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夜幕降临三
御书房里的太监宫女跪了一地,薛崇这会明显心情不好,副官随手拽过来一个,重重丢在地上,薛崇将佩剑抵在她的心口,大声呵斥道:“玉玺到底藏在哪了,快说。”
宫女吓得瑟瑟发抖:“奴婢真的不知道。”
薛崇片刻也没有犹豫,手里的长剑一把贯穿那宫女身体。“找不到玉玺都得死!”
夜幕降临,皇宫里黑压压的沉静。他站在祥懿宫大殿外拱手道:“王爷!”
暮凉王提着剑道:“找到了吗?”
薛崇摇摇头:“找不到玉玺便无法颁布诏书,虽然皇宫早就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但是调动三军节度使的兵马还有泾源的军队进入长安城,必须要有诏书才行。”
暮凉王略微思索会,来回走动道:“看来圣上也是有准备的。”
“那我们怎么办?”
他轻飘飘道:“既然军队无法进长安,那么我们就撤回去。”
夜色如水,错落的行宫里只有为数不多的灯火幽幽亮着。沉郁的殿影一改往日的风姿华美,金光璀璨,黑暗中嗜血的秃鹰盘旋在皇城之上,一声声尖利的啼鸣充斥在死寂里。
大殿外铺天盖地的叫喊声不断传来,声音十分惨烈,她仿如坠身炼狱一般,内心有千百只虫子在撕咬,一点一点吞噬殆尽,头脑里嗡嗡作响。
太后全身发抖,面部表情狰狞,想说又说不出话来,脸上涨的青紫,宛蓉将床头的水端了过来,喂她喝下……“太后,圣上和楚桓会来救我们的,太后一定要好好撑着。”
她试图挣扎了下,还是松了手,眼角有泪痕滑落,双目紧闭。
宛蓉为了她拭去眼泪,太后她高傲,如今看到暮凉王这幅嗜血的模样,已经让她生不如死了吧。
这一夜皇宫内外厮杀四起,鲜血混着灯火,点亮了整整一夜。薛崇手底下那些人将前厅的妇人们当场□□,并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解衣行事。
门被打开的时候,一丝微弱的清光跟着照进来,前厅终于没有了哭喊声,只听士兵进来报:“一百五十三名妇人家眷,已经全部收押。”
暮凉王挥手示意他下去。
宛蓉一时想到卫夫人也在前厅,急忙道:“卫夫人呢?”
他冷冷道:“当然在其中!”
宛蓉摇头,有些难以置信:“你这个疯子,你身上也流着卢王府的血,你到底还有没有人性?”
“人性是什么?趋利避害,谄媚逢迎吗?他们卢王府可以杀了我母亲,这只是一点点代价。”
“你……”
“皇上派人来跟我谈条件,你猜是谁?”
宛蓉顿了顿,“王爷这么说,就是和我有关的,除了我爹还能有谁?”
“那你猜他会提什么条件呢?”
“当然是王爷不会答应的条件。”
“不妨我们一起去听听!”
宛蓉双手抱着膝盖,动了动,看着他的眼睛有些不确定。
“你不是想见你爹吗?那就去见见,也许这是最后一面了。”
都粱殿里肃穆而庄严,屋檐上那只断了腿的金丝雀依旧还在,腿上的伤还是没有好。在看到陈怀泫背影的那一刻,她终于有些绷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爹!”
陈怀泫浑身一震,回头看着宛蓉就现在眼前。“蓉儿!”这些日子他吃不下,睡不好,没有一个晚上能合眼,终于看到女儿还好好的站在眼前。胳膊上那缕明晃晃的白布有些扎眼,“你受伤了?”
看着父亲平安无事,她也放心了不少,摇摇头,“不碍事,一点小伤。”
陈怀泫眉头紧皱,“过来。”
她正要走过去,暮凉王却挡在前面道:“陈大人是来谈正事的!”
陈怀泫缓了缓沉声道:“那咱们就谈正事。”
暮凉王道:“圣上根本没有去东华山,也知道我会造反,不过顺势就势想要引我出来,恰巧我也不想再等了。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站在前面,不用一直躲在幕后了。”
陈怀泫眉头紧蹙:“没有诏书,三军节度使的兵马进不了长安城,这一切都是王爷自己的执念。”
暮凉王淡漠一笑: “你们的兵马根本不是我的对手,就算我占不到便宜,最后无非就是两败俱伤,这是圣上不想看到的局面,所以才会让陈大人来找我。”
“王爷放了文武百官的家眷们,三皇子,太后。皇上答应可以饶你不死。”
他嘴角轻扬:“继续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吗?回去告诉圣上,退出一百里外,放我的兵马出城,昭告天下泾源以北归我,这两个条件他若是答应,我就放了这些人。”
“皇上绝不可能答应,王爷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从开始的那一刻,本王从没有想过要回头。如果圣上不同意,从明天开始本王一天杀一个内宫家眷,直到杀完为之。既然出不去,那就同归于尽。”
陈怀泫双手紧握,看着宛蓉道:“放了蓉儿,换我留下来做你的人质。”
他坐在软藤上道:“时候不早了,陈大人请回吧。”
陈怀泫看着宛蓉欲言又止,终究还是走了出去。“王爷让我来,就是用我要挟我爹,回去奉劝圣上?”
