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地下工厂(1 / 1)

起源之祸 子不语404 5267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九十九章 地下工厂

在联邦,也有国立工程研究院这类的机构。

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机构的地位并不会高到哪里去。在联邦,科学家的地位,永远不会追上大魔法师。

在联邦,真正推动科技进步的,是自发的利益驱动,是商业社会下所带来的金钱回报。

罗松溪来帝国之前,并没有想到自从安东尼达斯执政以来,帝国这些年会对科学和科学家如此之重视,会这样自上而下地去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自从安东尼达斯进阶半神,帝国就对联邦保持着顶级强者上的优势。而联邦原本的依仗就是科技上的优势。

如果在科技上被帝国迎头赶上,而联邦却后知后觉,那会导向什么样一种局面?

现在罗松溪误打误撞地戴上了帝国遗珠民间的天才科学家光环,在吉尔斯都形成了他没有预料到的影响力,他也暂时不知道这是利大还是弊大。

利处是他能有机会接触到帝国最核心的科研情况,弊端则是他站到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位置上,完全不符合伊薇兰再三叮嘱他的,作为一名潜伏者,要低调。

低调好像从来就不是他的本性。

加缪接到罗松溪,向他点头为礼,然后就示意他跟上自己。

加缪亲自到门口迎接罗松溪,也不是单纯为了表示对他的器重。

罗松溪装模作样地考虑了三天才答应他加入工程部,然后办理入职手续,包括对罗松溪进行的身份审查,已经在他的催促下尽可能地加快速度,但仍旧还是花了四天时间。

当然,秘密监察署主持的身份审查,在与官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胡尔克党和伊万的帮忙掩饰下,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两名秘密监察已定案为被洛尔兄弟会所害,而大洛尔·劳德鲁普确定死在胡尔克党手里,只是风陨铁已被抢先运走,来不及追回。

至于胡尔克党少了斯科伊以及十几名精干帮众,那是胡尔克党自己的事情,和罗松溪没有关系。

前后一周时间,本来就是急性子的加缪,早已心急如焚,不知道骂了多少遍秘密监察署官僚作风。整个帝国上下大概也就工程研究院的这帮科学疯子敢对猫头鹰们如此不尊敬。

现在好不容易等到罗松溪入职报到,他一早就等在院门口,恨不得立刻马上拉着罗松溪投入到新型变速箱的实装当中去。

加缪步履匆忙,穿过工程研究院中间那个阔大的四方院,走进位于北面楼里属于工程部的大片实验室。

但加缪并没有做任何停留,他带着罗松溪沿着隔开实验室的走进转了几个弯,打开一扇铁门,走进一条稍显昏暗的甬道。

在甬道的尽头,加缪熟练地扳动两下墙上的一盏壁灯,墙体便缓缓移开,露出里面两扇厚重的铁门。

“这伪装墙体是十多年前的技术了,完全打开需要两分钟零十三秒,每天等着它打开,简直就是谋杀生命。”加缪擦了擦额角的汗,对罗松溪咕哝了一句。

左侧的铁门上是一块正方的数字按键,加缪在上面按下了一连串复杂的密码。右侧的铁门上是一个匙孔,加缪掏出一把匙齿非常复杂的铜黄色钥匙,伸入匙孔顺时针转动了两圈。

嘎吱嘎吱令人齿酸的齿轮声响起,两扇铁门有节奏地向两边打开。

罗松溪看到,这两扇铁门,都至少有半米厚,而且恐怕不是普通钢铁所铸。

这一次加缪没有再抱怨开门慢,而是正色对罗松溪说道,“约翰·罗伊斯副研究员,我必须提醒你,接下来你所看到的,是帝国第一序列机密,也是工程研究院的最高机密之一。请务必不要向任何人泄露半个字,否则,就算你再优秀,恐怕我也保不了你。”

