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9 章(1 / 1)

通天神途 冷剑 2000 汉字|2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锋气质相似的年轻人。

“暂未可知!”

“难以想象。”

“不知!不知!”

四周人潮沸腾,掀起骚动。

孙逸疑惑,不知在思考什么。

这时,便听天刀盟大公子裘荣开口,询问阴柔男子,道:“不知江兄可有结果?”

江兄?

jiāng shì之人?

孙逸眉头挑动,霍然看向阴柔男子。

阴柔男子淡笑摇头:“略有头绪,却不敢肯定!”

“噢?还请江兄明示。”

裘荣微微抱拳,客气一笑。

阴柔男子江明厉淡然一笑,手指石门道:“诸位请看,石门右侧门框的字迹。”

“恰如君心似我心,这句话,有什么古怪之处吗?”

裘荣眉头微挑,不解的看着江明厉问道。

“并无古怪之处!”

江明厉淡淡一笑,随即指着石门左侧门框,道:“诸位又看左侧门框。”

“咦,左侧门框居然一片空白,没有痕迹?”

众人很快发现端倪。

“不错!”

江明厉颌首轻笑:“诸位可否想过,这石门雷打不动,力破不开,当是其暗藏玄机呢?”

“江兄的意思是……”

裘荣两眼微眯,一脸肃穆询问。

“不瞒诸位,江某猜测,石门暗藏的玄机,当在‘恰如君心似我心’这句话。”江明厉坦然道。

“难道,是需要我们对这句话?”

有人眉头一挑,讶异反问。

“也许,有可能!”

江明厉摩挲着下颌,似是而非的笑了笑。

四周众人纷纷骚动,低呼失声。

不少人彼此对视,相互探讨,磋商结论。

“恰如君心似我心,这句话分明像句诗词。莫不是,是要我们接后话?”有人摩挲着下巴,皱眉道。

“那该接什么话呢?”有人疑惑。

“大家集思广益,都想想看吧!”有人提议,引起群英赞同。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孙逸站在人群外,耳闻群英所言,却是无暇关注,反倒心绪纷飞,脑海震荡,一幕幕回忆,情不自禁的飘忽而起。

昔年,孙逸耗时半年,以fèng huáng遗血、fèng huáng脊骨,并混及自身心头血为炉焰,锻造出天鸢剑。

剑成之日,孙逸奉剑而起,赠予龙语嫣,二人正式情定终生。

琼州山巅,夕阳西去,火烧云挂满天穹。

晚风吹拂,温凉和煦,景象美不胜收。

孙逸和龙语嫣山巅依偎,娇美圣洁的龙语嫣一改雍容高贵,化作邻家姑娘,如小家碧玉,依偎孙逸胸膛。

二人身前,天鸢剑斜插山石,流光溢彩,傲然而立。

四周沉静,安详无声,鸟雀虫鸣皆都静谧,似乎不敢打扰,这般宁静。

夕阳渐去,沉入西山,火烧云渐渐消散。

夜幕降临,晚风清凉,明月爬苍穹,渐渐地高悬天边。

依偎已久的龙语嫣自孙逸胸膛撑起了头,娇美容颜满含羞怯,秋水明眸尽显温婉,含情脉脉的紧盯着孙逸的双眼。

明媚的银月洒下皎洁的月光,垂落在龙语嫣的脸,衬托得她的气质圣洁出尘,缥缈如仙,美艳得不可方物。

孙逸都忍不住看得痴了,沉陷这般美景,久久难以自拔。

便在这时,龙语嫣纤手轻抬,撑在孙逸心胸,葱白玉指在孙逸的心胸圈圈点点,如小女孩一样,娇憨温婉。

“恰如君心似我心?”

