。

  太子妃浑身一震,太子选良人,人尽皆知,她就是满心的不愿意,也无可奈何。“是!”

  “德安,叫上幕僚们去郊外!”太子朝身边的老奴厉声道。丢下墨笔,转身朝外面走了去。

  等太子走远,那老奴道:“娘娘,奴才说句话,您不要把殿下逼得太紧了。”说完急忙去追太子。

  太子妃瘫坐在地上,她只是按照祖父交代的去做而已。可是没有想到,太子厌弃她这样,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天一早,陈怀泫一行又去了仲之良家中。除了仲之良的尸首和地面已经整理干净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变。门外一直有人把手,就是怕哪个不知轻重的闯进去破坏现场。

  他慢慢走动,这次过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线索,所以书房里的每一件物品都不能放过。

  “咱们是不是多虑了?”薛常顺着墙壁敲了敲,见没有什么异常。

  陈怀泫没有答话,顺着地面看着,墙角的四周都积了些灰尘,只有那一排公文架连着地面处的缝隙却是干干净净。他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这里似乎太干净些。一般角落里是最难清理,也容易积灰的地方,通常容易遗忘,为何这里这么干净。

  “把这个挪开。”

  薛常听见陈怀泫的吩咐,也走过来看看。这个架子上面放着文书,倒也不重,还没使一半的力气架子就动了。

  那下面果然藏了一个小小的暗格,“真的有东西!”薛常惊道。

  “先打开看看!”

  暗格上有个玄关,怎么也打不开。“咱们把它砸了算了。”

  “我来试试。”张言松道。他平日里对这种玄关按钮也有些研究。

  “让张先生试试。”

  张言松蹲下身,先仔细看了会,并没有着急动手。他顺着玄关左边轻扭了三次,又顺着右边扭了两次,只听一阵轻启的声音,暗格打开了。

  “开了。”薛常欣喜道。

  里面只放了一封书信,什么也没有。陈怀泫拿起书信打开看了看,眉头紧皱。张言松看了眼落款署名“钱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