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探亲(1 / 1)

东宫娇婢 松鼠醉鱼 5906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第60章 探亲

  田埂路细细长长的, 仿佛构成成千上万的“井”字,翻过一座山,遥远的小村落掩映在林木中, 燕子飞过,三两枝桃花开在岔路旁。

  稻田中一片青青小禾苗,田里的水极为平静, 悠悠映着青色禾苗,春风拂过时,带来一片清甜的香气。

  南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不由自主浮上一抹笑, 春耕后的景色让人觉得极美, 在宫中哪能见到如此一片阔野。

  只等到秋后,结成饱满的穗粒, 填满庄稼人的粮仓, 过一个舒服的冬日。

  前面便是溪头村了。

  南香拽着李骁的衣袖, 心中既激动又胆怯,他们今日照旧还穿着布衣,原本南香是想穿好一点的绫罗绸缎,可是换上去后, 她又觉得不得劲, 在如此村野中穿这样的衣服,总是有些盛气凌人的。

  于是他们又换上了普通的布衣。

  南香十分纠结道:“等会儿见了我爹娘,先别告诉他们你是太子殿下, 就说你是殿下的侍卫, 陪着我回家探亲。”

  “等以后再慢慢告诉爹娘你的真实身份。”

  李骁点点头:“听你的。”

  在李骁看来, 无伦他是不是太子, 都不影响他此行的目的。

  他们两人一进村里, 就被好些人围上了,男人们大多上田了,女人们在家侍弄门前的菜地和鸡鸭,远远一见来了生人,更是好奇地走出院门。

  “你们是何方来的人?”姓蒋的姑婆犹豫地看着他们二人,猜测他俩的身份。

  眼前这一男一女长得太打眼了,虽然穿着简单布衣,却掩盖不了那周身的气质,那夫人的容貌更是没得说,简直是天仙下凡,她身边的男人也长得俊,哎呦,这么个面如冠玉的俊后生,还不知道婚配否?

  村子里的孩童们三三两两的凑到一旁看热闹,平日里胆子大的皮小子,这会儿也知道害羞了,跟丫头们一起躲在墙角。

  “好美啊!”

  “比那唐大人府上的小姐还要漂亮!”

  ……

  南香道:“请问姜家在何处?姜武家。”

  蒋姑婆恍然大悟:“你问的是那个家里出了秀才公的姜家,你家夫君该不会是秀才公的同窗吧?怪不得是如此个俊秀人物。”

  她猜测南香二人是姜明言的同窗,是家底好的读书人,也只有读书人家里,才能养出这样的水灵人物。

  李骁道:“不是同窗,是他姐夫。”

  “啥?”蒋姑婆愣了,姐夫?!什么姐夫?

  “你——”南香瞪了李骁一眼,哪有人这么厚脸皮以姐夫自称的。

  “这位嫂嫂,请问姜家在哪?”

  “那边呢,喏,前面就是了。”

  “多谢嫂子指点。”

  南香和李骁往姜家走去,蒋姑婆跟在背后去瞧热闹,除了她之外,还有村里别家的妇人孩童,都是来看热闹的。

  村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平日里极少有生人来,外人来村子里算是件值得人说道的大事情了。

  平日里闲着无聊,如今有了大事,还不各家都出来瞧热闹。

  “是来找姜家的?”

  “姐夫?秀才公他不就一个姐姐,嫁出去了,隔壁村的孙二呢。”

  “这又哪来的一个姐夫?”

  “你们怕是忘了吧,姜家还有个姑娘,在宫里当差。”

  “宫里当差?那可是京城,天高路远的,皇宫里的还能出来?”

  ……

  张氏这会儿正在院子里喂鸡,她昨儿个又跟秦家的吵了一架,这会儿倒也不生闷气,她如今心里痛快的很,儿子在书院里读书,说是天字一甲的成绩,估摸着等个几年啊,他能考上举人,还能进京赶考,将来考中进士,以后做大官!