罗松溪点头答应。金属门背后是又一条甬道,拐过一个弯之后,罗松溪看到一部由两名帝国军人看守的元素自动升降机。

加缪示意罗松溪向两名士兵出示了身份牌,然后登上升降机。在升降机里罗松溪估摸不出下降的速度,但从时间上看,他们起码下降了两分钟有余。

升降机的门再一次打开,罗松溪看到了一片极为宽广的……车间。

巨大的车间里有超过二十条生产线,生产线上可以看到有装配到一半的车辆。而在生产线与生产线之间宽阔的地面上,则停泊着更多已完成的车辆。

这些车辆的体积,比起民用车辆都要大上许多,里面有用金属车轮的,有用胶制轮胎的,还有裹着金属履带的。

部分车辆上已经披上了厚厚的钢板。即使没有列装武器,也能一眼分辨出,这些都是军用的战车,装甲运兵车、装甲火炮车……

起码有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帝国士兵在这片车间里戒备,而又有许多研究人员若无其事地在这些士兵中间穿行。罗松溪听到他们不停地在大声地相互喊话:

“c-056的测试数据给我……”

“脱困能力远未达到预期……”

在帝国工程研究院的地下,居然藏着一个巨大的兵工厂——或许应该叫军工技术研究中心!

加缪仍旧带着罗松溪在这片车间里穿行,一边走一边问罗松溪,“我看你的试卷,前面的理论题空了好几道。是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理论知识?”

罗松溪略一权衡,答道,“不是,那些题我都会,只是考虑到书写时间太长,所以空着没答,想把时间留给科目二。”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罗松溪不介意把自己包装得再豪华一点。在学校里,他曾被桑瑞秋教授逼着恶补了半年的理论知识,以他的识记能力,理论方面当然不存在漏洞。

“不错。”加缪赞了一句,又问道,“你怎么会有齿轮变速箱的想法?看这个变速箱的完成度,应该不是临场能做出来的吧。”

“父亲生前就有齿轮多档变速箱的想法,只是一直被嗤为鸡肋。直到我看到这轮胎的特性,我就灵光一闪,齿轮多档变速箱简直是为轮胎技术量身定制的。”

罗松溪按照老早就想好的说辞回答,“我想,能进入工程研究院,不仅是我的荣耀,也是先父的荣耀。”

加缪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父亲也是个了不起的人,埋没了。”

说话间,他们已经穿过了那片巨大的车间,加缪推开墙上的一扇门,里面是一间百来平方的实验室,守在实验室门口的两名帝国士兵向加缪立正敬礼。

实验室正中是一张会议桌,五六名科研人员正围坐在那里开会,看到加缪进来,一齐起身向加缪打招呼。

加缪指着罗松溪向他们介绍,“这位就是约翰·罗伊斯副研究员,齿轮多档变速箱的提出者。”

这些科研人员里面,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出华发的中年人,但看到罗松溪到来,居然一齐热烈地鼓起掌来。

帝国对于科研人员的尊重,再次出乎了罗松溪的想象。

加缪做了个双手下压的手势,“好了,不多说了,我们赶紧开始吧。尼尔,疲劳测试做得怎么样?”

一名带着粗黑框眼镜的研究人员,掀起桌上的一块布,下面是一个大约半米边长的一个盒子,盒子的顶盖掀起,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齿轮。

一周时间,工程研究院居然已经把变速箱的原型机做了出来,效率高得出奇。

“齿轮加入2的辉耀金之后,虽然在成本上提高了百分之八十,但使用寿命上增加了最少百分之两百,这个性价比相当高,约翰研究员对材料学方面的见识果然了不起。”尼尔研究员道。

加缪点点头,“将疲劳测试的结果做到简报里,并建议军部,将辉耀金列为战略性物资,即日起由军方大量采购囤积。”

另一名头发花白的研究员发言道,“目前最大的难题,仍旧是变速箱实装后如何解决档位切换的问题。研究院那边做了几套方案,但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操作性上都不过关。”

“研究院那帮蠢货。”加缪骂了一句。

“我们很期待你的方案,”他对罗松溪说,“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军部要求新型战车必须在两个月内投入量产,三个月内列装完毕。”

罗松溪心里“咯噔”一声,这么急,这是要干什么?

