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塞外胡人(1 / 1)

迎朝阙 熊猫小小 2607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第53章 塞外胡人

  今日父亲寿辰,他贵为王爷原本不必亲临,备着礼物就是。没想到却亲自过来拜访,令宛蓉有些诧异。

  “在长安待的还习惯吗?”

  “习惯,劳王爷挂心。”

  他的靴子微微动了动,“听说你是在江南长大的,江南是个烟雨行舟,诗情画意的好地方。”

  “是!”

  他又近了些。“你我之间不必这么拘谨,不过来日方长,你会慢慢习惯的。”

  言语轻松随意,刻意拉近与宛蓉之间的距离。她却如坐针毡一般,一颗心提到嗓子眼里,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只道了声:“是”

  这话听起来依旧生分,还有些生硬,起码现在还不做对他敞开心扉,另眼相看。楚王与她而言,本就是萍水相逢之人,更没有想过还有再见面的一天。

  他微微一笑,倒是毫不在乎,“今日是陈大人的寿辰,本王来拜寿,也想着来见见你。”

  见她?宛蓉紧紧捏着帕子,一颗心狂跳不止,始终不敢抬起头来,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是。”话一出口便觉得不妥,接着道:“王爷盛情,臣女拜谢。”

  楚王笑了笑,“你先歇着吧,本王去前厅了。”

  “是!”待他远走以后,宛蓉才觉得松了口气,转身回了房间。

  “前厅可热闹了,我们大人过寿,楚王亲自前来,这会前厅人多得站都站不下。”

  “从前府里哪里会来这么多人,就是上门去请,也不一定会来,如今那些人都巴巴地上赶着来给大人祝寿来了。”

  “时也,势也。”宛蓉淡淡道。

  这几日长安城里特别热闹,有塞外胡人进宫朝贡。关于胡人,宛蓉只在书中了解一些,十分好奇他们的样子。是不是像诗中描述那样行人刁斗风沙漏,公主琵琶幽怨多。

  “四姐姐,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看什么?”

  “去看塞外的胡人呀,外面这么热闹。”

  “想必是你坐不住了吧。”

  “嘿嘿,什么都瞒不了姐姐。”

  “还是去问问母亲的意见吧。”

  “千万不行,要是母亲知道了,恐怕我们俩都得挨骂,更别提去了。”

  “那怎么办?”

  “我们悄悄的去看一眼,然后就回府了,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这样不好吧。”

  “我们看一眼就回来了,听说还有塞外的胡人表演,可热闹了。我们就去看一眼,四姐姐。”

  “好吧。”宛蓉架不住延朗的请求,还是答应陪他出来看看,当然她自己也十分好奇。

  和延朗瞒着父亲母亲去了长安城有名的城安街,还没下马车,就听见外面热热闹闹。

  “这里好多人呀,要是被熟人看见就不好了。”她道。

  “我们站在人群里不会有人发现的,这里这么多人,谁会注意到我们。”

  她下了马车,站在人群里。一眼望过去,人山人海,甚是壮观。“好热闹。”

  这里男女老幼,什么人都有,她的绣鞋也被哪个行人踩脏了。“哎呀!”

  “怎么了,四姐姐?”

  “没事,我的鞋被人踩到了。”

  “四姐姐,快看快看,他们过来了。”

  果然,一群头戴毡帽,身穿胡服,拉手琴的部队吸引了宛蓉的注意力。他们身躯高大,步伐沉稳,手中握着胡琴,那曲调空旷悠扬,和中原古典的曲调判若两端。充满了塞外的韵味,周围皆是一片欢呼声。

  “这胡琴听起来有趣得很。”延朗指着他们的道具,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给宛蓉看。

  “果然好听。”

  “姐姐快看,那里还有杂技表演。”

  “在哪呢?”

  “在那边,看见没?”

  “看见了,看见了。”远远就看见队伍中间有一个小姑娘正耍着杂技,动作熟练,围观的人无不呐喊喝彩。

  她和延朗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注意到前头队伍里,骑着高头大马上的男子正往这边瞧。

  直到他忽然调转马头,往人群里冲过来。路人们吓得一惊,纷纷避开,延朗见状一把将她推至身后,险些摔倒。

  “姐姐,没事吧。”

  宛蓉缓了缓,“没事!”

