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1 / 1)

快穿之我只想咸鱼 夏目清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个时候,她和蔻儿都以为,小黄蓉是真的找到幸福。

现在……

呵。

也没必要告诉蔻儿。

就让她一直傻下去吧。

两年后,夷族整顿兵马,再度来犯。

皇帝让侯蒙披甲上阵,并且下了一道让满朝文武瞠目结舌的旨意:年仅五岁的皇长子也要随军出征。

皇长子还没马腿高,去了也是给对方送人头。

就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抓得也太早了吧?

有臣子去见封凛凛,让她劝皇帝不要拿国本开玩笑。

封凛凛正在给孩子收拾行装,谁也不见。

虫虫一生下来,蔻儿就在旁边服侍了,跟孩子感情很深。

她扯住封凛凛的衣袖,跪在地上哭哭啼啼:“永安王才五岁,战场上刀剑无眼,要是刮了蹭了怎么办?小姐,您去求求皇上吧!求他开开恩,等永安王大一点再派他去呀……”

这架势,仿佛她才是虫虫的亲娘。

封凛凛把她扶起来:“有侯将军在,没什么可担心的。”

蔻儿不起来,还振振有词的怒吼:“侯将军是个男人,怎么可能会照顾孩子!”

“要不这样吧。”封凛凛说道,“你跟虫虫一起去。”

蔻儿抹了把泪:“蔻儿怎样都没有关系,可是,你们一定要把孩子送到战场上吗?”

封凛凛苦笑一声:“他非去不可。”

蔻儿放心不下,只能同行。

两日后,大军整备出征,侯蒙穿一身金光闪闪的戎装,上殿向皇帝辞行。

五岁的虫虫也穿着一身量身定做的小军服,一同站在大殿上,这个粉雕玉琢的孩子一脸严肃紧张,规规矩矩垂手站着,看起来也是有模有样。

这个孩子正处在好奇心和冒险心最旺盛的年龄,听说自己生在战乱中,一直期盼着能亲眼见识一下战争。

侯嫔是他干妈,平日里他跟侯蒙也很亲近,一口一个干舅舅,还缠着他学武艺。

封凛凛今天也在场,看着站在大殿里的长子,她语气庄重的嘱咐孩子要跟着侯蒙好好学习,不要任性,不要拖大家的后腿。

孩子抱拳,奶声奶气的说:“孩儿谨记母妃教诲。”

皇帝很重视这一次出征,挽着封凛凛,一直把侯蒙送到京城的城墙。

待大军走远,封凛凛看着地平线,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一字一句的问道:“现在,你满意了吧?”

皇帝握紧她的手:“朕会补偿你的。”

封凛凛面无表情的说:“好啊。”

小黄蓉没了,蔻儿也跟着虫虫走了,原本热闹的辉月宫彻底安静下来。

封凛凛自认不是个爱孩子的人,可是坐在摇摇椅上,她总能想起那孩子。

为了催产,她扛着大肚子走了六天五夜。

生他的时候,她哭爹喊娘的决定只生这一个。

孩子长乳牙,她研究磨牙饼,自己偷吃胖了三斤。

孩子学说话,喊的第一声是妈,第二声是妈咪。

孩子学走路,东倒西歪嘻嘻呵呵的扑进她怀里。

平时不觉得,非得孩子一走,她才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毕竟养了五年,就算是条狗也养出感情了,何况亲儿子。

皇帝也知道这回是真得罪封凛凛了,于是每天晚上都过来陪她。

但封凛凛没心情听他花言巧语,也不陪他睡觉,搞得他臊眉耷眼的,很是郁闷。

皇帝在朝说一不二,如今连凤轩都管不住他,只有封凛凛老是给他软钉子碰。

坚持半个月,皇帝就不来了。

不来就不来,封凛凛不稀罕。

一年后,侯蒙全歼夷族主力,打得夷族大王向东岳俯首称臣。

夷族一直是东岳的心头大患,建国百年,终于把这个大患铲除。

胜利的消息传来,朝野上下一片欢呼。

然而,在大军班师回朝的途中,夷族的不降派做了垂死反攻。

这场反攻被镇压以后,侯蒙惊慌的发现——

皇长子,失踪了。

夷族本部,方圆百里,都没能找到皇长子的身影。

真真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蔻儿是跟报信人一起回来的。

一回到辉月宫,她就涕泪满面的跪下了:“蔻儿对不住娘娘!没能保护好永安王……当时他就在我身后,一回头他就不见了,呜呜呜……”

封凛凛面无表情的站着,对这个结果,只淡淡的说了一句:“啊,是吗。”

095 冷宫凉夜(完)

好好一个孩子,又不是一阵烟,怎能说没就没?

可亲眼目睹的将士都说,皇长子的的确确是骑在马上跑,跑着跑着,马还在,人没了。

想象力丰富的人民群众开始脑补,夷族被灭,东岳一统中原,是不是皇长子已经完成帝星使命,所以又被上天召回去了?

这种说法颇具神秘色彩,广为流传,民众接受度也比较高。

大军回京后,皇帝开始论功行赏。

对侯蒙这位威震四海的名将,皇帝封赏起来毫不手软,将他封为太平王!

王爵之位只有皇室宗亲才能封,如此厚赏,可见皇帝对侯家的信任程度。

然而侯蒙拒辞不受。

皇帝坐在高位,居高临下的看着侯蒙,表情很惊讶:“朕这般封赏,有何不妥?”

侯蒙跪地,低着头回答:“保家卫国乃微臣本分,微臣不敢贪功。这次出征,微臣未能将永安王带回,心中有愧,无颜领赏。”

话一出口,原本欢庆的朝堂安静下来。

皇帝也有点尴尬。

他这个亲爹还不如臣子对皇长子的感情深。

封凛凛在这时候开了口:“侯将军无需愧疚。送永安王上战场是本宫的主意,本宫希望他能早早的建功立业,对得起天降大任,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是本宫过于乐观了。”

说着,她用手帕点了点眼睛,继续说道:“侯将军出生入死,换来天下太平,皇上封将军为太平王,您当之无愧!”

群臣一见,立刻下跪捧哏:“当之无愧!当之无愧!当之无愧!”

亲妈都开口了,侯蒙缓缓低下头,终于接受。

皇帝微微一笑。

在朝会的最后,皇帝站起身,牵着封凛凛的手,让她与自己并肩站在大殿,然后声音朗朗的对大臣说道:

“凤贵妃深明大义,甚得朕心,中宫之位空悬已久,朕有意立凤贵妃为后!谁有异议?”

这是预期之中、意料之外的提议,封凛凛扭头看着皇帝,见他正在对自己笑。

没了千重,没了虫虫,拦路的障碍和孽障都没了,他这一笑可谓是神清气爽,情真意切。

这些年,皇帝对凤贵妃的独宠有目共睹,而后宫只有凤贵妃生了两个儿子。

原本,群臣还担心皇帝要废长立幼、两娃日后自相残杀、东岳重新陷入腥风血雨。

现在可好,大娃在战场上没了,堪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二娃在宫里茁壮成长,一出生就被封为承岳王,妥妥的皇帝苗子。

往后就是国泰民安、一帆风顺了,还有什么异议?

群臣齐齐跪下,山呼:“皇上英明!娘娘千岁!”

封凛凛也向皇帝跪了下去,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