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给她的筹子(1 / 1)

上京春事 白鹭成双 176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3章 给她的筹子

  哐——

  魁锣重重地响了一声。

  兵部尚书被吓了一跳,手一抖,筹子就顺着衣袍落到了地上。

  前头竹筒里只插着八根筹木。

  不过无妨,魁锣已响,宁朝阳的名字后头被挂上了三块筹牌,一跃就到了中间偏后的位次。

  “宁大人!!”凤翎阁众人尖叫欢呼,好几个人都原地跳了起来。

  徐若水等人也震惊地凑上去问:“大人怎么做到的?平时在家也练这个不成?”

  宁朝阳摇头:“许久未练了,只昨夜临时抱了抱佛脚,想来老天看我顺眼,送了我几分运气。”

  这还能叫运气?

  徐若水连连摇头,一改先前的鄙夷和戒备,主动拿来帕子给她擦汗:“您歇着,后头我们先上,等您缓过神了再说。”

  “是啊,您比得晚,先歇一歇,不然后头要比力气就吃亏了。”周世殷也给她端了水来。

  宁朝阳沉默地接过,有些不太适应。

  这群武夫的爱恨是不是都太直接了些?

  远处的梁安城怔怔地看了她片刻,没说什么,翻身上马就去准备第二道题目。

  第二场比的是弓,有五斗轻弓,也有一石余的重弓。

  宁朝阳翻身上马,背着自己的弓行到了人群之中。

  梁安城瞥了她一眼,哼笑:“七斗的弦哪里配得上威风凛凛的宁大人。”

  “梁统领谬赞了。”宁朝阳微笑,“我等小女子,七斗弦已是勉力难支,不像梁统领英雄好汉,两石的弓也拉得开。”

  徐若水跟着看了梁安城的弓一眼,朝她小声道:“他的弦也只有九斗。”

  宁朝阳瞪大眼道:“徐统领怎么能这么说,梁统领可是现下的魁首,他怎么会拉不开两石的弓?”

  “我没……”

  “你别说了。”朝阳抬手拦住他,扭头就对梁安城道,“请梁统领先上,给我等开开眼,看两石的弓弦拉开是什么模样!”

  “梁统领这么厉害?两石的弦?”

  “这还比什么,这肯定是梁统领赢了呀。”四周听了半截的人都开始纷纷感慨。

  梁安城僵在马上,脸皮一阵青一阵白。

  弓固墙上、以重物挂其弦,弦拉满时所坠之物的重量即是这把弓的弓力,在大盛一石弓已是重弓,两石的弓站射都困难,就更别说骑射。

  他很想说自己最多拉一石弦,但气氛莫名已经被烘到了这里,话到嘴边也说不出来了。

  梁安城咬牙就让随从换了一把两石的弦。

  远处的李景干沉默地伸手,扶上了自己的额角。

  比试开始,二十余武将一齐策马来回奔走,要射中十丈外的草垛、半个时辰为限,以身姿和草垛上的箭簇为评。

  箭簇还好说,多少一目了然,但身姿这一项各花入各眼,注定本场没有魁锣。

  宁朝阳一开场就察觉到了杀气。

  她不动声色地挽起弓,先射中远处草垛,再一夹马腹,飞快避开旁人的箭。

  羽箭纷飞,徐若水十中其七,周世殷也中了六次,但旁边的梁安城冷汗涔涔,六次挽弓只中了两箭。

  骑射最耗体力,宁朝阳没有频繁挽弓,只守着自己的节奏,开弓则必中。她每中一箭,旁边的梁安城就着急地跟着她挽一次。

  这样的后果就是时辰刚过去一半,梁安城就已经累得拉不开弓了。

  “愚蠢。”李景干不悦地抿唇。

  形势不太对,梁安城那边的人也发现了,眼看着己方一步一步落进下风,有人气急败坏地拉开弓弦,不等宁朝阳走开就松了手。

  “宁大人小心!”徐若水开弓急射。

  宁朝阳闻声就倏地往后倒在马背上,侧方一支箭飞来,与后方的箭狠狠一撞,箭簇叮地一声响,跟着就被打飞到了旁处落下。

  淮乐从席上站了起来,皱了眉刚想发怒,却见评判席上有人极快地纵身,眨眼就到了那暗算之人身侧。

  他一掌捏住那人的咽喉,将人径直拖拽下马,狠狠按到了草地上。

  嘭地一声闷响,梁安城惊呼出声:“侯爷!”

  宁朝阳从马背上坐起来,就见一抹皦玉色从眼前落下,露出后头那人满身的戾气。

  “比试高低而已,你想杀人?”李景干怒不可遏。

  梁安城愣住,徐若水也有些意外。

  虽说这人是其心可诛,但他这反应,是不是也忒大了些?

  眼瞧着地上那人被掐得双腿直蹬,两人还是纷纷下马,上前去劝:“侯爷息怒,此处有不少王公眷属在场,不可惊着啊。”

  “侯爷,松松手?????。”

  李景干置若罔闻,眼底戾气一浮就想送人归西。

  一只纤手伸过来,轻轻捏住了他的手腕。

  手指一僵,他侧头回眸。

  宁朝阳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略带嘲弄地道:“侯爷是见不得我赢,想杀了人顺带取消了这比试?”

  “……”

  李景干气笑了:“我在你眼里就是这样的人?”

  那不然呢?

  使着百般手段也想赢她的人,会只是因为担心她就这么急吼吼地冲过来?

  以前她脑子一热还会信这鬼话,但现在。

  宁朝阳掰开他的手,顺势站了起来:“时辰要到了,请侯爷回去投筹。”

  李景干气得胸口都疼。

  他站起身,冷声咆哮:“礼官何在,将这人带走,送往青云台查办!”

  礼官连忙上来应声,将人连马一起拖出草场。

  水漏滴尽,第二场比试鸣金收尾。

  计筹官数清了草垛上的箭簇,一一往评判席上呈报:“徐若水二十七枚,宁朝阳二十六枚,周世殷二十三枚……梁安城九枚。”

  评判席上各位大人一一投筹,兵部尚书终于想通了,老老实实地给了宁朝阳一筹。

  旁边的定北侯自从草场上回来就在生气,脸色阴沉得可怕,尚书大人以为他不会投了,想让计筹官收竹筒。

  结果在最后一刻,一支筹子还是从李景干手里飞出来,落在了属于宁朝阳的竹筒里。

  尚书大人意外地看向他。

  李景干不高兴,很不高兴,眼里郁郁晦晦,整个人都像浸在了黑色水墨之中。

  饶是如此,他还是不想断了她的筹。

  做得好的小孩子是值得被夸赞的。

  江亦川会夸她,李景干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