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1 / 1)

冥府最佳事务员的养成 兮树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个新入宫的人要栽。”

  猗苏垂下头不语。

  “怎么?”伏晏瞅了她一眼。

  她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感觉怪可惜的。”

  伏晏满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啧,幼稚。”

  猗苏却想到了别的事:她此前并未想过,即使她找到了白无常还活着的证据,即便那个她熟知的白无常回来了,自己又当如何?赵柔止与齐北山只因身份之别、国事之重便就此分离,谢猗苏一届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又能与阴差白无常如何呢?他们中间也横亘了那么多的荆棘险阻。

  只是一点喜爱,真的足以跨越这一切拥抱对方吗?

  她敢说自己有这样的勇气,可对方……又会怎么想?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虚幻的前提之上--白无常能回来。她也真是想多了。

  猗苏就有些惘然,抬头看了伏晏一会儿,低着头往外头走去:“我累了。”

  伏晏只觉得莫名其妙,伸手就将她拉住了:“还不到时候。”没有当场甩脸色让她想干嘛干嘛去,对伏晏而言,已然是破格之举。

  猗苏却盯了被拉住的手腕一眼,淡淡抽回手,别开脸道:“知道了。”

  她的态度转变地着实生硬,伏晏不由微微一蹙眉,却没多话,反而转过身饶有兴趣地看向外头:“言箐的动作倒是很快,人那么快就来了。”

  只见两串长长的宫灯由远而近,为首的宦官向内室的赵柔止禀报:“那位韩家郎君到了……”

  赵柔止半晌没应答。

  队伍这时已经到了殿前,一个着绯色官袍的青年从容步出,眉眼被灯光照亮,生得也端得是一表人才,明亮的丹凤眼,凛凛生威的眉毛,却配上和善含笑的唇齿,可亲中透着贵气,是位英武的贵公子。

  不见赵柔止的踪影,这青年也不着急,环视四周,视线最后定在通往内室的门扉之上。他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伏地行大礼,朗声道:“在下韩绍安,拜见主上。”

  回答他的是寂静。

  韩绍安也不着急,安安分分地低下头,维持伏地的姿势。

  里间仍然没有动静。

  殿中铜香炉的龙涎气味渐渐淡了,随侍的宦官也不安起来,韩绍安仍旧显得气定神闲,甚至不曾抬头窥视动静。

  就在所有人以为韩绍安注定要在这里跪一晚的时候,隔扇被拉开了,赵柔止面色冷淡地踱到韩绍安面前:“你为何进宫?”

  韩绍安回答地干脆利落:“欲为人上人,立于最高处。”

  赵柔止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抬起头来。”

  “喏。”

  她看着韩绍安含笑的脸,冷哼道:“人上人?进了宫,你也不过是政事堂那群老儿手中的棋子,不合意便被抛弃。况且,居于你之上的,毕竟还有朕。”

  韩绍安笑起来便有种长安贵家子弟特有的散漫倜傥,他丝毫不为所动,徐徐道:“只要让诸公满意便可。”他向殿外看了一眼,笑容中多了一丝近乎蛊惑的热切:“主上的这混元殿,可是在长安的最高处。剩下的只看,主上给不给在下这个机会了。”

  赵柔止闭上眼,沉默了片刻,睁开眼时已经全无踌躇,唇角甚至还着漫不经心的笑:“既然如此,朕自然没有推拒的道理了。都退下。”

  次日,韩绍安迁入甘露殿。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新年快乐!要不要双更呢……有什么想看的小彩蛋啊段子啊尽管提哦^▼^

  白无常同学就是横在君上和阿谢面前的一座大山(这真的是在夸他……)

  白无常:(苦情脸)我是个活在回忆里的男人

  伏晏:你死在回忆里就够了。

  ☆、由爱生忧怖

  下了几天的雨,天空终于放晴。澄澈的天幕上,三两被落下的候鸟急急地飞过,不留痕迹。

  阿彭为齐北山送早饭的时候,自家主人却已经醒了,坐在几案前抄写经书,正好写到最后一笔,闻声抬头向着阿彭一笑。

  “郎君难道一夜未眠?”阿彭心疼地看着齐北山发青的眼睑。

  对方却只是一笑而过:“无妨。我已将经书抄妥当,用了早饭你就送到混元殿去罢。”顿了顿,他又吩咐:“拿个炭盆来。”

  眼下还不到用炭的时节,阿彭虽疑惑,却仍然设防寻了物件来,在内室相通的廊下点起银炭。齐北山捧了一只木盒子走过来,打开盒盖,将里头零零碎碎的纸张尽皆缓缓投入火中。

  “这是……”阿彭凝神细看,只见投入炭盆中的尽是些字迹凌乱的纸稿,写的似乎是《莲华经》,却不知为何被肆意揉搓撕扯成了这般模样。

  联想起昨夜……隐约是新来的郎君随侍主上的头一晚,阿彭就明白了。

  “我着实虚伪。”齐北山看着火舌将纸张卷起,吞噬作灰烬,淡淡地发语,“若我坦诚些,干脆不将经书呈上,那倒也爽快。可我撕是要撕的,却仍旧要顾及面子。既便是嫉妒,我都难以嫉妒得光明正大。还真是……可悲可笑。”

  阿彭连忙道:“郎君是为主上着想,否则闹得太难堪……”

  “见到我手抄的经书,她大约只会愈加痛苦而不能言罢?”齐北山居然还挤出了一丝笑:“别发呆了,快送去。”

  阿彭领命离去,齐北山立在廊下,怔怔地看着火焰逐渐隐入银炭中,许久没有移步离开,就好像在炭盆中焚尽的不止是他愤怒的证据,更是无限相思凭依的那一线缘分。

  “去混元殿。”伏晏一出声,眼前景象的凄楚好像就被他的尖刻冲淡了些许。

  猗苏颔首,往外走了几步,终是没忍住,回头又看了眼齐北山寂寥的背影。

  今日是休沐日,赵柔止无需早朝,用膳后便坐在书房胡床上翻看堆积下来的奏折。政事堂即便有政事堂的意见,她却还是要亲自把关--无法将朝政真正全盘握在手中,至少要明白动向。她走的路,注定是缓缓图之。

  赵柔止定心看了半柱香时间的奏折,渐渐心神不宁起来,将奏折反搁下,起身负手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几圈。就在此时,有人来报:“两仪殿呈《法华经》首卷,惟愿主上万岁永福。”

  赵柔止立即快步出去,见着来人是齐北山随身小厮阿彭,眼神便是一凝。

  阿彭规矩地很,将锦被的托盘呈上,便低着头不言。

  “两仪殿可还安好?”赵柔止缓声问。

  阿彭屏息沉默了片刻,才谦恭道:“托主上的福,一切安好。”

  赵柔止目光一黯,却没追问,挥挥手:“好好赏他。”说着便背着手重新往书房而去,脚步迈得很快,流露出些许仓皇。

  “齐北山毕竟懂得赵柔止的心思。”猗苏看着两人各自痛苦的情状,不由感叹。

  伏晏却道:“若齐北山的身份换做女子,未必如此令人惋惜,不过是才高貌美的贵女无孕、日渐失宠的旧故事罢了。”

  “可齐北山与宫怨主角却还是不同的。”

  “哦?”伏晏唇角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