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械们没有尽力。而是印度政府方面的拖拉和推延使得所有针对这个宗教的行动都无疾而终。在这一点上,我很想请教一下黑格泰尔总理,能告诉我们,你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怎么想的吗?”
一直在听托尼陈述的印度总理根本就没有想过,这种事情最终会烧到自己的头上。这让他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就有些恼怒地反问道。
“史塔克阁下,你是在质问我吗?你有什么资格对我问这样的问题。别忘了,我可不是你的属下,我没有一定要回答你的必要!”
“是吗,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既然自己是占理的一方,那么托尼自然是得理不饶人了起来。“好吧,我承认,你的确是没有回答我的必要。但是我想,在同盟的所有成员国见证之下,恐怕你必须要回答我的这个问题。别忘了,这里面牵扯的人可是已经过了千万,而以你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和国民素质,谁能保证在你继续放任它们传播的情况下,他们不会突破到以亿为单位的数字上。那会意味着什么,我想黑格泰尔总理你应该是能够明白的吧。”
“那也和你无关,别忘了,那是我们印度人自己的内部事件,你没有那个资格插手到其中去!”
黑格泰尔总理的脸色实在是说不上好看,因为托尼的话简直就像是找准了他的破绽,一路穷追猛打一样。他感觉自己脸上被打的生疼,而这自然地是让他的心里越发地恼怒了起来。
要知道,他可是阿三的领头人,而阿三可是自认自己是美国和苏联之外的世界第三极。在这个苏联已经不在,美国也已经颓退的情况下,阿三们的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让他们自视甚高地把自己的地位再提上了那么一层。
世界顶尖,他们认为自己是当之无愧。当然,虽然他们也清楚,世界上的其他人并不这么看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在意其他人的目光。而在这种情况下,托尼的这番追打在他眼里可就有些不识相的意思。而自然的,他的反驳也变得生硬了起来。
黑格泰尔总理是这个态度,托尼早已经有着预料。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在这样说的时候就已经是不把他的态度放在心上了。因为他知道,想要好言相劝让阿三来按照正常的步骤来行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是昔日的英国殖民印度一样,不拿鞭子抽着他,赶着他,这些已经把懒惰刻在骨子里的家伙根本就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去干活和行事。
想要让印度政府老老实实地配合智械完成他们的计划,那么就必须要找一个能够逼迫着印度屈服,同时也能用鞭子抽打着他让他行动的存在才行。美国政府肯定是鞭长莫及。身在大洋彼岸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个影响力,也没有那个实力去干涉印度。但是,在印度的边上,可是正好有这样的一个国家。不借用他的力量,除非是托尼自己脑子抽筋了。所以在黑格泰尔总理这么反驳着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毫不留情地反击了起来。
“没错,这和我的确无关。毕竟美国和印度可是隔着一片汪洋大海呢!只要我全面封闭了对印度的航班和航线,那么就算是你们国内闹出再大的问题,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别以为我是为了自己,先生们。我在这里说这件事,为的更是你们自己的利益。在黑格泰尔先生放任不顾的情况下,你们中的一些人也许可以学我的做法,靠封闭国界的方式来防止他们国家的内乱对你们的影响。但是你们中的另外一些人可没有这样的幸运。关闭天空和大海的途径简单,关闭陆地上的途径可不容易。我想,作为印度人民的邻居,就算是你们不为他们国家的人民考虑一下,也需要为自己国家的安全考虑一番吧。毕竟,这可是你们身边的定时炸弹,不趁着现在这个机会解决它,难道还要等它引爆了不成?”
托尼的这番话立刻就让一直沉默不语的大佬变了脸色。虽然睿智如他是能看得出来,托尼这是有意把事情扯到自己身上的。但是就像是托尼说的那样,这是埋在自己家门口的炸弹,已经是到了不可不管的地步了。所以立刻,他就开口对着黑格泰尔总理说道。
“黑格泰尔先生,史塔克阁下说的非常有道理。这已经不是你一个人,一个国家的事情了。这已经是关系到我们邻近国家的利益。作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我们绝对不允许你这种放任行为所带来的可能性的威胁。我也懒得和你说什么抗议申明这一套了。就在现在,直接给我个答复。如果你不动手,那么我就叫我们的战士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瞻前顾后 最终妥协
韬光养晦了这么多年,大佬的说话态度自然是要变上一变。而就在他说出了这么霸气的话语之后,黑格泰尔的脸色顿时就阴沉了起来。
他的肤色本来就有些偏黑,再加上这样阴沉的脸色,更是显得他整个人都变得乌泱泱的一片。而这也就更加地表明,他现在的心里到底是有多么的憋屈。
完全可以说是怒火中烧的,黑格泰尔顷刻间已经是濒临了爆发的边缘。他真的很想大声地对隔壁的邻居大吼一声,你想都不要想。但是,真要是让他说出这种话来的时候,他却是又没有了底气。
上个世纪发生的那场冲突战争到现在还停留在他的记忆里。作为一个国家的执政者,他可不会像自己的那些国民们在这个问题上选择性失忆。事实上,他一直都在铭记着那个刻骨的教训。
一触即溃,一溃千里。整个印度的军队在面对的地方部队面前反应迟钝的像是老态龙钟的乌龟。而最可笑的是,他们的指挥部甚至在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已经是被战士以斩首的方式瓦解掉了。而直到战士打到了新德里,印度的国民才算是知道了自己国家的军队在前线溃败的如此之严重。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早已经是无兵可用了。
孱弱的印度军队根本没有能力对抗在朝鲜战场上打赢了全世界的战士,他们在慌乱之中甚至都已经开始动员国民甚至是妇女拿枪走上战场。也就是那个时候的天朝无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