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2 章(1 / 1)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 陈施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个人没来找我。每天见一面说说话已经成了习惯,突然消失完全无法接受。

我去找,那个人和另一个曼考克人坐在一起。是那种完全没有语言的特殊交流方式。最后好像发生了争执,那个人抛下对方,向我走来。

“你不该在这里。”

一语双关,我选择装傻。

“我知道。我是个旅者,我已经在这里留了太长的时间。再不走,就会扎根,永远都不能走了。我今晚就走,明天到这个时候我大概已经不在城内了。我只是想见你。”

那个人沉默了一下,颤抖的说:

“你很特别。”

我笑了,我敢保证这是我这辈子最好看的一个笑容。

“你也是。”

不知道是谁张开了手臂,谁扑进了对方怀里。总之一切水到渠成顺其自然,我们紧紧的抱在一起。我还是笑着的,泪水一滴也没有掉下来,全被我揉进了心底皱巴巴的信纸里,和一张面额不够,永远也寄不到的邮票,一起留在了小小的沙城。

“我想我爱你。”

“我也是。”

【7】

时间到了,星星爬满了夜空。沙漠里,夜晚真的很冷。但是我必须这个时候走。我该走了。

旅人是没有根的植物,我们没办法在任何一个地方扎下根。这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我从未有这样支离破碎的感觉。

我很重要的东西,和那个人一起,永远的留在这里了。

那个人来送我,依然看不清脸。穿着黑色的长袍,像是要葬送一些无疾而终的东西。这是曼考克唯一的一次死亡。

我拼命的告诉自己,不要哭,不可以回头。

我怕只是一句呼唤,一个挽留,就破坏了这个故事。然而直到最后,那个人都没再说话。

我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都有自己的结局。

一切到这里,就刚刚好。

已经看不到曼考克了,看不到那个人的黑袍了。我裹紧了衣裳,感受着凉意浸透骨髓。

一切都,刚刚好。

【8】

你听说过曼考克吗?

那是一座以沙,风,光为美的小城。我曾在那里度过生命中最离奇、最平淡、最美丽、最残酷、最孤独、最满足的六个日夜。

那里有我爱的人。

我是一个曾经迷途的旅人。今夜,我做了一个冗长的梦。我梦见我是一匹马,独自在不属于我的沙漠里飞奔,疲惫不堪,最后死去,化成一摊白骨。有一个人走过来,黑衣黑袍,将我的骨头抱在怀里。我正惊异那人是谁,随后竟然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个人黑曜石般的眼睛,

依旧是标志性的简短语句。

“我说,我爱你,我不会骗你。”

我怎么能再忍下去?我睁开睡梦中的双眼,看着那个人嘴角的微笑,在那个温暖的怀抱里,疯狂的哭闹。

老天保佑。这太美好了,最好一辈子都别醒来。

外一篇:

“你怎么会来找我?”

“我爱你,我不会骗你。”

“你这人也太实诚了……不过我喜欢。”

番外三百四十五 诸道所生

诸道所生,皆有境界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

没人知道老和尚从哪来,叫什么,亲人是谁,只知道从村民有记忆起,老和尚好像就一直在这,守着这间逐渐破败无人问津的寺庙,春秋冬夏,寒来暑往,一年一年,皆是如此。

老和尚话少,也不与村民们交谈,但是每逢谁家需要祈福诵经做法事,老和尚总是不等村民来请,自己拂一拂袖子便去了。

末了也不收任何东西,只把拿着佛珠的手竖放到胸前,朝西方日落之处微微躬身,洋洋洒洒的说一句“君子谋道不谋食”。

村民们虽听不懂,但看老和尚这副样子,心里便生敬佩。

寺庙荒芜,鲜少有人祭拜,自然也没有什么香火钱,老和尚便在寺庙的后院辟一块地,化斋的时候向村民们讨些菜种子,撒在这块地里,也不松土,也不浇水,任它自生自灭。

村民们都笑说,这老和尚啊,以前一定是大户人家的,十指不事农桑,不沾春水。

在老和尚第四次把野草错当青菜放到水里煮时,村民们实在忍不住了,纷纷踏进寺庙,手把手教老和尚如何松土,如何种菜,如何区分野草和青菜。

这天午后,老和尚打坐完便提起空空的水桶去村外的河里接水。

河水清冽,一叶扁舟过,便泛起层层水波,老和尚想起几十年前泛舟池塘采莲的情景,耳边仿佛还回荡着表妹妹的笑声,那府邸……还在不在啊。

不知过了多久,河水打湿了僧鞋,老和尚才回过神来,抓着水桶在河里一荡,站起身刚想离开,便看见远处悠悠飘来了一个木盆,心下生疑,便等着那木盆漂近。

这一看可不得了,那盆里竟睡着个白白嫩嫩的娃娃。老和尚赶紧找了一个树枝,将木盆拨了过来,抬到岸上。

这娃娃也不知从哪漂来的,生的可爱,睡得也香香甜甜的。老和尚仔细在盆里翻了翻,除了一床小被子,并没有什么书文信物之类的东西,大概就是个弃儿吧。

老和尚把木盆连同小娃娃抬回寺庙,便洗了手抱起娃娃朝村子里走去,老和尚挨家挨户的敲门,挨家挨户的解释,但是没有一家愿意收养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

佛家之人,以慈悲为怀,老和尚咬咬牙,便将孩子留在了寺庙里自己扶养。

村民们虽然不愿意收养这个娃娃,但还是心里可怜他,时不时把娃娃领回家吃饭。就这样,小娃娃东家一口西家一口的,也平安长大了。

娃娃叫老和尚师父,自然是入了佛门,做了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会说话了以后,老和尚便教他识字诵经,诗词文章。小孩子贪玩,经常学不了多长时间就缠着老和尚带他出去化缘,可是到了村子里,小和尚又追追蝴蝶,采采花,跟着村子里的孩子跑来跑去,一点也没有要化缘的意思。

村民们看着这一老一小,虽然欢喜,却也常常在背后感叹他们的身世悲惨。

有了这个小和尚,庙里也不似从前那么冷清了,就连总是敬人于千里之外的老和尚,周身也添了些让人想要靠近的柔软和慈祥。

村民们夜晚路过寺庙,也总能听见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无非就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但是每次讲到这都会被小和尚打断,

“师父,应该是从前有个村,村里有个庙。”

“好好好,从前有个村,村里有座庙……”

苍老和童稚的声音衬着昏黄的烛光,倒也有些岁月静好的温馨。

不知不觉间,十几年过去了,小和尚已及弱冠,老和尚也又老了一些。只是可怜这小和尚生的俊,村子里有姑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