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3 章(1 / 1)

中华大帝国 大肥羊 2000 汉字|2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群中爆炸一样。

不过接下来,印军谨慎了好多,每次派几个人,这样虽然地雷在不断的响,

伤的人数并不多,慢慢的所有的地雷被印军用人躺平于可以看到在小山包之后的防御者了。

不过再看清楚之后,印度人就收到了礼物,屁股刚刚着地,手榴弹就飞来了,接着就是横扫过来的子弹。庞兴国隐蔽身形后的偷袭十分有效,没被打死的印度士兵滚下了山包。投掷筒十分有效的发挥了弹道弯曲的特点,将躲在石头后的印度士兵

受到打击的印度军队开始加大兵力,动用人海战术,向这个只有三名中国士兵的小阵地进行反复的冲击。庞兴国的手榴弹投掷完毕之后,就抄起了轻机枪,作为特别设计的轻机枪13式轻机枪采用导理,鱼腮撑板式闭锁方式,只能连发发射。

该枪发射13式7.62mm步/机枪弹,.:.配6弹盘,分装在3个弹盘袋中携带。全枪质量9.26kg(含两脚架和空弹盘),装满弹的弹盘质量2.8kg,1.8kg;

全枪长1272mm,605mm,4条导程为240mm的右旋膛线;气体调节器有3尺寸不同的孔,以满足机枪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初速840m/s,.=|)c/分,战斗射速80发/分,有效射程(对地)、500m(对空)。该枪采用圆柱形准星和弧形表尺,照门为方形缺口式,瞄准基线长616.6mm。下端采用尖形驻锄。

然而作为一款特别设计的轻机枪,它的特点并不在这里,它的特点就是坚固结实,而且对子弹的要求很低,就连印度的7.7毫米子付自如,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庞兴国的子弹问题。

“哒哒哒”在欢快的轻机枪短点射中,印军的进攻被无情的扼杀了,庞兴国的短点射总是能够找到这些印度士兵。

“庞班长,你这机枪是厉害,都能打出节奏了!”

“那当然,整个突击连,我都敢说,没有比我更强的机枪手了。不过还是这些印度兵太弱了,要是面对连长那些人,我这枪都找不到目标,能不能打中全凭运气了,哪像这些印度兵那么好打,个个直着身子,就像靶子似的。”

“突突突”机枪声再度响起,这次是重机枪的声音,印度军队在慌乱了一阵之后,终于拿出了仅有的几挺重机枪。这下情况开始不妙起来,庞兴国只能在重机枪换弹的间隙才能射击,而失去了压制的印度士兵开始慢慢前进了。步枪的子弹开始稠密起来。

战斗持续到下午,庞兴国的腿部中弹,伤势严重,三个人决定转移。刘猛背着庞兴国,印度军队士兵在后面一步步地跟着,机枪子弹追着他们打,庞兴国说什么也不走了,他让刘猛留下两颗手榴弹。刘猛不肯丢下庞兴国,庞兴国说:“你背不动我,反正印度兵没发现我藏的地方,你快回主阵地上去!”

5.12震那天.我没有感觉到地震.原本以为是普通的一天.也就按照平时的习惯.开始码字。过,有些事情注定要让你牵肠挂肚,群里面开始出现了一些不祥的字眼“大地震,汶川!几千人死亡。”

我一贯坚强,不过那只是外在,看到这种天灾之后,我的心开始痛了起来,每个字都变成了灾区人民的痛苦,这字已经码不下去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只觉得眼睛经常湿润,为灾区的兄弟姐妹,那种亲人分离的苦痛让我饱受煎熬。

我的父母双亲身体都好,贤淑的妻子,乖巧调皮的女儿组成了乐融融的家庭。设想失去其中一个,都会让我悲恸无比,可是在灾区,失去亲人的何其之多。人能有几个心,承受这样的悲恸!又能有怎样的胸怀,才能接受这样悲惨的现实!我诅咒这老天,让无辜的人承受这样无法忍受的灾厄!

不过,在这几天中,让我在悲痛中感觉到希望的事情越来越多,空投汶川的15勇士,21小时突击90里的铁军,压抑悲怮,带队进入重灾区的人武部部长。这些平时普普通通的人在关键时刻成为勇士,时穷节乃现,板荡识英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虽然平时他们没有出现,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将一切的苦难担在肩上,背负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行,这也许是这场灾难中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甚至震惊的。有了他们,中华民族就是最伟大的民族!

------------

第十一卷 霹雳弦惊卷 第十三节 绝处逢生 上

.

志文正在紧张的拆着那个印军的收发报机,在他随身包里面.藏着发报机用的电子管、电源变压器和电容、电阻等,刘志文携带这些东西就是想在适当的时候.把收报机改装成为一个发报机.将战况第一时间传到新闻中心.在距离前线不到50里的地方.自己的老总正在日夜守候.只要传过去就是大功一件。

就凭着过去的经验,刘志文自己动手绕线圈、焊线路,装配好了一部五瓦特的哈特莱式小功率的发报机,利用印军的那个电子管收报机调频后改装成接受中方频道的电子管收报机,经过多次反复的试验,虽然发报机看起来十分正常,可是令刘志文感到着急的是,在收报端一直没有任何信息返回,这让刘志文感到焦急万分。

不远处的枪声开始密集起来,形势越来越危机,刘志文的心里反而平静下来,也许是因为高原反应,所以自己的发报机波长出现了异常。想到这里,刘志文心里一亮,利用新华社电台广播和印度电台广播的频率校准了工作所需的波长。

然后,刘志文按照规定的波长、呼号和联络时间进行了第一次呼叫

“总部,总部,我是突击连某分队,我不现在占据了印军的一处炮兵阵地,现在急需火力支援,我部位置在***以南5公里左右,就是战斗最激烈的那个地方!”

刘志文改装的电台所使用地发报机是五瓦单管的功率哈特莱式地发报机,发报机使用的是6f6或6v6型::一些金属设备改装而成的收报机;收报机所需的电源是电池;发报机用的天线是利用平时收音机用的倒“l”式的单根天线。为了提高电台通信联络地工作效率。采用了“双工”的联络方式。

可以说,如果不是中国的产品实在过硬。那么这样一台简陋的收发报机组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工作的,不过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刘志文竟然成功的将电报发了出去,然后几乎是立刻的,收报机就收到了信号,不过声音并不是刘志文的老总,而是一个略显生硬地女子声音。

“请重复一遍。我是总部机要处电信科,我接听了你的电报,请马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