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样可以轻易修炼。
并且,因为比起原著中前提接触了长生诀,还有着他这个师父教导,双龙以后的成就肯定比起原著中要更高,达到天人境是不成什么问题。
至于能不能够达到无上破碎之境,这就需要看双龙自身运道了。
除了长生诀之外,周山也是教给了徐子陵寇仲一些其余的武功,比如降龙十八掌、一指指、独孤九剑、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太极剑法等。
“总管大人,陛下让大人立刻入宫。”
周山回来没多久,皇宫内的杨广得到消息,便是迫不及待的宣周山进宫。
“走吧!”
“大人请!”
两人来到了太极殿中,只见杨广高坐在龙椅上。
殿内有着十几位漂亮的宫女在奏乐起舞,见到周山到来,杨广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大殿内只剩下了周山和杨广两人。
“见过陛下。”
周山微微行礼道。
“宇爱卿客气了,此行可顺利。”
杨广开口问道。
“回陛下,长生诀已经到手。”
周山从怀中拿出了长生诀秘籍,交给杨广。
“好好好好!”
杨广心中大喜,接过长生诀翻开。
很快,他的眉头便是皱了起来,因为长生诀是用甲骨写的,他根本不认识。
“爱卿可认识这长生诀内的字。”
杨广望向周山。
“不认识。”
周山摇了摇头。
他自然不会帮助杨广修炼长生诀。
如果不是怕气运反噬,那早就杀了杨广,取而代之了。
“陛下可以请大学士入宫,翻译甲骨。”
周山提议道。
“朕知道,此番请爱卿前来,是有要事相商。”杨广将长生诀收了起来,然后道:“东边的高句丽,乃是虎狼之国,如今我大隋强盛,它蛰伏了起来,但若是再过几年,朕逝去了,新上位的皇帝能打过它吗?所以朕御驾亲征除掉高句丽,爱卿以为如何。”
“圣上英明,圣上若是御驾亲征,臣和臣的家族必然鼎力支持。”
周山表面上恭敬,但心中却是一阵冷笑。
杨广还有一半的话没有说。
如果真的成功的覆灭了高句丽,那么接下来回到国内,便是要开始清除门阀势力了,隋朝门门阀势力极为强大,朝廷上下有九成以上都是四大门阀的人。
杨广想要打压门阀,提拔寒门士子,甚至是创建出了科举,但为又有什么用,面对四大门阀,这些寒门士子根本不可能出头,照样被打压得死死的,寸步难行。
杨广的命令,出了长安,洛阳,没有几个人会遵循。
除了门阀势力之外,还有江湖上的势力,杨广也是想要铲除,可谓是雄心壮志。
不过这次东征高句丽是个机会,离开了皇宫,杨广气运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微弱,到时候他先行一步,收服傅采林,然后配合石之轩和双龙出手,足以杀死杨广。
这样就算是有气运反噬,也是傅采林石之轩和双龙承受气运反噬。
双龙身为位面主角肯定是不会死的,傅采林和石之轩怕是会因此受伤,但对于周山来说却是无所谓,这一次东征高句丽,他便要除掉杨广。
所以,周山肯定是支持杨广东征高句丽。
“好,有了宇爱卿的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杨广点了点头,然后道:“不过朕听说高句丽内有一人名为傅采林,乃是当世少有的大宗师,可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陛下放心,此人就交由臣来对付。”周山道:“大军进身之际,臣会先行一步,到达高句丽约战傅采林,使得傅采林无法腾出手来。”
“傅采林可是大宗师,爱卿有把握对付?”
杨广问道。
“臣最近有所突破,自觉不弱于傅采林。”
周山回答道。
“好,那此事便交于宇爱卿了。”
杨广点了点头。
待得周山离开,他的眼中便是露出一抹冷声来。
除去了东边的高句丽,那么接下来便是除去世家门阀和江湖势力了。
就在大隋决定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远在高句丽的傅采林,也是心有所感。
一座剑庐中,这位奕剑大师傅采林突然感觉到一阵的心悸,他所创的奕剑术,料敌先机,将心灵融入到剑术当中,对于天地间的变化也是有着极为强烈的感应,此时突然心血来潮,感到心悸,必然是有着天大的事情要发生。
他站起身来,走向窗前,遥遥望着远方。
“大战将起,高句丽危矣。”
过了许久,傅采林长叹一声,缓缓开口。
在剑庐之中,除了傅采林之外,还有着三位女子静静的站立着。
听到这话,三人都是大吃一惊,其中一位女子开口问道:“师尊,莫非是大隋将要攻打我国?”
“除了大隋,还能有哪个。”
傅采林叹道。
“为什么,一直和平共处,不是挺好的么,百姓安居乐业,为什么大隋皇帝要开启战火,让百姓陷入到战火之中。”
最小的傅君嫱问道。
“有什么可怕的,他们来一个,我们就杀一个,来一双就杀一双。”傅君卓冷声道:“有着师尊在,不管来多少,我们也不怕。”
“大隋皇帝杨广,雄心壮志,想要一统天下,自然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崛起的。”傅采林道:“告诉王上,让王上做好准备吧!”
“是,师尊。”
169、败傅采林,杨广归天
第二日,太极殿之中。
杨广坐在龙椅上,俯视下方群臣。
大殿中,寂静无声,落针可闻,可以听到郡臣之间的呼吸声。
杨广目光在百官身上扫过,然后缓缓开口道:“朕欲亲征高句丽,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臣有事启奏!”
话音落下,便是有一位官员站了出来道。
“原来是许国公,不知有何高见?”
杨广看了此人一眼,然后淡淡开口道。
“陛下自从登基以来,营造东都,开凿大运河,北征突厥,西灭土谷浑,虽功盖千秋,但却是劳民伤财,百姓已经不堪重负。”许国公道:“因此,臣以为不应该在起兵戈,恳请陛下暂缓东征之议,休养生息。”
“臣附议!”
在许国公出言后,不少臣子纷纷站出来称是。
周山站在殿旁,立即朝裴距使了一个眼色。
在原著当中,杨广提出东征高句丽,裴距是赞同的态度。
现在裴距被周山收服,周山自然也是要让裴距接照原著的剧情走。
只有杨广开始东征高句丽,离开皇宫,那他才有机会将杨广致于死地。
“国公所言差矣!”听到周山的暗示,裴距立即站了出来开口道:“高句丽,乃是虎狼之国,若是不是趁早将其除去,那日后必成我大隋大患。
至于国公所说百姓不堪重负,此言甚谬!我大隋富有四海,陛下又体恤民情,时不时大赦天下,百姓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哪有不堪重负之说!”
“裴侍郎之言,才是真正的荒谬,没有经过调查,便在这里胡言乱语。”许国公大声道:“陛下,臣自同东启程,沿途以来,所经过的村庄十室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