“当然!”
“王爷物尽其用。”
“有用的东西才能物尽。”
“王爷可能不了解我爹,他不会为了我妥协,我更不会成为王爷的傀儡。生死有命,即便现在就去死,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你想杀便杀就是。”
“现在还不是时候。”
“节度使的兵马进不了长安,一旦圣上颁布诏令,讨伐逆贼天下群起而攻之。王爷又何必飞蛾扑火呢?”
“是不是飞蛾扑火总要试一试才知道,烈火焚身的滋味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她看着廊下的笼子,“上次来的时候,这只金丝雀就是受伤的,怎么还没有好呢?”
“我母亲她最喜欢这种金丝雀,她说这种金丝雀一旦飞走,就找不回来。所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它的腿掰折再接上,反反复复,这样日子久了即使笼子是打开的,它们也不敢飞走了,我母亲就能天天看到。”
宛蓉浑身上下一震,手心里冰凉,难怪这里的金丝雀一直瘸腿。看着他白皙的皮肤下有棱有角,孤傲清冷又盛气凌人,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是俯视众生的气势。“王爷没有生病吗?”
他嘴角轻扬,“为什么会这么问?”
宛蓉眉羽微闪,“王爷此时此刻看上去一点也不像病人。”
“你一定好奇我到底生了什么病。”顿了顿又道:“也一定不敢相信我的病和圣上有关,我中了一种毒,给我下毒的人就是他。”
宛蓉愣了下,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他这次打着出宫祈福的幌子也是为了引我出来,不惜将太后留在这里,不顾她的生死。你一定很奇怪忠义侯薛家为什么会和我站在一起?”
她面色苍白,转身看着窗外。“也许是因为薛家被大肆打压削权,才会心生不满。”
“你说得对,薛家追随太丨祖皇帝出生入死,兄弟七人只剩一脉单传,可是圣上多疑,日夜担心害怕薛家造反,如同柳家一样,不惜用嘉禾公主做眼线去监视薛家的一举一动。”
“王爷既然什么都知道,为什么不离开长安呢?”
“有很多事情我还没做完,怎么可以离开。所以明知道他送来的药有毒,我还是会喝下去。”
宛蓉眉头微蹙,“王爷是为了生母?”
他并没有答话,盯着桌子上的一盘点心淡淡道:“你喜欢吃杏仁酥吗?”
宛蓉摇摇头,她从来不喜欢吃杏仁酥。
窗外隐隐有些起风了,他道:“这杏仁酥再也没有从前的味道了。”
宣宗十七年秋,暮凉王联合节度使公然造反,关内关外烽火连天。皇城楼上,一个接一个内宫家眷倒在血泊里。暮凉王大肆屠杀皇室中人,及文武百官家眷,以此来逼迫宣宗同意他的条件。
一连多日过去,长安城里血流成河,暮凉王坐在祥懿宫的大殿上,手上握着长剑一开一合。
薛崇道:“王爷,如今朝廷兵马已经快到了长安城,我们还是撤退的好。”
暮凉王看着手里的长剑,眼里闪着寒光:“先准备准备,撤回泾源。”
“宫里的妇人家眷怎么办?”
“既然不中用,就不用留着了。”
“今天一早楚王带兵冲到了城楼下。”
“让他的人马进来。”
等楚桓带人进入皇城的时候,几个士兵将宛蓉拖了出去。楚桓瞧见她被两个人押着,胳膊上显然是受了伤,面上青筋暴起,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堵在胸腔里。“蓉儿!”
“楚桓!”她眼里的光亮了亮,紧紧咬着嘴唇。
“放开她。”楚桓一箭朝边上的士兵射了过去。
暮凉王见状抽出身上的佩刀架在她的脖子上冷冷道:“楚王好箭法,只是不知道是楚王的箭快,还是本王的刀快。”
楚桓道:“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暮凉王嗤之以鼻:“何以见得本王一定会输呢?”
“长安城外都是朝廷的兵马,你走不掉的。”
暮凉王道:“三军节度使已经起兵,西域大军压境,圣上应该担心的是长安城外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
保持日更,直到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