  秦家婆娘笑她家虎儿在宫里做烧火丫头,张氏一时气不过,说出了她家虎儿如今在东宫伺候太子殿下……

  她不过是一时口快,说出来便后悔了,幸好秦家的婆娘也没信她的。

  张氏只觉得糟心死了,那秦二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见了她们家虎儿的画,觉得她长得好,想娶她家虎儿,结果他家里又瞧上了别人,要他娶了另外的女子,他还惦念着虎儿,倒惹得秦家婆娘不高兴。

  秦家婆娘如今得到了“有钱”的儿媳妇,可是得意的很,跑她面前来耀武扬威,说她儿媳妇的远房亲戚,是当大官的。

  大官有什么了不起的,她儿子以后照样能当大官。

  张氏往地上撒了一把菜叶子,母鸡带着几只小鸡仔啄来啄去的,结果她一抬头,这可不了得,外面来了好些人,打头的两个陌生男女,模样生得可好了。

  女的长得貌美如花,男的嘛,张氏就喜欢看俊小伙,一见到那眉目俊朗的年轻人,登时看直了眼睛,她眨了眨眼睛,鸡也不喂了,跑去给人开门。

  这么俊的年轻后生,该不会是她家熊儿的同窗吧?

  南香看见张氏的时候便已经愣住了,她紧张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那是她的亲娘啊,她消瘦了,老了,已经不是她年幼时候的模样。

  张氏头发用浅布包裹地严严实实的,露出些许银白发丝,无论是年轻的时候,还是这时,她都是个爱美的妇人,哪怕家里再穷再苦,她也要把自己收拾妥当了。

  “娘——”南香的那一声“娘”还没叫出口,就见张氏双眸亮晶晶地看向李骁。

  南香:“……”

  “这位公子是来找我们家明言的?他还在书院读书呢,你叫什么名字啊,何方人士……”张氏分外热络地与李骁说话。

  李骁受宠若惊地看着眼前的张氏,他没有回话,而是偏过头来看向南香。

  未来的丈母娘如此热情?

  “娘!”南香瞪大了眼睛,她竟然连自己的亲女儿都认不出了吗?

  “娘,什么娘?”张氏一愣,她注意到李骁身旁的南香,这一看,眼睛又要看直了。

  这小女子也生得忒出色了,这眼睛,这嘴巴,这鼻子,哪家男人见了不喜欢。

  南香又喊她:“娘,是我啊。”

  “你?你是谁?”张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南香气急,都说血浓于水,难道她们母女二人竟然没有半点心有灵犀吗?

  “我、我是——”南香半天没有将自己的名字说出口。

  张氏直直看着南香的脸,越瞧越是有些熟悉了,她震惊道:“虎儿!!!!难道你是虎儿?我家的虎妞。”

  南香:“娘——”

  张氏嘴巴里就跟吞了个鸡蛋一样,好半天才接回自己的下巴:“你是虎儿,你竟然是虎儿,我我我……我生出了这么漂亮个女儿。”

  “我现在不叫虎儿,我是南香,姜南香,香香。”南香固执道。

  李骁在一旁抿唇浅笑。

  “虎儿,你小时候虎头虎脑的,怎么出落的这么漂亮……”张氏连连不可思议。

  不仅是她觉得不可思议,就连一旁围观的蒋姑婆等人都难以置信。

  “姜家的,这是你家老三?你家虎妞不是说在宫中当差吗?”

  因着姜家和秦家的争执,村里人也都知道姜家有个姑娘在宫里当差,据说是膳房里的烧火丫头。

  可如今瞧瞧眼前年轻女子的模样身段气质,宫里的烧火丫头长这样?

  “她真是你家的虎妞啊?”

  张氏脸上兴奋极了,她见到了丢失多年的女儿,她的虎儿长这么大了,还长得如此美丽,她比那县城里大户人家的小姐还要好看!

  “你、你不是在宫里吗?你……你怎么就回来了?哎,叫你爹回来,小鹅,去山上喊你爹和大哥回来。”

  张氏的话音刚落,屋子里一个绿衣小姑娘跑了过来,她看着南香打了几个手势,南香激动道:“小鹅妹妹。”

  姜小妹冲着姐姐摇了摇手,又指了指自己的嘴,连连对着南香打手势。

  南香这才意识到她说不出话来。

  “小鹅……”

  “去山上喊你爹回来。”张氏跟姜小鹅说道,她拉过南香的手:“你怎么就出宫了呢?还有这——这是?”

  她的目光落在李骁的身上,就算张氏作为乡下人再怎么没见识,也知道宫里的宫女不能私自出宫,而他们家虎儿,怎么带了个年轻的男子回来?

  还有他们家虎儿……怎么做的是妇人打扮?

  张氏已经顾不得其他的了,赶紧问道:“你不是在太子身旁伺候吗?”

