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1)

夫郎他是捡来的 三两钱 177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0章

  朝颜要建猪舍,方木自然得帮着他一块做泥砖。

  两人吭哧吭哧忙活了三天,才把需要的一百多块泥砖做好。

  接下来还得准备房梁用的木材。

  原本方木是要先忙这件事的,但他答应过李瑶这两日会去看她,所以纵使再忙,方木都抽空先去了趟县城。

  李瑶也很忙,裁缝铺她是早就差人收拾好,只是年代已久,有些地方需要修葺,李瑶还重新设计过里间格局,这都需要时间,导致她回来半个多月了,裁缝铺也还在整理。

  而她自己得扩展客源。

  她是秦家的二少奶奶,这些年秦家做生意发了财,在县城这群富绅老爷面前可是大大的长了脸,秦家也跻身进去成了一员。

  李瑶现在虽然和秦尚有了分歧,但好在她跟着秦尚这些年学了不少东西。

  她得在秦尚回来之前,先借秦家的势把自己的路给铺好。

  这也就造成了她天天混迹各府各宅的后院,不是参加这位夫人的宴会就是那位小姐的宴会,她的目的就是与那些夫人小姐打好关系,好推销自家的裁缝铺。

  另外还有李爷爷在世时的客人,因为他的逝世加上裁缝铺关门也早就流失,她得花时间重新找回来。

  所以方木不来找她还好,免得顾忌不上。

  李瑶这次回来只带了一个丫鬟和一个车夫,车夫被她安排回秦家去了,丫鬟留着给自己作伴,顺便帮帮忙。

  除了服侍自己,小荷也常常跟着她去赴宴。

  身边有婢女跟着,俨然成为一种风气,就是有排场。

  方木来找她的时候正巧碰上她不在家,见大门锁着,只能先去商队待着,等午时再过来。

  正好也跟宋生说说离开的事。

  走了一刻钟的路到商队,方木直接进去,问了仆人宋生的下落,又直直去书房。

  书房里有说话声,看样子并不是只有宋生。

  其他几位领事应该也在。

  那就是在商量事情了,方木不敢打扰,便先去厢房等。

  好在朝颜没听他的一起过来,不然又是无聊。

  方木在厢房等了一柱香的时间才又过去书房那,这会已经没有声音了。

  也不确定宋生在不在,方木敲了敲门,在外面喊:“宋哥,我是方木,你在不在里面?”

  好在宋生是在的:“进来。”

  方木推门进去,看到其他几位领事。

  原来人没走,只是商量完事情了,又各自忙自己的。

  都是一个商队的,自然都认识,方木一一打过招呼。

  宋生问他:“你怎来了?”

  人这么多,方木也不可能开口就说来意,他打算私底下再跟宋生聊,便找借口道:“我来找我姐,她正好有事出门去了,我就过来看看。”

  这事宋生倒没听他提起过:“你还有姐姐在县城?”

  “有的,是秦家的二少奶奶。”

  宋生包括几位领事可能不认识秦家的二少奶奶,但一定知道秦家。

  这是县城的后起之秀。

  县城的富绅总共就那么几家,而秦家主要是做布匹生意,之前商队还从他那拿过货。

  宋生还是第一次知道他这关系,调侃道:“我竟不知你原来是深藏不露。”

  方木知他们会误会,但也不好解释两者的关系,也就笑笑随他们去了:“你有事先忙,我就不叨扰了。”

  “成。”

  方木只能先回去。

  他离开商队,也无处可去,就在县城逛了起来。

  县城比起庆远镇,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街道更加宽阔、商铺也更加多,人也多。

  所来所往衣着华服的也多。

  方木进了一家布行,这两日开始降温,眼看着秋季就要来了,而朝颜还没有夹衣,正好方木带了有钱,就给朝颜买了两身成衣。

  那人全身上下他都用手丈量过,自然清楚尺寸,便是人不在这也能分毫不差。

  这一下就花了五百多文。

  成衣贵,买两身就把他这次走商挣的钱给花的七七八八。

  但是能给朝颜置办一点东西,方木又觉得甘愿。

  逛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他猜李瑶应该回来了,又去买了点糕点,这才提着东西去老宅子那。

  他回去的时候李瑶还是没回来,也不知道去了哪,方木只能杵在门口等。

  他不知李瑶是不是回了秦家,虽然秦家知道他和李瑶的关系,但他就是不想去秦家看那个冷眼,也省得给李瑶添堵。

  他又等了差不多两刻钟,李瑶和小荷的身影才出现在巷子里。

  是小荷先看到站在门口的他,忙对李瑶道:“夫人,是方少爷。”

  她这是把方木的身份叫高了。

  李瑶也看到了,忙快步过去:“小木。”

  听见声音,方木抬眸看过去,见到来人,站直了身子:“姐。”

  李瑶看到他晒出一头汗,心有愧疚:“等很久了?”

  方木抹了把脸上的汗,说道:“不是,我怕热。”

  小荷不用李瑶吩咐,先去开了门。

  李瑶让他赶紧进去。

  一进屋,小荷先把院门关上,然后就去泡茶倒水。

  李瑶领着他进了客堂,说道:“上次给忙忘了,一会我把家里的钥匙给你,你拿上,日后来了直接进屋,别在外面等。”

  “没事,晒一下又不会坏。”

  李瑶知道他是因为秦尚的缘故不敢收,便说道:“这个家我做主,你姐夫就算有意见也给我憋着,你听我的还是听他的?”

  方木看着她,几年不见,这位姐姐纵使温婉,也比过往多了丝刚硬,以前的她是不会这样说的。

  看来跟着秦尚在外面的这几年,她不仅长了见识,也长了胆子:“我不想你们为了我吵架。”

  李瑶明白他的心思,这位弟弟一向善解人意,五年前是这样,五年后也是这样:“吵便吵,我不惯着他,再说了你早晚都得收,日后真要留在裁缝铺帮忙,你也得住回这个家里。”

  方木叹口气,还是退了一步:“这事以后再说,你刚去哪了?”

  说起这个李瑶也是叹气:“回秦家去了,你姐夫给家里来信,刚刚老夫人又找我过去。”其实秦尚的书信早日天前就送过来了,李瑶回过一次,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