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传教士来大清讲学,后来传教士们开设了学校。
等到向辰星可以入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向老夫人不同意辰廉将向辰星送去西洋传教士那地方学习英语,还是向辰星自己愿意的。
当初他答应的时候,或许只是因为听他这个兄长的话。
但是说实话,他后面学习英语一日千里,成绩本身就已经说明他的聪慧。
“廉儿,星儿他才十二岁,我真的不忍心,我对不起你爹,是我,是我没有照顾好他。”
向老夫人匍匐在辰廉的肩上,不断的哭泣。
实际上哪怕当年向父死亡,她都没有哭泣过。那个时候她坚强的和宗族抗疫,拿到了属于他们的财产后,带着他们几个从北京城来到了鲁城。
如今十多年过去,她年纪大了,头发白了,脆弱了许多。
可是她的脆弱,依旧只是因为她的孩子。
“嗯,娘,你放心,我会想办法让辰星后半生好好的。你相信我。”
向老夫人没有回答,但是明显已经被辰廉说服了。
辰廉看着向老夫人睡过去后,又让嬷嬷好好照顾着,这才去和鲁城最好的西洋医生杰尼森道:“杰尼森,我希望这个手术百分百成功。”
杰尼森显得有些激动道:“向大家,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做好。只是我可不可以把报酬换成向大家新春演出的票?”
李自清夫妇顿时怒瞪这个医生。
李自清道:“这位姐姐生还是什么医生,你快点儿去做你医生该做的,至于新春的票,你自己去买!”
“可以。”辰廉没有生气,看了小锦一眼,小锦立刻拿出一张票,“还请你杰尼森医生尽力。”
等到杰尼森带着助手欢欢喜喜进屋之后,李自清道:“向大家,你就是太好说话了,洋人懂什么戏曲……”
“李大帅。”辰廉截了李自清的话,“文化是不分国界的,闭关锁国的危害,到现在你应该已经看到了。”
李自清被说得很不对有些羞愧,却也没有生气。
这时候副官回来,说那些打人的人,和他们的家人都给带回来了。
“向大家,你请。”
辰廉摇了摇头,看了看紧闭的房门,里面如今正在接受治疗的人是他这一世的亲弟弟。
他道:“烦请李大帅帮忙处理了,子不教父之过,而且如此嚣张,想来曾经也没少做这样的事情。烦请李大帅仔细调查一下,都有哪些受害者。那些受害者的冤屈,还请李大帅处理让他们十倍补偿。”
李自清心想向大家真的是好人,不仅考虑自己,还为那些普通人考虑。
李大帅出去没多久,外面就响起了哭诉声,听起来十分的惨烈。
小锦擦了擦眼泪,恶狠狠的道:“这些大畜牲养出那样的小畜牲,还有脸哭!”
小锦说了这么一句,见辰廉依旧只是披着披风站在门外,神情冷清,没有丝毫情绪,也不再说了。
“站住。”
外面突然有人跑了进来,“我孩子错了,但是他年纪还小,还请放过他!你、你是向大家!向大家,我是你的戏迷呀!你放过我家孩子吧!”
有一个中年男人不知道怎的冲进了院子里,辰廉看向他那狼狈的模样,没有说话。
李自清亲自进来,让人把他往外面拖。
“抱歉了向大家,没有拉住。”
“等等。”辰廉抬手,走到那中年男人身边,“你是我的戏迷?”
中年男人激动的道:“是的!是的!我们全家都是你的戏迷!向大家,你人那么好,能不能帮忙向李大帅求求情!我家孩子才十五岁,一定不能被关进大牢呀!”
“十五岁呀。”辰廉表情似笑非笑,这在往后百年,也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法,那是可以减刑的。
可是……
“你知道如今里面那个要截肢的人是谁吗?”
“是、是谁?”那中年男人有些结巴,像是猜到了什么,却不愿意承认。
“那是我弟弟,他才十二岁,十年前我爹死了,他几乎是我一手拉扯长大的。如今,他要被截肢了。截肢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两条腿,没了。”
辰廉蹲下身,看着已经面色苍白,随时都会晕过去的中年人,“孩子你不教育好,那么这世界上,总有人会为你教育。你放心,他付出他该付的代价,就行了。”
辰廉站起身,重新转身站着,注视着还没开的门。
“向大家!向大家!我是你的戏迷呀!你帮帮我!帮帮我!”
身后中年男人嘶吼着,不断挣扎。
辰廉表情微凉,头都没回道:“有你这样的戏迷,我感觉恶心。”
很快,这院子里重新安静了下来。
辰廉这一站,就是两个小时。
面前的门总算打开了,杰尼森出来对着辰廉笑了笑,辰廉也松了一口气。
辰廉留了一封信,并没有亲自当面去看向辰星。
他如今需要自己消化一下。
等到新春表演前一天,向辰星和向老夫人坐上了去大洋彼岸的游轮。
同行的还有向温、汪凤,还有李榆,以及这些年辰廉刻意培养的有志少年。
少年们平均年龄十二岁,他们要去大洋彼岸求学,为未来建设祖国出一份自己的力。
小锦进屋的时候,就看到辰廉在写什么。
“班主,歇歇吧。”
辰廉没抬头,“不能歇,有些文章,也该有人写了。”
拯救这个国家,知识是比炮火更直接的武器。
这一点,也该有人知道了。
而知识不分国界。
248戏天下(27)
今天是1906年除夕,1907年新春之际,整个鲁城也都洋溢着新春的气氛。
所有戏楼生意爆棚,毕竟除了向辰廉,整个鲁城其余梨园大家也并不少。
除了梨园行,这个节日更是杂耍行喜爱的。
街上虽说不至于人挤人,但是那些表情麻木生活的人,到底在今天收拾齐整,露出了笑容。
今天是除夕,这是华夏这片土地上所有人氪在骨子里,举国欢庆的日子。
不过,就在这个日子里,《鲁城日报》无名先生撰写的一篇文章,却在城内掀起了波涛骇浪!
文章名字叫《华夏人,如何拯救这个国家?》
这篇文章的标题名,就充满了讽刺意味。
在鲁城最大的望江楼里,不少文人模样的人就在讨论。
“亏我以前还十分崇敬这位无名先生,如今却忍不住呵呵。西洋那些人把大清害成了什么样子,结果无名突然说,让我们的子女出国去留学?呵,这不是忘本吗?”
“没错,我猜这无名就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是西洋人的走狗吧!”
“如果我的儿女要出国,那么我一定选择把他们的腿打断!”
这些人看穿着打扮,就是身上带有功名的人,是学四书五经成长起来的人。
虽说文人多傲骨,但是有时候也得问问,在西洋人打进来的时候,这些人在做什么?
他们嘴里嚷着不能够做西洋人的奴隶走狗,下一刻却毫不犹豫的弯下了他们的膝盖和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