第两百章 原型车

“方案一直都有,考试时间太紧,没来及写下来。其实很简单,在驾驶员的左脚位置,做一个踏板,踩下去的时候,发动机的传动轴与变速箱脱离,发动机处于空转状态,然后手持变档杆调整变速箱齿轮组合,实现变速变矩。”

罗松溪谨慎地抛出了手动变速的方案。原本他是打算一步到位拿出自动变速方案的,因为自动变速箱一旦被破坏,会坏得更快速、更彻底。

但刚刚加缪的一句话,让他有了不太好的感觉。

不过现在执掌帝国的安东尼达斯,在陆地上的敌人,除了联邦,还有他一直欲除之而后快的靖海侯韦斯特。帝国军部希望尽快列装新型战车,车轮的方向不一定是往西,也可能是往东。

毕竟联邦和帝国在陆地上隔着十万大山,真要打起来,战舰可能远比战车管用。

但即使是手动变速方案,仍然让在座的几名研究员,眼睛都亮了起来。

切换档位,必须先使传动轴和变速箱脱离,然后再令传动轴与新的齿轮组咬合,原理谁都懂,可这一脱一咬之间,如何去顺畅地实现,这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齿轮变速箱的帝国科学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难题。

但罗松溪简简单单一句话,马上打开了他们的思路。

只有加缪略为担忧地说,“这个思路确实是目前看来最完美的思路。但这样手脚并用的操作方式,势必需要对驾驶员重新培训。我担心军部没有这么多培训时间。”

连培训驾驶员的时间都没有?这明明就是车子一出厂就要隆隆开赴前线的节奏啊。

罗松溪心中的危机感更甚,但他只能若无其事地一摊手,“军部只要求三个月内新车列装到位,具体怎么培训驾驶员,这是他们的事情。”

骆晴明到底为什么现在还没联络他?帝国在三个月后可能会有大规模的军事动作,这是无论如何需要在第一时间传回联邦的情报。

加缪拍拍手,做了决定,“就用这个方案,大家一起做细化和优化,争取一个星期之车拿出第一辆原型车。尼尔,你现在就去找阿廖沙要人,很多前期工作还是他们那边的人经验丰富。”

随后他拍拍罗松溪的肩膀,“你真是帝国的宝藏。等新车投产,我为你去申请帝国特殊贡献奖章。”

……

……

接下去的一周时间里,罗松溪一直没有见到过阳光。

他见识到了工程研究院以加缪·卢西亚为首的这帮研究员,工作起来有多么疯狂。

这个研发小组里,除了他以外都是正研究员,连资深副研究员都没有,最小的年纪也有四十八岁。可整个小组都一步也没离开过地下兵工厂,确切地说,连休息的时间都几乎没有。

最常见的状态,就是一名老研究员,困极了倒在沙发上打盹,才两三个小时,就忽然从沙发上跳起来,大喊道,“我有一个新的想法,谁帮我一起验证一下。”

罗松溪回想起来联邦最富盛名的炼金学家桑瑞秋教授,桑瑞秋今年应该刚好五十岁,但她已经很少亲自参与研发,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学生一起做课题,而她只是在最关键的问题上,提出高屋建瓴的思路。

一周后,第一台搭配手动变速箱的001号原型车,终于在外面车间的生产线上下线。

看着这台原型车的下线,罗松溪的心里都忍不住升起一种带有自豪的成就感,有这么几秒钟,他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周围这些科研人员的态度深深地感染到了他。

在过去的一周内,虽然他能提出手动变速的原理和思路,但77能给他的技术,毕竟是从她的记忆库里调出来的,要与提亚那位面独一无二的元素动力车辆要进行适配,还有太多太多的细节需要磨合。而这帮疯狂的科学家,居然在一周时间里,真的攻克了所有的技术难关。

加缪头顶的光面范围似乎又扩大了一圈,但他仍然微笑地看着罗松溪,朝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约翰,你来试车。”

罗松溪点点头,坐进车里,将车开进专门的试车场地,反复地加速、减速。

变速箱在档位切换时仍然带着明显的顿挫感,但无疑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当变矩到最大的时候,轮胎提供的可靠抓地力,令笨重的装甲车,仍能开到一百二十码以上的时速。

有了变速箱,车辆的操控感,比起他在西星市西辰山飙车时,还要好了一大截。

他跳下车的时候,周围的研究员们,都热烈地鼓起了掌。

加缪·卢西亚挥舞着手臂,大声宣布,“原型车试车获得巨大成功。”

他顿了一顿,又对罗松溪说,“工程部已经决定,将新型的发动机,用你的名字命名,约翰·罗伊斯型手动变速箱!”

