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兰泽旧事(1 / 1)

君子怀璧 木沐梓 344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92章 兰泽旧事

  忘情湖在错金山庄北边的山脚下, 湖中央有一座小岛。岛上仅一座竹舍大小,凭轻功绝无法踩着湖面飞到岛上,需得坐船前往。

  春日里, 湖面碧波荡漾,湖四周靠近岸边的水色泛红, 水底种满了赤水花, 此花细长如水草, 叶片呈细齿状, 叶上带毒,若是叫它缠住割开了皮肉, 没有解药, 不出一刻便要殒命。要想离岛, 也只有坐船到渡口这一条路。

  送人上岛的小船只能坐一个人, 闻玉取了令牌交给侍卫,坐船行了一刻, 终于顺利到了湖心岛上。

  岛上一座清净的竹舍,外头一方小院, 院门虚掩着。她站在篱笆墙外,踌躇片刻才推开门朝院子里走去。

  院中的大树下坐着一个人在躺椅上小憩, 听见动静睁开眼, 见到是她,露出几分意外。

  这好像还是闻玉头一回在白天见到他的真容, 先前在沂山他伪装成一个疯癫戏子的模样, 白粉抹面姿态轻浮但也看得出一副好相貌。如今卸去一身伪装, 日头下, 男子一双狭长的凤眼微微上挑, 眼皮掐出几道浅浅的褶痕, 抬眼看人的时候,总像是含着几缕笑意,难怪琉烁来的圣女都要被他所迷惑。

  “是你?”封鸣从椅子上坐起来,一手支颐,似笑非笑地瞧着她,“没想到你还活着,是南宫雅懿让你来的?”

  他看上去和闻玉想象中完全不同,这竹舍干净整洁,小院光线充足,环境清幽。里头的人形貌如常,身上也没有用过刑的痕迹,更没有佩戴刑具,除去较上一回相见时更显清瘦之外,几乎要叫人以为错金山庄是请他来这儿做了个客。

  闻玉开门见山道:“我有许多事情想要问你。”

  “你如今想到有许多事情要问我了?”封鸣奚落道,“当初在无妄寺,我问你要不要跟我一块走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

  闻玉一板一眼地回答他:“你那时只是想诓我放你走。”

  封鸣懒懒道:“你这会儿不怕我诓你了?”

  闻玉不理会他的讥讽:“你要是能带我去兰泽,我可以带你从这儿出去。”

  竹椅上的人像是听见什么笑话似的,从唇齿间泄出一声嗤笑:“你要怎么把我从这儿带出去?”

  闻玉道:“若我赢了试剑大会的比试,就能把你从这儿带出去。”

  听她口吻不似说笑,封鸣顿了一顿,终于正眼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好大的口气。”

  不过说完这话,他到底还是慢悠悠理了下衣摆,施恩似的开口道:“你想去兰泽?”

  闻玉点点头。

  封鸣定定看了她一会儿,忽然间笑了起来。他站起来,从树下走到竹舍的台阶上,进门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最后一次劝道:“你现在回头,转身回沂山去,就能有个太太平平的下半辈子。你体内的毒解不了,但也不会让你丢了性命,够你活到七老八十,寿终就寝。”

  闻玉神情未变,站在阶下问道:“我平平安安的下半辈子里还能见到我爹吗?”

  封鸣顿了一顿:“你去了也不过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罢了。”

  闻玉沉默一瞬,回答道:“但我不去,从今往后只要闭上眼,就会想起他在这世上的某个地方等着我去找他。”

  封鸣低头审视着她,她还很年轻,因此还有一双在阳光下依旧熠熠生辉,不惧生死的眼睛。

  于是他转过身又重新走进屋里,一边问道:“会煮茶吗?”