  她这话一说出来,其他跟着凑热闹的都傻眼了,什么?太子?是那戏台上的太子吗?

  眼前的年轻姑娘,竟然伺候过太子?!太子那可是皇帝的儿子,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

  南香点点头:“殿下他准许我回家探亲,他、他是阿骁,是殿下身边的带刀侍卫,是他送我回来的。”

  李骁恭敬行礼道:“见过姜伯母。”

  “这……这么客气,这位,肖,肖大人?”张氏仔细瞅李骁,心想什么带刀侍卫?可她也没瞧见有刀啊?瞧着又俊又俏的模样,不像是个武人……

  “快进来喝口水吧,瞅什么瞅,别瞅了,我女儿回来了。”

  张氏赶走一群看热闹的人,把李骁和南香叫进家里。

  “姜家的那女儿回来了!”

  “就是那在宫里当宫女的?”

  “宫女怎么能回来?!”

  秦家的婆娘听见了这个消息,难以置信道:“姜家的女儿回来了?在宫里当宫女的那个?姜虎儿?”

  “她就这么回来了?”

  秦家婆娘登时后怕不已,她之前差点让自家二柱跟姜家那烧火丫头定下婚约,还说人家八年中若是出了宫,就娶她家的女儿,啊呸,张氏那个臭婆娘,谁要娶她家的女儿。

  “就那烧火丫头回来了?”

  “得亏我家二柱已经娶了别个,要不这儿媳我可要不起。”

  蒋姑婆道:“你家当然要不起啦。”

  “人家宫里出来的,长得跟天仙一样,哪里看得上你家二柱,她还带了个侍卫回来呢,据说是太子爷身边的带刀侍卫。”

  “什么天仙,你们怕是瞎了眼睛吧。”

  蒋姑婆等人道:“咱们亲眼见过的,人家姑娘生得可好了,哎,这姜家的姑娘就是好看,只是小鹅那孩子可惜了,若是会说话,媒婆都要踏破他家门槛。”

  旁边另有人道:“就算人家是个哑巴,媒婆也要踏破她家门槛,要不是姜家还想多留一会儿,你看媒人登不登门。”

  “人家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生得好看,哥哥又是秀才公呀。”

  ……

  “你们都在乱说,宫女怎么能出宫呢?”秦家的婆娘不肯信,什么宫女?还有太子?那张氏简直在胡说八道,她家的那烧火丫头,还能去伺候太子?

  一个宫女带了个侍卫回来?

  简直要笑死人了。

  自打秦家婆娘找了个“有门路”的儿媳家里后,她就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你们信这些?就跟信皇后娘娘的金锄头一样蠢。”

  那宫女,说好听点是伺候贵人的,难听点就是下等人,是个卖身的奴婢,任由宫里的贵人打骂,就算打死了,也不过是一条贱命。

  “姜家那虎儿回来了?她一个宫女,该不会是偷偷跑出来的吧?竟然还带了个侍卫,带了个男子回来?真不要脸!”

  “咱们报官去吧!”

  秦家婆娘赶紧叫自己大儿子去县城衙门里报官,正巧了,县令正好在一位乡绅家里做客,那是个大豪土族家里,住了位告老还乡的高官,他做寿,好些人来祝寿。

  “姜家?姜家那个女儿回来了?”姜家出了个秀才公后,县令对姜家印象颇深,知道他家里还有个在皇宫里当宫女的女儿。

  “一个宫女怎么能出宫呢?”

  “还有太子身边的侍卫?肖侍卫?”

  听了这件事后,客宴上一位薛大人出声:“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事倘若不是宫女私自出逃皇宫,便是个江湖骗子出来招摇撞骗,此地竟然闹出如此一桩奇事,我倒要去瞧瞧。”

  姜武和姜家老大被小妹喊回去的时候,脑袋里皆是惊雷霹雳,直叫他们转不过弯来。

  “虎儿回来了?”她就这么回来了?自己丢了那么多年的女儿?她回来了?

  “虎妞?”

  姜家父子连忙赶回家,跟南香见面时更是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这么个水灵的人物竟然是他的亲女儿(亲妹妹)?

  南香她大嫂这时候却跑进屋道:“不好了,我听村里人说,秦家那婆娘找人报官去了,说虎儿偷跑出宫。”

  张氏夫妻俩担忧地看向南香:“虎儿这——”

  “应该没事的……”南香看了看李骁,李骁对她颔首。

  南香放下心来。

  张氏道:“那你带了什么出宫令牌没有?”

