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反贼守城?倘若还有迟疑,马上就会一起变成鱼肉任大军宰割。”
这一次的思想工作依然有效,守城士兵人心惶惶,有的不小心手一抖,兵器还掉到城下......
人心惶然的时刻,谁也没注意崔彦曾的老部下路审中一伙偷偷打开了城门,张玄稔轻松占领外城罗城。
外城轻易被拿下,庞举直、许佶只得带领死忠分子退到内城坚守。内城又叫子城,上万兵挤在这么点小范围,吃的也不多,官军还攻的急,城破已是早晚的事。坚守到下午太阳偏西,子城眼看坚守不下去,老庞和许佶决定突围去找庞勋部队。
张玄稔几万大军四面包围,外城又被占领了。庞举直、许佶从北门突围的十分辛苦,最终也没跑掉,挂了。剩下的被“洗脑”的士兵也英勇不屈,大部分被水淹死也不投降,义军全军覆没。
义军的老家徐州被平定,桂州返乡团成员的家属就都倒了霉。挂点边的亲戚,不论男女老少、老弱病残孕一律被张玄稔命令斩首,又死了几千人。
叛徒因为心里因素对待前战友比正派敌人还要残酷。
庞勋部队一路向西烧杀掳掠,康承训九月初六庚申日才收到信息,立即派八万步兵前去讨伐,又让朱邪赤心的三千骑兵为前锋拦截。
庞勋部队突然奔袭宋州,一度攻陷其南城,北城因为市长郑处冲亲自坚守,庞勋见打不下来,也不敢恋战,又渡汴河准备南攻亳州。也就在这时,“义军收割机”沙陀骑兵来了,庞勋开始了逃亡之旅。
庞勋还不知道大本营已经被端,见官军已有防范,知道一路向西之旅结束,只想沿着涣水向东回徐州大本营。
庞勋开始了最后的狼狈回家之旅。
庞勋部队被沙陀骑兵追的很惨,惨的饭都来不及吃又要开始跑路。不得已换个方向从蕲县过河吧,投机分子李衮却在对岸把桥砍断。人困马乏的义军走到蕲县西面,最后实在走不动,被随后的康承训主力部队包围。
庞勋迎来了最后的末日。
乱军之中,沙陀骑兵大显身手,尽情收割眼前的生命。义军阵亡的就有上万人,其他的大部分淹死。只有不到千把人投降,可见庞勋还是有死忠粉的。庞勋本人在乱军之中被沙陀骑兵当做普通士兵一刀放倒,再也没有起来。直到几天后,官军打扫战场才发现这条腐烂的“大鱼”。想必当初砍倒庞勋的骑兵会十分感叹,曾经有一个天大的功劳摆在他面前没有珍惜,等到发现时后悔莫及,希望上天再给他一个重头再来的机会。
庞勋也希望上天能给他一个重头再来的机会,也许就是另一番结局,但人生像一盘无法倒带的磁带,终究不会再来。
庞勋的人生就像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
庞勋死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除了吴迥、刘行及独守濠州外,义军剩下的占领区其他营寨士兵都杀了各自守将投降政府。
吴迥知道濠州最终也守不下去,对政府的憎恨和身体的血性让他选择了继续抵抗。
濠州在马举激烈的攻击中顽强的挨到了十月,真正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城中粮食吃光了,义军就以尸体为食,最后实在没吃的,吴迥被迫选择率部突围。然而最终没有摆脱马举的追兵,战死于招义镇,其余部众被官军追兵杀获殆尽。
至此,轰轰烈烈的庞勋起义落下帷幕。
朝廷开始论功行赏:
用战友的鲜血染红了自己顶子的张玄稔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右骁卫大将军、御史大夫。
及时投降的小校诸葛爽也在新单位获得一个汝州防御使的好岗位。
总指挥康承训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
康承训在此次战役中总体表现中规中矩,获此奖励也实至名归。不过康承训这个位置只坐了四个月,就被路岩、韦保衡翻出旧账,以讨伐庞勋时逗留不前,又不能剿灭余党的理由联合扳倒,先是贬为蜀王老师、分司,最后贬为恩州司马。
“钉子户”杜慆任义成节度使。
沙陀人朱邪赤心有功,在云州设大同军,由朱邪赤心任节度使,并赐名李国昌。又加封为左金吾上将军,并发大量奖金。这是得益最大的部队,从此沙陀人有了自己的固定根据地,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小武将李克用还在军中得了个“飞虎子”的称号。
大侠辛谠为亳州市长(刺史)。对此大侠辛谠很谦虚,认为没有杜慆就没有他的功劳。
大侠辛谠是这次庞勋起义中的一个闪光点,他用实际行为阐述了什么叫古道热肠,虽然那时的官员几乎都是黑心肠。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大侠辛谠虽然没有深藏功与名,但也没有碌碌无为。他几年后升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负责同大礼(南诏)打交道。在公元879年中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还不忘国事,坚持办公,最后因公殉职!享年66岁。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大侠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当然还有上军事法庭的,和州刺史崔雍因为开门请义军吃喝的不抵抗政策被赐自尽,家属流放康州,连累兄弟五个都被流放到偏远地区。
庞勋起义前后持续一年零两个月,是唐末继裘甫起义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农民反抗斗争,起义波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交界的州郡,义军控制了江淮地区,切断了江南的经济通道,队伍发展高潮时近20万人。庞勋失败后,徐州也没有真正的安定,余党依然很活跃的在山区打游击,以徐州感化军的兵力剿灭不了,中央只得让兖州、郓州等道出兵帮徐州进行征讨。
唐政府官员哪怕有点作为,这件事也不会波及这么广,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也不会无辜枉死,对国家也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伤害。
经历了此次事件后,大唐王朝依然没有召开事故反思会,也就没有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上至唐懿宗,下至基层政府官员,大部分依然我行我素,过着荒淫无道的“幸福”生活,全然不顾平民死活。于是几年后,接踵而至的王仙芝、黄巢又举起武器向唐老大说“NO”。
而庞勋余党的身影也在此后的王仙芝和黄巢等人的起义中时时闪现,直到唐朝灭亡。
宋祁在《新唐书?南诏传》中总结唐朝灭亡的教训,有一句评价:“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这一年,是公元869年(咸通十年)十月。这一年,不理政事的唐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