  站在院中的闻玉一愣,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连忙跟了进去。

  封鸣讲了一个和兰泽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前半段闻玉已经在卫嘉玉处得知了。被一群江湖骗子耍得团团转的武林人士,出海遇见了一对年轻男女,二人上岸之后又很快趁众人不注意不告而别。

  这两人确实来自兰泽,而兰泽也并非与世不通之地。岛上的人时常会来岸上行走,伪装成当地人的样子与渔民做些交易。这次二人出海之后,男子起了玩心,事情结束并没有立即回到海上,而是带着师妹在中原游历了一段时日。

  这段时间里,他们去了许多地方,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候,他们终于坐船准备回到海上。

  他们所乘坐的是一艘走商的货船,船主人是个年轻美丽的姑娘。

  船在江上走了几个月,越往东走,女子察觉到她的师兄越是沉默。有一回,她半夜见他独自躺在船舱上喝酒,见了她以后就瞧着头顶的月亮,笑着问她:“阿芜,他们说月是故乡明,可是为什么我躺在这里看月亮,却觉得此时的月亮要比兰泽的更亮更圆一些?”

  女子跟着抬头看向夜空,月亮就高高的悬挂在山头上,跟着他们一起顺着江水,行过两岸重重青山。她并不觉得那月亮比兰泽的更亮一些,于是只好回答说:“他们说吾心安处是吾乡,你的心不在那儿,所以看着月亮也并不叫你忆起旧乡。”

  男子听见这话,笑了一声:“我的故乡若是不那儿,我如今又是要去哪儿呢?”他话语间虽含着笑,但分明笑意寂寥。

  女子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于是沉默地坐在一旁,陪他一块看着头顶的月亮。

  这时底下的甲板上传来走动声,有一道冷冽的声音从下面传来:“你们在那儿干什么?”

  坐在船舱上的男子探出头朝底下看,见了甲板上的人,露出个一贯没正形的笑来:“这可怎么好?偷了五姑娘船上的酒,这下人赃并获了。”

  站在底下的红衣女子皱起了眉头:“下来,准备拉帆了,你打算掉进江里喂鱼吗?”

  男子听见这声,一扫先前的阴霾,口中应了一声,立即翻身从船舱上跳下去,几步便追上了前头的红衣女子,弯着眉眼不知说了什么。站在他身边的姑娘虽依旧冷着一张脸,但到底也没将他从身旁赶走,反倒还放慢了脚步等了他片刻,才往船尾走去。

  月亮跟着船顺江而下,绕过无数青山,始终挂在头顶的天空上。故乡不必寻找,月亮跟着故乡。

  那一刻,她就知道,师兄不会再跟她一块回去了。

  于是半个月后,只有卞海一个人出现在云落崖下时,她竟未感到丝毫意外。

  出海前,卞海问她:“姑娘可要在这儿再等上一等?”

  女子回头最后看了眼身后的大青山,摇了摇头:“走吧,他不会来了。”

  兰泽虽然并非与世不通之地,但也明令禁止山中人与外人结亲。何况男子本就是兰泽山山主的爱徒,他这样做与叛出师门无异。山中知道此事必定会派人前去追捕,到时候不但他性命不保,就连那位姑娘恐怕也要跟着受到牵连。

  于是女子独自一人回到兰泽之后,同山中如实禀明了此次出海发生的事情,只隐瞒了云落崖上发生的事。她告诉山主因为武林中人一心想要寻找兰泽山的下落,所以将二人围堵在云落崖。师兄掩护她跳下悬崖,最后她虽侥幸活了下来,但是他却死在了云落崖下。

  山主听完她的话,许久没有出声:“你方才说的可有一句骗我?”