周围的研究员们,再次热烈地为罗松溪鼓掌。他们脸上的表情兴奋而真诚,充满着令人振奋的正能量。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台他们共同投入了巨大心血的变速箱,注定了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致命的缺陷啊。

至少对于眼前这群科学家,罗松溪从心底里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

这种情绪放在柯尼卡将军他们身上肯定不会有,罗松溪想道,鸦人族长当时说我没有偏执的种族观念或者国家观念,大概就是看准自己,是一个很情绪化,容易被感染、被感动的人吧。

回到实验室的会议桌前,加缪召开了一次阶段性总结会。

“接下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是变速箱齿轮的润滑问题,二是调整发动机达到最优性价比的问题……”

“……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之后,就可以进行实况路面测试。我已通知军部,他们已经开始倔进供试车用的隧道。”

“为什么要在隧道里试车?”罗松溪问了一句。

“军部的要求,新型车辆首先需要适配的路面,是在地面不平整,可能有各种大小石块的山体隧道内的长时间行进。具体为什么提这样的要求,你就不要再问了。”加缪抬腕看了看手上的腕表,“好了,散会,大家拥有一天的假期,后天早上八点,我们重新开工。”

山体隧道内的长时间行进?这些军车将要通过哪片山区?

十万大山?飞艇都无法飞越十万大山,车辆更不可能越过十万大山,这是整个位面都知道的常识。至于挖穿十万大山?那更加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

……

罗松溪没有回到他的小约翰炼金店,确切来说,是他没有能够回到他的小约翰炼金店。他在两名帝国军人的护送下,来到东南七环工程研究院特地为他安排的居所。

这是一座独立的小院,深处吉尔斯都最繁华的地段,却偏又闹中取静,是一处无可挑剔的住所。

但两名帝国军人,并没有返回,而是看守在他居所的门口。名为保护帝国重要科学家的安全,实际上也为了监视罗松溪的起居。毕竟新型车辆的研发,在这个时候是容不得半点泄密的。

罗松溪也暂时没法去管骆晴明联络不上自己的问题。他太累了,需要一个深度的睡眠。

可躺到床上,却发现精神仍然亢奋不已,令他一时半会难以入眠。他分不清楚这种亢奋到底是来源于把具有缺陷的变速箱推销给了帝国,还是来源于一项复杂的跨时代的技术在他手里最终被实现了出来。

他仰躺着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禁不住问77,“你说那个厄尔斯位面,怎么能发明出变速箱这么精妙的装置?”

77“呵呵”了两声,“变速箱是所有具备了汽车工业的位面,都会走过的必由之路。一旦轮胎在提亚那位面上普及,就算没有你的推动,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摸索,也自然会有人发明变速箱,并将变矩技术一步步推向成熟。”

“不过我忘了,提亚那位面上的汽车不叫汽车,这里没有汽油嘿嘿。”77说。

“你也听鸦人族长说了,提亚那位面是一个人造位面,一个只有三万年光照历史的位面是不可能形成自然任何任何生物燃料的,没有煤,没有石油,三万年了位面都没有进入工业时代。要不是赫尔普修斯传播了元素科技,提亚那位面估计现在还是一个只能依靠人力的时代呢。”

“不过没有生物燃料也好,那么密集的元素矿是独属于提亚那位面的财富。放到其他使用生物燃料的位面,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哪里还看得到这样的蓝天白云?”

是吗?罗松溪若有所思地问了一句。蓝天白云间,一只黄鹂鸟扑棱棱地飞过。看到黄鹂鸟,罗松溪又想起了林小曼,好久没有见到她了,今天我会梦见她吗?

他终于睡着了,但是依然梦见了伊薇兰,梦见了那间逼仄的鸳鸯间,梦见了他们的“新婚之夜”,只是鸳鸯间不是在北海重工的零件工厂里,而是在工程研究院地下的兵工厂里。

暗无天日的地下,光线愈发幽暗,只有齿轮与齿轮彼此咬合后,发出的无比契合的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