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2 章(1 / 1)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 陈施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心道:“征炆去世这么久,也不见你一丝消息,他生前那么爱你,而你呢!(实为慕玠相阻,不让谢武等人告知林蓉,直到征炆头七之后,整个杭州城都传开此事后,林蓉才知……)”她不屑道:“还想上香,妄想!征炆泉下有知,也一定也不会原谅你的!”林蓉不愿再解释,只是惭愧地低着头。这时,秦若雪来到她面前:“你想给征炆上香,可以,但是你必须要答应我一件事。”林蓉抬起头,问道:“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若雪长吸一口气:“哼,你当然能做到,一点都不难。”她拉高了声调:“我要你上完香之后,即刻离开杭州城,这辈子都不许再回来。”林蓉擦了擦泪水,哽咽道:“我……我答应你。”若雪道:“好,自便吧。”她说完,便转身背对着众人。

林蓉跪在征炆牌位前,点起香,流着泪:“征炆,一切因林蓉而起,林蓉对不起你。”她上完香,缓缓起身,对若雪道:“多谢少夫人,林蓉告辞。”若雪依旧背着众人,不言一语。三娘见状,气喘吁吁:“真是太过分了,我们走!”

刚出天光塔,便闻三娘道:“这秦若雪真是太过分了,一脸怨怼,她凭什么要林蓉姐离开杭州,真是……”珍儿应道:“就是!”只见林蓉愧然:“是她一直陪在征炆身边陪他度了过最后的时光……而我……”她望向天光塔:“何况,她亦是个可怜人,她那么爱他……一定很痛苦,很伤心。”她擦了擦泪,无尽伤怀。

众人来至露梅苑,林蓉向徐盛与三娘等人致谢:“多谢各位,大恩大德,林蓉铭记在心。”三娘拉起林蓉的手:“好啦,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林蓉望着众人,不禁泪如雨下。

塔内,征炆牌位前,若雪兀自悲切着:“征炆,我们从小青梅竹马,为什么,为什么你要喜欢她,喜欢上一个青楼女子。我本想,等我们有了孩子,你就能忘记她,从今往后只爱我一个人。”她无奈一笑:“虽然,我知道,你不会忘记她,这一切都是我白日做梦。”她不禁哭出声来:“我不甘心,她只不过是个寻常女子,没有我出身好,也不及我漂亮,更没有我对你好……”泪水顺着她的脸颊缓缓流下:“我多么希望,你能爱她一样深爱着我……”

第二日,中天竺寺附近,清溪石畔,枯叶缓缓飘落,远远走来一僧尼。她来到若雪身旁,不禁问道:“这位施主,你怎么了?为何一个人在此流泪?”若雪抹了抹泪:“师傅,我想忘记一些事情,可是怎么都忘不掉。”僧尼道:“忘不掉就不要忘记。”若雪道:“可我真的,真的好痛苦。”僧尼道:“痛苦有时候是个好东西。痛苦了,就说明你还能痊愈。想要活得完整,就要坦然面对一切往事,无论伤心痛苦,还是欢愉快乐。当你没有回忆,没有过去,眼前的世界即是真实的世界。反之,你看到的就只是自己感受中的世界,自己内心回忆和遗憾所创造的世界……”若雪伤着神,只闻僧尼道:“姑娘,凡事皆有定数,天命如此……”若雪喃喃道:“曾经,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能看到一切。可到头来,不过是在一切之中看到我自己。”她垂眸一问:“师傅,我还能遇见他吗?”那僧尼只是回了声:“阿弥陀佛!”

这日,慕府,传来一阵清脆的坠玉声,涵韫急忙拾起那片玉坠:“好在,没事。”若雪上前:“韫儿,能不能给我看看你的玉?”她掏出另一半玉坠,将两玉轻轻合拢:“一‘言’,一‘若’,原来这个字叫做作‘諾’。”她含着泪:“对她,你有过刻骨铭心的海誓山盟。而你我,终究是各自天涯,永无交集……”

这日,西子湖畔,三娘问道林蓉:“林蓉姑娘,接下去,你有何打算?”林蓉望着南方:“我……我想回家,回宁海。”三娘不禁道:“宁海。”她怅然:“宁海,多么美丽的名字。”

雪后的傍晚,山头的红霞被风吹得稀散,林蓉望着南山:“娘,你说‘人生百年,唯情耳!缘浅缘深,遇见便好!’如今,林蓉终于明白,缘起,缘灭,‘缘’来一切皆是因果。”远处私塾,传来一阵朗读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蓉不禁含泪:“征炆,桃花源里,是否依旧桃李花林……”

那晚,涵韫来至若雪房中,她们回溯着过去,同征炆点点滴滴。月光从窗格中洒了进来,涵韫走向窗边,不禁问道:“雪姐姐,你后悔过吗?”若雪沉思良久,释然一笑:“没有一点后悔,只是有少许遗憾。”

番外二百二十一 长城脚下

夜虽已深,可偏头关内却依然是灯火辉煌,欢腾一片。

本来还担心关城被破而会导致自己被入侵的鞑子杀害掳掠的百姓们终于是大松了一口气,自然是需要好生的庆贺一番,许多百姓甚至把酒肉食物都送到了军营,犒劳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边军将士。

而军营里,今夜也早没了之前的刁斗森严与各种禁令,不但各种灯烛火把点亮四处,让这里如同白昼一般,而且还酒肉香味四溢,到处都能听到将士们的欢笑声,也能瞧见将士们迈着醉步的身影。

连日的战斗终于取得一场大胜,整座偏头关都陷入到了欢庆和狂喜之中,所有人都想一醉方休,让这一刻更长久地停留在身边。

至于军营大堂之上,更是人声鼎沸,正德、杨一清在一众将士的陪同下也在开怀畅饮。此时的正德早就从之前屡次受到惊吓,差点连性命都丢掉的恐慌里走了出来,也自满面红光地端酒与众将开怀畅饮,说着一些封官许愿的话,让这些边军将士的兴致更高,也对明日有了更多的期待。

倒是杨一清,虽然也不断笑着与人碰杯,说着些好话,但其眼眸深处却带了一丝异样的顾虑。这次天子在偏头关所遭遇的一切自然是不可能瞒过朝中那些大人们的,只怕在知道他所遇到的危险后,有些人就要做些什么了,事情可远不像皇帝所说的那么乐观哪。

不过,今日天子正在兴头上,大家也正高兴着呢,杨一清自然不可能败大家的兴,只等明日,自己再向皇帝进言也不迟嘛。

而此时,已经半醉的正德又有些踉跄地站起了身来,迈着醉步在堂上四处溜达着,一双醉眼也是四下里寻摸,口里还念念有词:“咦,他人呢?朕还要敬他几杯酒,以谢他多次救我性命呢。”

只是他这话并没有被人听清楚,随后又有将领举了杯上来敬他,在本就有些迷糊的正德这里自然是酒到杯干,然后他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

而在远离一片欢腾与热闹的军营一隅,一人被镣铐锁链死死锁在了石壁之上,四肢完全被张开了,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