  女子俯身叩拜,额头紧贴着冰冷的地面一字一句道:“弟子不敢欺瞒,若有半句谎话,就叫山神降下责罚,绝无半句怨言。”

  因为她这句话,山主没有继续追查。何况海上已是冬季,兰泽周围每到冬天大雾弥漫,隔断了与岸上的联系,就是想要派人出海寻找,也要等到开春。

  次年春天,女子自请入神殿成为山中神女。历代神女都是十几岁的妙龄女子,她们选择在韶华之年走进神殿,就代表着从今往后与人世断绝了关系,将身心奉献给山神,直到老死山中。

  “后来呢?”闻玉追问道。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故事讲到尾声,戛然而止。坐在桌旁的男子看了眼桌上已经冷却的茶水,背过身走到窗边:“好了,今日已说得够多的了。”

  闻玉不满地皱着眉头,大约以为他是故意吊自己胃口。但微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竹舍十分安静。窗边的背影看上去显得萧瑟,似乎已经疲惫极了,只是将这个未说完的故事诉诸于口说给第二个人听,仿佛就已经耗费了他极大的力气。

  闻玉于是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个进了神殿的女人是谁?”

  封鸣缓缓睁开眼睛,他转过身看着站在门边的年轻女子,那一刻闻玉却觉得他并不是在看着自己,而是想要透过她看见另一个人:“她是你娘。”

  ·

  闻玉对母亲这个形象有过很多想象,她小时候对这个人很是好奇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好奇终于逐渐淡漠了下去,她像是默默接受了自己生来就没有母亲这件事情。

  但今天封鸣和她说起那个叫做“阿芜”的女人时,她有一刻忽然间想起了卫嘉玉。他七岁之前曾有过父亲,但后来又失去了。所以那之后即使已经过了二十年,来到沂山的那间小院时,他恍惚又仍是那个七岁那年被抛下的男孩。

  闻玉过去从不觉得没有母亲是一件如何了不得的事情,但今天她忽然知道了自己曾经有过母亲,这叫她很难不去想,她母亲既然当初生下了她,那么又为什么抛下了她,是因为她这个女儿实在不是她心目中的那个孩子,还是因为她有哪里做得不够好的?

  卫嘉玉在湖边听她说完了封鸣讲的那些事情之后,听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那时候对你说他当爹还是很像样的,实在很不对。”闻玉坐在湖边的草地上,手中拨弄着草叶,轻声道,“光是他曾抛下了你这一点,他这个爹当得就很不像样。”

  卫嘉玉微微翘起唇角笑了起来,那些问题曾经困扰过他,但如今对他而言已经不重要了。他对闻玉说:“我过去也曾想过是不是我不够好,才会叫他抛下我独自走了二十年,但现在已经不会这样想了。”

  闻玉仰起头看他,无声地虚心向他求教。

  卫嘉玉掀起眼皮淡淡看她一眼:“我要是不好,你怎么会认我这个哥哥?”

  闻玉一愣,过了片刻才意识到他在说笑,于是也低下头轻轻笑了一声,煞有介事道:“不错,我要是不好,也不能叫你认我这个妹妹。”

  她随手拾起手边的石头扔进水里,又想起了在九宗时他说过的话,他那样说,果然还是因为兄妹吧。闻玉这样想着,一边暗自庆幸先前没有冒然问他这话的意思,一边又生出些她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失落。

  卫嘉玉低头见她倒映在湖中的影子,不知为何忽然又显出几分郁郁之色来,心中一动。随着石子“扑通”一声掉进湖里,打碎了湖面上的倒影,闻玉正心不在焉,忽而听头顶那人冷不丁问道:“那天晚上你是不是听见了我说的话?”

  他没说是哪天晚上,也没说是哪一句话,明明是个问句,但说出来的语气又有八分的肯定。

  闻玉手中正要扔出去的石子举在半空中就这么停住了。湖面上刚刚泛起的涟漪已经退去,湖面水平如镜,映出湖边一站一坐一双男女。身旁人的影子清晰地倒映在湖面上,湖中的男子目光一错不错地注视着她,叫她无处可躲。

  从她这反应,卫嘉玉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男子负手站在她身旁,也看着湖水中女子的倒影:“你不想知道,我那句话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