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不少朴实的村民,簇拥在院落周边,安静地瞩目着跪伏在地的壮年男子。
男子双膝跪地,向面前轮椅上的老妪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然后,才直起身来,看着面前的老妪,道:“娘,儿要走了。异族牲畜肆虐边关,我们的土地家国正在饱受摧残,神州的安危,百姓的生命,都在遭受威胁。所以,儿要去边关,接替父兄的遗志,杀异
族,护疆土,卫家国,佑天下。”
“娘,儿不孝,恐怕没机会为您送终养老,您别怪孩儿啊。若由异族牲畜踏破边关,冲进神州,必将家国不宁,天下不安,民族不存,儿与您都要被异族铁骑践踏,生死难存。”
“儿今独去,献有用之身,尽肝胆之力,合天下之兵,誓死捍卫边关,驱逐异族牲畜,方可保您后世平安啊。”
“只是,儿分身乏术,忠孝不能两全。今日一去,娘您将受苦,孤独无依。儿痛心疾首,却仍难驻留,唯有跪请娘亲大人,保重身体,勿要操劳,勿要为儿忧心。”
“娘啊,若您百年归天,儿无法及时归来,您一定要托父老乡亲,为儿留个口信。待儿有生之年归来,再去您坟前结庐而居,叩请您老原谅不孝儿的苦衷。”
说到此处,壮年男子声音都是哽咽。
但他抬起手背,擦干眼泪,抓起旁边的铁盾长矛起身。
环视四方,看向周边乡亲,恳请道:“诸位乡亲,我走后,恳请诸位父老,怜我母亲年老,多加照看啊。若我能有归来日,衔草结环,以报父老乡亲的恩德。”
说着,向四方鞠躬。
周边乡亲,不少人都是眼眶微红。
不少乡亲妇女都是点头应承,一定将男子老母当做亲娘供奉。
一些稚童孩子,更是在母亲的示意下,向着壮年男子抱拳鞠躬。
那是不归的英雄,是舍身的勇士,应该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他们这个村子,临近两界山,常年遭受异族侵袭的烦扰。
许多壮年,都曾参军,浴血边关,埋骨沙场。
留下来的人,多是孤儿寡母,老幼病残。
壮年男子,是这个村,如今唯一一名可战之兵。
而他的家庭,也只剩下母亲与他二人,相依为命。
他的父亲,哥哥,都在十年前,参军入伍,守卫边关防线,遭遇异族突袭,牺牲在了前线。
男子手中生锈的铁盾,钝角的长矛,是他父兄遗留下来的旧兵器。
十年前,男儿年少,手无缚鸡之力,却仍日夜擦亮钝矛,演练武艺。
虽然修炼难成,实力不高,却也无惧异族,甘洒热血,为人族永昌,为天下太平,献一份心力。
而如壮年男子一样的人,神州大陆并不在少数。
同一时刻,各地城镇,上演着许许多多相似的这一幕。
叩别父母,抚慰妻儿,再提携残兵破盾,风尘仆仆,直赴边关。
“孩子,看见了吗?那是你爹,是天下的大英雄嘞。”
一方村口前,一位年轻妇女,怀抱着婴孩儿,屹立在人群前,手指着乡村外,曲折的乡村小道上,渐去渐远的巍峨背影,低声轻笑。
嚎啕的婴孩儿,似懂非懂,停止了嚎啕,睁着圆溜溜的,被泪水洗涤过的明亮眼睛,沿着母亲的手,看向那消失在小道尽头的身影。似乎,要永远铭记下这一幕,铭记下那道背影。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做亡命奴
异族突然大举侵犯,天下震惊。
神州大陆各地城池,动荡不安。
孙逸赶到神州时,目睹着各地人潮大军集结,不约而同的赶赴平原城。
浩荡的声势,汹涌的阵容,让孙逸都是热血激荡,心潮澎湃。
天下万众一心,众志成诚,这种阵势,让人动容。
有这样的信心,这样团结一致,何愁天下不兴?
不过,当赶到平原城时,看到外面浩浩荡荡,气势如虹,嗜血凶狂的异族大军时,孙逸的心胆却是猛然一颤。
异族大军这次的阵容,比去年孙逸经历过的那次还要大。
足足数百万兵马,将平原城外围堵得水泄不通。
密密麻麻的身影,如潮水一样,一眼望不到边际。
异族兵马叫嚣着,嘶吼着,那种声势,远比人族队伍更凶悍,更威猛。
尽管数量远不及人族队伍,但凶悍的民族风情,却远胜人族。
孙逸早已经有所领教,但上次面对的,也远不及现在。
毕竟,那次面对的都是散兵游勇,队伍规模少了数倍。
孙逸混迹在人潮中,何浩陪同在他身边,一起赶赴而来。
站在城墙上面,眺望着外面密密麻麻的异族兵马,何浩的脸色也是一片沉肃。
面对异族大军,何浩是第一次。
生活在神域世界之中的人,许多人都是第一次。
即便是凌天佑,霍凌天这些游历天下,见惯了世面的人物,也都是被震撼住了。
他们见惯的世面,都是神域世界的天地。
几乎很少有人走出神域,在神州大陆走动。
毕竟,神域世界那么大,面积之广阔,甚至尤胜神州。
因此,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异族进犯的景象,也是第一次面对异族大军。
去年那次进犯,规模不算大,平原城也没向神域世界求援。
因此,神域世界都并不知情,许多人都不知道有过这样的冲突。
“孙老弟,这次你不该来的。”
惊叹于异族大军的凶悍,何浩忧心忡忡,为孙逸担心。
孙逸灌了口酒,脸色却是十分平静,并没有太过惊震的样子。
不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算是阅历颇丰。
因此,这样的场面,镇不住他。
面对着何浩的惆怅,孙逸却很淡然的笑道:“民族兴亡,匹夫有责。异族侵犯边关,民族岌岌可危,作为男子汉大丈夫,断然不可能坐视的。”说着话,孙逸手指着周边诸多士兵,道:“何老哥你看看,满场多少人,他们的年纪比我大不了多少,他们的修为,甚至许多都不及我。可他们,仍然站在了这里,选择了驻守边关,为民族永昌,为天
下太平尽一份心力。”
“我之本事,不敢过度夸嘘,但比起在场许多人,都要略胜一筹。他们尚且敢浴血一战,为民族赴死,我又有何惧?况且,我更是人族校尉,是掌职的将领,我岂有退缩的道理?”
说到这里,孙逸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大山。何老哥,我们不求名垂青史,但求不做这民族的罪人,不做这天下的亡命奴。”
孙逸的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让何浩都是为之震动。
何浩不禁骇然,认真的端详起孙逸。
他不可思议,眼神间充满了匪夷所思。
他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郎,竟然能够说出如此震耳发聩的大道理。
何浩都不禁心生怀疑,孙逸是不是什么老妖怪转世?阅历经验如此丰富,心性坦荡远胜常人。
许多半步法身人物,都未必有他看得透彻,有他想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