  一旁的姜武跟着道:“对对对,令牌,令牌,戏台上都这么演的。”

  南香:“……令牌?”

  李骁:“……”可算是知道他家爱妃为什么如此爱看戏了,原来是家学渊源。

  南香头疼道:“有阿骁……有这位肖大人在呢。”

  姜家夫妻俩又看向李骁。

  李骁点点头让他们不用担心。

  他们一家人团聚,自然有不少话要说,李骁走到屋外去,方便他们一家子细说。

  南香问候了爹娘和哥哥姐姐,简单说起了这些年自己在宫里的生活,另外,她忐忑道:“阿骁他说可以给小鹅治好哑疾。”

  小鹅小时候生病成了个哑巴,李骁方才跟她说,他有六七成把握让小鹅重新说出话来,南香自然想治好亲妹妹,也顾不得太多,赶紧把这件事说出来。

  她无法想象,说不出话来的滋味得有多难受啊。

  姜家夫妻俩大吃一惊:“给小鹅治病?真的能给小鹅治好哑疾吗?这位肖大人还是个大夫?”

  这些年来,他们也不是没找大夫来给小鹅治病,全都没有用,之前南香寄了那么多银子回来,他们又去找了几个大夫给小鹅治,各种法子都试过了,没有用。

  一堆药吃下去,人都成了个药罐子,却是半分不见好。

  小鹅她自己也不肯吃药,用手势说那药材贵,别在她身上糟蹋银子了,都留着给哥哥读书要紧。

  姜家夫妻俩也心疼女儿,却是没有办法。

  如今虎儿回来了,她还带了个会治病的侍卫回来,还说有办法能治好小鹅的哑疾。

  此时先给妹妹治病要紧,南香去把李骁叫进来给妹妹仔细看过,李骁开了一张药方子,大哥跑去抓药,大嫂烧了水,李骁给小鹅施针。

  张氏气势虎虎生威,让儿媳烧好了水,夜里她要杀鸡宰羊,一家子必须得好好庆祝一番。

  “奶奶,咱们家今天吃鸡!”

  “对啊,吃鸡,给你吃大鸡腿儿,你虎儿姑姑回来了。”

  “给姑姑吃,给姑姑吃!”

  ……

  他们一家子忙里忙外的,倒是把另一件事给忘了,到了午后,就有人骑着快马到了他们家,还有衙门里的差役,还有县令大人,县令大人身边还有另一个长衫华服男子,县令在一旁小心作陪。

  薛通判特意来见这一件奇事。

  “肖侍卫?太子爷身边的肖侍卫,肖贺?这人我见过,去年我还进京见过圣上,见过太子殿下,那位肖侍卫是个英挺男子,什么?一身布衣?怎么可能……”听村里人形容了南香二人的模样后,那位薛通判更是觉得他俩是江湖骗子。

  这该不会是发了疯吧,竟然来冒充宫女侍卫?

  那姜家的女儿是否为真?

  她当真是宫中出逃的宫女?

  姜武一见到县令几人,立刻上来招呼了:“大老爷您怎么来了。”

  县令道:“听说你家女儿回来了?你家三姑娘不是在宫中当差么?如何能私自出宫,这可是大罪啊,莫非是骗子上了你家。”

  姜武道:“正是我家虎儿,是太子爷准许她回来探亲的。”

  薛通判道:“有何凭证?好端端的,太子怎么会让一个宫女回家探亲?”

  姜武虽然是个猎户,可他面对“县令”这样的大人物难免紧张,更是不善言辞,他手心冒汗:“我让那位肖大人来见过两位大人。”

  眼前这些都是“大人”,他儿子何时才能考上进士,当真也成了个“大人”。

  不过那位“肖大人”还真是平易近人,半点都没有“大人”的架子。

  比起跟县令说话,姜武更愿意对那位肖大人说话。

  “肖大人,县令上门了,问起了虎儿的事。”

  李骁原本是想让私卫来处理这些事,可如今既是来了,他不妨亲自处理这些事,顺便也将自己的身份告知姜家人。

  南香本不愿瞒着他的身份,李骁也没想瞒着,这会儿当着县令的面说开正好,原本他还愁着究竟该如何开口。

  “姜伯父,您带路吧。”李骁笑着与姜武说话,姜武擦擦额头上的汗,“县令身边还有位薛大人,说是见过太子殿下的。”

  虽然女儿说让他别担心,可姜武当真怕自己女儿是偷跑出来的,太子怎么会让一位宫女出来探亲呢?

