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2 章(1 / 1)

逐鹿1900 仙人掌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中的袁世凯将成为兵谏政变中的最大绊脚石!

“金树炳!”

“到!”

“你立即去廊坊不要坐火车骑马去。通知宁德枢从即日起汉军旅进入一级战斗警戒状态严密监视武卫右军各部动向!”

金树炳应是后转身就走却听大帅在背后喊道:“回来!”忙一个标准的向后转再次面对李焘。

“嗯汉军旅抽调一个可靠连队秘密开到京西胡家与郝大姑会合相机渗透进京。你路上小心别给人端了!”

这一次金树炳等了等见李焘确实没有新命令后才行礼走人。

看着卫兵小跑着离去李焘脸上现出一丝苦笑心道:“看来老子是要在将军府里指挥兵变了。”

兵变兵谏那是军队中下级官兵的事儿跟盛京将军本人没啥关系。兵变生时李留在京城可以给世人一种“我不知情”的感觉加上兵变部队是禁卫军汉军旅这个名义上已经归荣禄指挥的部队那李就更适合于在事变生后出面收拾乱局了。这么一来给载沣留下的做面子博人气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对未来的内阁构成和国民情绪调整也很有利。不过他不能不防着清廷狗急跳墙也不能不提防清廷可能的“先下手为强。”

却说身负使命的卫兵金树炳跟着大帅这么长的时间了他能理会到即将传递汉军旅的命令背后代表的意思。兴奋的他没有丧失警惕性特意地多带了一支盒子炮和一些子弹马背上也挂着马枪和手榴弹袋。

金树炳牵马出门街口顿时有人紧张起来在看清楚是盛京将军的卫兵出门后这些人略微放松了警惕只派出几个人远远地跟着其他人还是盯着将军府的大门、侧门、后门。

身后有尾巴金树炳知道。他故意骑马向阜阳门火车站方向而去不久就甩掉了那伙子人却在车站处又被人盯上。李焘特意嘱咐卫兵骑马不坐车是有道理的金树炳缓缓策马向东行进逐渐地靠近铁路线顺着修建铁路时的土路悠闲地遛马。

一列火车轰隆隆地开来。

“哈!”金树炳一夹马肚子手中的马鞭也重重地抽在马臀上战马出一声长嘶在火车堪堪开到时一个猛跳跃过铁道。

火车吐出浓烟“哐哐”而过后空荡荡的土路上哪里还有那名蓝衣军人的影子?

------------

245 南下征歌

京将军府的晚饭桌子上江玉麒用与李焘差不多的扒拉完碗里的饭碗筷一放就意味着可以说话了乃问道:“姐夫你派金哥出去做什么?”

李焘也放下碗随口回答道:“送个口信今晚你要自己看书了。(就到笔趣阁)哦对了最近都看什么书?”

“史记。唐先生说男儿不读史就无以立大志。”

“读到哪里了?”李焘赞许地笑着点了点头。

“秦皇本纪。”

李焘心念一动继续问道:“有何见解?”

“强秦崩塌因暴政而起……”

李焘摇头道:“不对!”看见江玉麒一脸的迷茫又见聂红衣停住了吃饭的动作显然对两人的谈话留了心乃道:“太史公治史严谨、公正却限于见识对秦帝国崩塌的因由见解并不完全正确。北宋的《资治通鉴》也没有将强秦之所以行所谓暴政、之所以中央集权后依然很快崩塌的原因阐明。玉麒读书是学习古人的经验并经过自己的思考转为己用。人云亦云的读书法要不得。”

看着丈夫如此耐心地教诲小弟聂红衣的脸上漾起笑意。

“姐夫那你说强秦因何崩塌?焚书坑儒、大动劳役修长城、建阿房宫、骊山皇陵执政严苛、动辄杀人这难道不是暴政?”

李焘微笑道:“以前我也认为这是暴政。可近来却转变了认识。秦之所以崩塌乃是因为一种新地国家体制尚未成熟。”

江玉麒睁大了眼睛。

“七个国家在战争手段下统一为一个国家这就是所谓的秦扫**然而雄才伟略的始皇帝清楚地知道军事手段强行达成的统一。大秦这个统一的集权帝国并不稳固。七国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各自地国家传统和基于周文化而衍生出来的差异传统和差异在人的心里甚至是潜意识里依靠武力不可能征服或者抹去。因此必须以文化征服人心!采用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巡游天下封禅泰山等等举措就是要消除文化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的七国痕迹融七国意识为一国意识。始皇帝的这些举措意义远大于军事上的辉煌胜利!一个统一的、远比商周时代的中国地域更辽阔、中央权力更集中地帝国。不应该说是初步凝聚的民族出现了。就中国和华夏民族的历史来说始皇帝第一次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打下烙印一个民族的烙印。此时七国从意识上开始消失了。取而代之地是后来称为汉的民族。华夏一统真正的意义不是政治上的而是民族上的。所谓今日之华夏民族由远古传说的圣君缔造之说并不可信我认为缔造华夏民族地是孔子的教化、地域的纽带关系和始皇帝的政治。”

“可是……”

“可是一个统一的新民族刚刚出现还有很多秉持着旧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的思想存在这些思想的存在不利于凝聚民族、不利于统一的强大帝国。因此必须消灭这些思想!这就如同当今世界一样一个国家之所以形成乃是民族传统之因由要消灭一个国家先就要消灭他的民族性将这个国家所有人地思想意识融入到侵略者的思想意识当中这不是战争手段能够解决的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达成的。换到秦始皇的那个时代现实来看。也是如此。历史没有给强秦以太多的时间一个大民族尚未磨合成熟就因为政治上的问题被复辟思想者利用而险些陷入再次的分裂。陈胜、吴广、项羽、张耳等人不就是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吗?可以说一个大华夏民族地形成秦是砖奠定了主体汉则是瓦完成了最后的封顶。”

“姐夫。你地意思是强秦崩塌的主因是六国的残余思想与统一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斗争使然?”

李焘惊喜地看着江玉麒若有所思的脸神情用很肯定的语气道:“我认为是这样的。强权有时候无法跟思想力量对抗。有利的新政未必总能得到理解从而战胜旧有的体制。站在当今的国家民族角度来看强秦崩塌实在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悲剧。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