  幸亏延朗反应快,她才没有受伤,这会仍是心有余悸,不禁朝那骑马的男子看去。

  他一身戎装,腰上挂着配件,头上戴着银色的盔甲,正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她。

  一名步兵慌慌张张跑至马前屈膝道:“参见太子殿下。”

  这一声太子殿下使得宛蓉心头一震,原来他就是太子。那个在父亲被贬之时,与大姐姐订婚又悔婚的人,他的一个决定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竟然在这撞见了。

  “你是哪家的小姐?”他端坐在马上朝宛蓉问道。

  宛蓉瞧了瞧自己的衣裳,绿色罗纱裙,上面绣着玉兰花,这套衣裳是安桂纺裁制的,那老板是江南人,他家的衣服带着江南的温婉简约,甚合她意。这样穿着打扮站在人群里,确实不像普通人,难怪称呼她为小姐。

  一旁的官吏见她不答话,只当吓着了。“回禀太子殿下,这两位小姐公子乃是巡察使陈大人的家眷。”

  这位说话的官吏宛蓉认得,京兆府尹张羡。他家小女做满月时,随母亲去探望过,隐隐见过一面。

  太子面无表情,也不知心里在思索着什么。又一阵马蹄声直奔过来,“太子殿下是否发现可疑之处?”

  那声音她再熟悉不过了,八年过去,竟没有多大变化。太阳有些大,宛蓉迎着光芒朝那抹身影看去。他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从前总是穿一身红色衣服,鲜艳夺目。如今金戈铁马几年,练就了一身沉稳挺拔。

  她掩藏在衣袖的手紧紧拽着,避来避去,终究还是遇见了。这是回到长安以后,时隔八年宛蓉再一次见到他,刘绍。

  心底隐隐揪着,一直告诉自己,他是姐姐的夫婿,是位故人而已。和刘绍目光接触地一刹那间,仿佛看到了年幼的自己和他。牡丹园里的花早就凋零了,可是那些鲜活的诗句,却一直在她心里。原来记忆是有开关的,一旦触碰了,沉睡的记忆便会纷沓而来。

  刘绍大约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宛蓉,眼睛里的光突然亮了起来,不禁脱口而出道:“蓉儿妹妹!”

  这声久违的蓉儿妹妹,时过境迁八年了。眼前的人各自变了模样,命运也朝着不同的地方而去。

  就像此刻他与宛蓉之间的距离,一个高高在上,一个站在平地上,终究是有分别了。

  这里人多嘴杂,容不得她半分伤感。宛蓉敛了神色,朝那高头大马上的二人屈膝道“臣女见过太子殿下,刘公。。。”子字被她硬生生压住,改口道:“刘将军”

  如今刘绍已是云麾大将军,再不是当初那个张狂自若的少年。听说他当年投身军营后,大大小小战功无数,去年替朝廷打下横海节度使程权,如今一路扶摇直上,已经统领一方兵马了。

  刘绍拉着马缰的手动了下,沉吟了会,换了种平和的语气对宛蓉道:“你们怎么出现在这?”

  宛蓉又屈膝道:“回将军的话,臣女知道有塞外的胡人前来表演,想要一睹其风采。”

  太子转头对着刘绍笑呵呵道:“原来是尊夫人的妹妹,倒是巧了。”

  延朗低头哼了声,“什么巧了,明明是您故意将马绳勒住的。”

  宛蓉扯了扯延朗衣袖,示意他不要多话,这要是传到太子的耳朵里,便是大不敬的罪名,谁也担待不起。好在他只是小声嘀咕,太子并未听见。

  太子是负责这次接见外宾,刘绍负责长安城的防卫,不承想就这么碰上了。

  宛蓉与他们也没别的话要说,于是欠身告退。“臣女该回去了。”

  “我派人送你们回去。”刘绍道。

  “不用了。”

  太子骑在马上半眯着眼睛若有所思,似乎那一袭绿色身影和多年前的身影十分相似。

  天上云霞飘得有些快,刚才还艳阳高照,这会竟然渐渐转阴了。宛蓉坐在马车里缴着手中的帕子,心里有些沉闷。

  “姐姐有心事?”

  她头也没抬,懒懒回道:“没有。”

  “姐姐谎话也不会说,你每次心烦,手里可都是这个动作。”

  大约被人戳中了心事,宛蓉手心一顿。换了姿势坐着,帕子也收了起来。

  今日见了刘绍,的确让她有些心烦意乱。只是这样的尴尬场面少不得以后还会有,就像今天这样,一个意外的巧合。

  这种没必要的见面,不过是徒增加了彼此的尴尬与烦恼而已,还是不见的好。对延朗道:“你今日说话有失分寸,以后切不可如此。”

  延朗心知肚明,知道姐姐意有所指,只点头答应。好在与太子隔了距离,不然便是大不敬了。

  “太子为何会突然惊了马,好像是因为姐姐。”

  宛蓉立刻打断他道:“不许瞎说,回去跟父亲母亲一个字都不要提起。”

  看姐姐这般疾言厉色,延朗恍惚了下。紧接着点点头,大约也知道这里头的事厉害,还向她保证了不说出去。

  本来今日便是瞒着父母出来的,要是他们知道了前因后果,不知道会担心成什么样。

  她按了按太阳穴,烦心的事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