  女儿伺候太子这才多久?就能让她回家探亲?

  还有虎儿的那一身打扮,她怎么梳起了妇人头?因着有外人在,碍着女儿家的名声,他们夫妻俩也不敢细问。

  可千万别出什么祸端来。

  “哪一位是县令?”

  县令见到了姜武身旁的年轻男子,他先是惊讶于男子出色的容貌,哪怕是一身布衣,却莫名给人无形的威亚,这位“肖大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太——”薛通判见到李骁的那一刻,简直是晴天霹雳,方才他还在县令面前吹嘘自己回京城面见太子如何如何?

  实际上他因事犯在了太子面前,更是险些被降罪,他是千求万求……李骁向他走过来时,他的双腿瞬间就软了。

  他这是在做梦吗?在这个穷乡僻壤里,竟然还能见到太子殿下。

  救命啊……

  他难道还要折在太子爷的面前?薛通判全身冷汗连连。

  李骁道:“薛大人,别来无恙啊。”

  一旁的县令见薛通判跪下来了,他吓得不清啊,干脆也跟着跪着了。

  “啊太——”薛通判冷不丁一个激灵,他突然又变聪明起来了,他想讨好太子殿下,心想眼前的太子既然化名为“肖大人”,定是不想让外人勘破他的身份,于是他主动跟县令道:“这位肖大人,可是太子爷面前的大红人!大红人!”

  一旁的县令愣住了,太子爷身边的大红人,天啊,这种小地方还能见到这样的人物?

  “肖大人,您您您,您请上座。”

  见两位“大人”如此,姜武吓得脸都要白了,他家里的这个肖大人究竟是怎么个大人物?

  那可是太子爷身边的大红人,以后是要当大官的!指不定是要官居一品啊!

  李骁:“……”

  姜武颤巍巍的,不敢再继续待下去,他要去问问女儿,这位肖大人他怎么会随他女儿归家。

  李骁没什么兴致,与县令二人随意说了几句话,薛通判和县令头重脚轻飘出了姜家,带着人离开了。

  “虎儿啊,这位肖大人究竟是个什么人物?他是太子爷身旁的大红人?”姜武向南香打听情况。

  张氏听了,疑惑道:“大红人,肖侍卫是太子身边的大红人?”

  “方才的两位大人都给他跪下了。”

  张氏惊了:“真的呀,那可是县令啊!”

  “另一位大人更厉害了,是那什么州官。”

  “是吗?”

  南香道:“爹,娘,等阿骁过来了,我跟他一起说吧。”

  没有别人在,主屋里只有姜武夫妻俩和南香李骁二人。

  李骁拉着南香的手一同跪在姜家夫妻面前:“姜伯父,姜伯父,我不姓肖,我姓李,名骁,这一次随南香而来,是为了向二位长辈求娶南香。”

  南香跪在他身旁,怔怔地看向一旁的男人,她没想到李骁会做出这么一番动作,说出这么一番话。

  其实没必要的……

  就算是娶太子妃,就像是那容家的小姐,也不过是下发一道圣旨罢了,哪用得着太子殿下亲自来求娶。

  “快起来快起来,你们这是……”今日对姜家夫妻俩的刺激太大了,先是多年前失散的女儿回来了,这会儿又有男子来求娶她的女儿。

  这位肖大人,不不不,这位李大人可是位大人物啊!

  张氏道:“虎儿,你可是喜欢这位肖大人,不不,这位李大人?”

  南香点点头,她主动抓住李骁的手:“娘,我喜欢他。”

  李骁道:“伯母叫我阿骁便可。”

  姜武道:“你们这……太子殿下如何?太子殿下答应吗?”

  太子身边的侍卫和他的婢女两情相悦互相喜欢了,太子会不会不高兴?

  南香道:“阿骁……太子他答应的。”

  张氏这时回过神了,她在自家丈夫的肩膀上拍了下:“你傻不傻啊,问出这等傻话,太子既然允许咱们虎儿回来探亲,还让他身边的大红人一同回来,自然是准了他们的婚事。”

  “那可是位好太子哩!”

  她激动道:“是不是太子殿下能给你俩赐婚啊?”

  “啊?”南香愣了一下。

  李骁:“……”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