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改元建极!南诏形势上对唐朝的依附宣告终结,以后我们称它为大礼!
这还没完,世隆的怨气未消,从此世隆开始了和唐老大的死磕之旅。在称帝不久就派兵正式攻陷了老大哥的播州和无休止的对安南的骚扰。
安南都护府做为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二百年前。都护府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目的就是处理边界问题,时不时要和周边国家亮亮肌肉的。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都护府,这就是唐朝著名的六都护府。
到了李琢当安南都护时,他是靠走关系得到这个职位,花了不少本钱。唐大历以后,政治腐败,普通禁军将校想当封疆大吏,一省领导,那是一定要下大本钱打点的。如果自己家财不足怎么办?向富豪打借条,升官之后,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偿还,因此被称为“债帅”。李琢就是典型的“债帅”!
可想而知,李琢上任后那是想方设法圈钱,这个吸血鬼搞的民怨沸腾。王式来后,采取了几大措施缓解了几方矛盾,可惜王式任期太短,人走政策也跟着走了。
本来王式在安南任职期间,局面控制的较好,南诏不敢过界捞。在公元860年,王式刚走不久,继任的安南都护李鄠局面控制力就差了许多,连安南地方割据势力和新的大礼国眉来眼去勾搭在一起也不知道。后两者悄悄合兵三万多人,号“白衣没命军”,于当年十二月乘虚攻破了安南交趾城,实施“抢光”政策,大大收获了一把。李鄠屁股都没坐热,就被赶到小城市武州去办公。提心吊胆等联军主力抢完战利品打道回府后,李鄠才装模作样的组织些民兵去接收空城,对领导汇报说收复失地,大功一件!
失地可以收回,损失可收不回来!
如果唐老大是健健康康的,这点损失不算什么,让这两小弟蹦跶几天,抽出空来派出大军拍死就是。可惜,唐老大病的比较严重,南方的防御本来就很差,何况浙东还在扑裘甫这把火。没有像样的将领,没有像样的兵。此后几年,大礼就在唐朝边境地区,东咬一块西咬一块,让唐老大焦头烂额。
倒霉侠李鄠为这件事情负主要责任,不久被老板李漼贬到海南管户口去了(儋州司户),在任还没满一年。六月,盐州刺史王宽升任安南都护兼经略招讨使。
王宽不是王式,到处救火,也守不住城。
公元861年,大礼攻陷邕州(今广西南宁),也是抢完就跑,顺带把劳动的第一生产力—人口差不多抢光了,导致原有居民,十不存一。
番外二百三十 梦回唐朝3
面对大礼的咄咄逼人,唐老大有点扛不住,首先服软。当时的宰相是杜悰,就是两年前的西川节度使。是杜牧的堂哥,也是李商隐的表哥,还有个身份是唐宪宗的驸马,已经六十多了,老油条一个,得了个外号“秃角犀”,历史评价是才不周用,能力上比他弟弟杜慆差很多。这年七月,杜悰上书劝唐懿宗,希望派使者到大礼也拜祭拜祭世隆老爹,进行安抚工作。然后世隆改个名字,唐朝便给他正式册封,这样大家都有台阶下。唐懿宗也同意了,准备派左司郎中孟穆作为使节前去吊祭。不过唐老大办事的效率实在太低,到了十二月孟穆才准备出发。刚出发,就收到了大礼侵占嶲(xi)州(四川西昌市)、邛崃(四川邛崃县)的消息,于是马上回头,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
王宽守不住,那么再换一个试试。这年,唐懿宗派湖南观察使蔡袭接任安南都护!
公元862年正月,大礼再攻安南,这时唐老大有了防备,没有得逞。但不久,大礼又约了他的几个小弟桃花、茫、裸形等部落合兵五万多人攻打安南。
公元863年正月,大礼五万人攻陷了交趾并两次破安南省会,这次唐老大损失毕较惨重。安南都护蔡袭为首的政府领导班子被团灭,仅仅一个会游泳的小秘书(幕僚)樊绰带着官印泅水逃脱(所以说游泳这门技术还是不错,关键时刻能救命),被杀被俘不下十五万人。
蔡袭也许是史上最悲催的安南都护:别的都护没守住城,但至少会跑;他跑都比别人慢一拍,还拖累整个领导班子都获得了“因公殉职”的光荣称号!
这次唐老大为了补充兵力,把在徐州、泗州招的二千兵派去防守交趾一带,其中抽出八百徐州兵防守桂林,并答应三年后调换他们回家。庞勋就是防守桂林的一员,还走关系当了个粮料官的肥差。
看,大礼独立的蝴蝶效应终于显现出来了。如果没有大礼侵占安南,就没有政府征兵,也就没有后来因为政府某些短视无能官员的食言,引来轰轰烈烈的庞勋等人私自返乡之旅。
大礼攻安南,唐懿宗在做什么呢?这一年二月开始,唐懿宗把高祖李渊的献陵到宣宗的贞陵,足足十六座帝陵都拜了一遍。不是因为他又多大孝心,而是他想出游。领着皇亲国戚、带着大量的随从、祭祀物品,一大帮驴友组成浩大的上坟祭祖团,却一路载歌载舞,时不时晚上开个盛大的PARTY,几个月时间把关中游览个遍。
正是:
“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
而作为安南省会的交趾第二次被占,领导班子被全灭,都护府只得北迁到海门镇。人没了,朝廷再组安南领导班子的动力都没有,在当年六月一度废了都护府,直到七月份才又在交州设置都护府。提宋戎为交州刺史。以容管(现广西地区)经略使张茵兼管安南军府事。
宋戎、张茵还是不行!
公元864年,南诏再破安南、邕(yong)管。还越过大渡河、清溪关袭击嶲(xi)州和邛崃关打秋风。
这年唐老大千挑万选总算蒙对派出了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将领:原泰州经略使高骈任安南都护。
高家世代在禁军中担任要职,属武将世家。高骈是南平郡王高崇文的孙子,身为富家子弟却没养成纨绔习气,而且武力值高,箭法也厉害,是现实版的神箭手。曾经“一箭贯双雕”,被称为“落雕侍御”。后又在当神策都虞侯时粉碎过党项人的叛乱,屡积战功升为泰州经略使。
他上任安南都护后克服各方面掣肘着手整饬军容、加强防守,从此在安南大展拳脚,打得大礼很没脾气,后来又历任右金吾大将军、西川节度使,最后被封为渤海郡王。
如果没有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