龙语嫣玉指圈点,清脆的嗓音带着几分征询,娇柔含情。

第两百四十六章 宁负如来不负卿

长沙岭,遗墓前。

群英荟萃,汇集四方,相互探讨,彼此磋商,各抒己见,皆想要接续石门诗词。

他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挖空心思,却也难求下句。

一时间,不少人都是躁动起来,心绪焦虑。

“遗墓在前,却遇宝山,而无门可入,此乃人生大悲也。”有人长叹,无可奈何。

“老子一介粗人,哪对得来什么狗屁诗词,真是糟心!”有糙汉子破口大骂。

“谁他妈这么矫情,玩这样的文字?就不能痛快点,刀剑交集,实力为尊?”有人愤慨,痛恨交加。

“可恨!这般诗词,谁能对仗工整?”余者皆无奈,惋叹连连。

群英交汇,沉闷苦思,也有人闷不做声,一语不发,沉思许久。

“我来试试!”

终于,眼看着群英躁动,不安焦虑时,有人站了出来,一甩宽袖,傲然道。

这人一身青衣,相貌堂堂,额宽眉浓,一副阳刚之气。

“是青木堂的二少爷,万金手崔万安!”

“崔少爷自幼熟读经书,爱好文学,想来能够开门而入。”

“崔少爷,加油啊!”

群英顿时激动,鼓掌欢呼,满怀期待。

孙逸自回忆醒来,抬头看向崔万安,便见崔万安左手后背,右手拔出旁边侍卫腰间佩剑,一步步的走向石门。

群英纷纷瞩目,囊括江明厉和裘荣这样的绝代天骄皆都沉寂,一语不发,一声不吭的盯着,毫不做阻拦。

崔万安坦然上前,提剑而起,元力沸腾,剑气纵横,铿铿铿锵锵锵的声音不断响起。

很快,一句诗词刻在了石门左侧。

“恰如君心似我心,两小无猜问深情。”

旁人目睹,轻喃出声,念出了崔万安对仗的下句。

“哈哈哈,献丑!献丑了!”

崔万安甩袖收剑,一脸得意的昂扬笑道。

“崔兄好文采!对仗不错哦!”

裘荣反复咀嚼了几下,拍手称赞。

“不错!此句十分应题,崔兄心思敏捷,良才也!”

江明厉也是含笑拍手,鼓掌称赞。

“崔少爷好样的!”

“崔少爷心思敏捷,饱腹诗书,乃真人杰!”

“哈哈,这道关隘算是破了吧?”

四周群英纷纷笑起,恭维着崔万安。

崔万安一一回应,一副客气谦虚的样子,也掩饰不住他的洋洋得意。

“砰!”

然而,就在众人喜不自禁,觉得石门将开时,一声爆响,崔万安摹刻下的诗句寸寸崩溃,剑痕瓦解,字句化作齑粉,消散于空。

转眼间,石门左侧的门框恢复如初,分毫不变。

“怎么回事?”

“这……这是什么情况?”

“失败了吗?不行吗?”

群英讶异,纷纷躁动。

崔万安得意之色都还没收敛,僵在脸上,回头看着这一幕,说不尽的尴尬。

“这……崔兄好文采,却是不解墓主之胸怀,失败乃常事,勿要灰心。”

江明厉见状,洒然一笑,宽慰着崔万安,帮助崔万安化解尴尬。

崔万安愣了愣,一声惋叹,怅然收剑,返回原地。

“哪位仁兄有高见?”

裘荣抬头环视四周,询问其他人。

众天骄,各路人杰沉思,一语不发。

孙逸观望片刻,见无人上前,便欲上前,直抒胸臆。

“我来试试看!”

却在这时,有人先他一步站了起来,提剑朗喝。

“噢,李兄有何见解?还请示下!”

江明厉拱了拱手,笑吟吟的看向那人道。

那人一身蓝袍,手提长剑,玉面清风,肤白貌俊,看起来十分儒雅。

“是长春殿二公子,飞云剑李文庆。”

“李文庆素有文名,平时也爱吟诗作词,对此定有研究!”

“文庆少爷出马,必定功成,石门定开!”

各路天骄,各方人杰纷纷议论,又一次饱含期待。

在群英瞩目下,李文庆走向石门,拔剑而起,铮铮铮在石门左侧门框上刻下下句。

孙逸便止步停歇,仗马围观。

很快,便看到李文庆刻完,铮的一下收剑转身。

“恰如君心似我心,比翼双栖两厢情。”

孙逸轻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