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破镜重圆(五)失火(1 / 1)

深宫女神探 晴刀 285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01章 破镜重圆(五)失火

因为养病, 司镜特批苏蔷暂住李大衡的房间,并在屋中加了张床榻让李大衡与她同住一屋也好照应。

如此休养了两日,她的身子已然大好,能下床时王子衿恰好带来了有关尚宫局的消息。

据说, 尚宫赵越已经同意待她休养好后可直接去尚宫局办理档籍调取手续,算是慰问,但于她看来, 却更像是息事宁人。

赵尚宫原本是想将她的死嫁祸给柳贵妃, 但结果却让她的如意算盘彻底失算,毕竟既然自己安然无恙, 明镜局是不可能只因江芙的一句空口白话便将此次事故调查到柳贵妃的头上,当然, 更不可能挖出皇后这个幕后主使。

如今看来, 这件事只可能止于江芙。

晌午时, 镜书房外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洪亮有力, 甚为清晰, 是张庆的。

“哟, 今天又不是西北风, 怎么把张左卫给吹过来了?”

“张姑娘这是什么话, 明镜局的公务在下向来都是亲自过来, 交给旁人如何能放心。”

“张左卫如此客气,八成是来逃难的吧,我可听说你们轻衣司最近可不太平。”

“张姑娘聪慧非常, 但在在下看来,你们明镜局可也不清净,前两日不还险些闹出了人命吗。”

“你们轻衣司神通广大,自然什么都知道。好了,张左卫请稍候,我去去就来。”

张思衣走进了镜书房,从门口经过时看了一眼与她擦肩而过的苏蔷,脸上有些不悦:“哟,苏姑姑养病多日,是不是许久没有见人了,怎地听见了有人说话就巴巴地赶着出去。”

苏蔷神色不变地脚下未停,在门口时对院中的张庆略一颔首只当招呼,便即刻继续向前。

张思衣见她没有与张庆说话的意思,也不再计较,抱着从他手中拿来的公文进了镜书房。

虽然不过是再也寻常不过的一眼对视,但苏蔷的目的已经达成。

无论张庆此次前来是否为了证实她平安无事,她都不想让云宣有所担忧,最好借着张庆的亲眼目睹来让他安心。

朝着青镜院而去的苏蔷不由得对自己的此番心思有些奇怪,明明躺在病榻上时自己还在为他的不闻不问而深感失落,可双脚落地后却又有些欣慰他未轻举妄动以免又落人口实。

那晚与大衡她们夜聊,她隐晦地表示自己的意中人并非云宣而是曾经的青梅竹马,以王子衿的大舌头,只怕这件事总会被有心人听说,而轻衣司向来耳目众多,只要云宣有意探查,自然会明白她的意思。

思及此,她心中不由涌起难言的苦涩,恐怕以后连相见都要记得避嫌了。

回到轻衣司时,张庆拿着与明镜局交接好的公文直接去了都统书斋,远远地便看见云宣送了新上任的右卫肖子卿出来。

待到肖子卿走远,他才举步而去,与云宣一同举目望着远去的背影,哼了一声后低声道:“这位肖大人倒是春风得意,刚来两日便将司中的兄弟宴请了个遍,他这次过来,该不会是又想请将军赴宴吧。”

“不错,不过这次的晚宴还有逸王。”看了他一眼,云宣示意他随自己进去,“如何了?”

将门关上,张庆将公文奉到他面前,恭敬道:“一切顺利,将军也知道,明镜局向来是很好相处的。”

神色有些疲倦的云宣看也没看那公文一眼:“肖子卿志向远大,再升一级可就是左卫,你若是做得不开心,我可以……”

“苏姑娘身子已然大好,神色也恢复得不错,而且是末将亲眼所见,千真万确。苏姑娘聪慧,听到末将的声音便出了门与我看了一眼。”张庆忙缩回了手,也不再废话,试探着道,“不过,她此次险些有性命之忧,将军却不闻不问,纵然苏姑娘再通情达理,心中也会失望吧。”

如释重负后,眸底掠过一丝阴沉,转身坐回桌案后的云宣揉了揉眉心:“在这深宫之中,没有什么比性命更要紧。”张庆心中明白,暗叹了一声。

在得知苏姑娘出了意外后,一向端重沉稳的云将军连笔都拿倒了,任谁都瞧得出他心急如焚,而他也一直准备前往明镜局一探究竟,却不想将军将自己关在书斋近半日之久,出来后却对此事一字不提,而是直接去了一趟睿王府。

一天后,睿王派人送来了线报,据说是苏姑娘此次遇险,是柳贵妃怀疑她是将军的心上人,想将她的死嫁祸给皇后,以此来策反轻衣司支持逸王夺嫡。

张庆知道,他如此隐忍,是在自责,也是为了保护她。

迟疑了片刻,他还是问道:“将军难道真的相信睿王的线报?可末将却觉得此事蹊跷,无论柳贵妃是否是幕后主使,好像都与尚宫局脱不了干系。”

云宣缓缓睁开了眼睛,略染血丝的眸子清冷如霜:“待此事平息后你在暗中调查,不得让任何人知道。”

“是。”张庆应下,正打算告退时又想起一事,道,“今日清晨肖子卿去了一趟末将那里,明里暗中地想询问春水榭走水的案子详情。”

春水榭是春水河畔的私人庄园,虽然位处京都城郊甚为偏僻,却清幽十分雅致非常,雕梁画柱亭台楼阁有若仙境,原本不过是个富商用以藏娇的金屋,后来被来历不明的一个神秘人重金买下,更让晋安城中的平民贵族心神向往。

两日前的夜里,春水榭突然失火,大火肆意蔓延,让沉寂在传闻中数年的春水榭又重新出现在了在街头巷尾的茶余饭后。

更重要的是,一次走水,几条人命,却惊动了轻衣司。

很快,京城中便有传言说,那春水榭住着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已经被太子休掉的前太子妃顾凝。更有甚者,说太子休妃其实是被皇权所迫,他与前太子妃虽然没了夫妻之名却一直藕断丝连,时不时便在春水榭恩爱缠绵。而春水榭走水的那一夜,太子也在,所以轻衣司才会怀疑有人蓄意谋害储君而奉了皇命插手此案。

有些胆大的,甚至还推测说太子虽然恭顺温良,对当今皇上亦是百依百顺,但唯对休妃一事心不甘情不愿,所以一直想寻机与前太子妃破镜重圆,而皇上得知他与前太子妃私自相会后勃然大怒,甚至决定痛下杀手命人放火暗杀前太子妃。

民间传言向来不足为信,毕竟大都半真半假,但虽然纵火者身份不明动机不明,那夜也没有太子在场,但春水榭中的确住着前太子妃顾凝。

巧的是,不久前太子已经决定与顾凝冰释前嫌,甚至请皇上下旨召她重入东宫,皇上因此大怒,下旨将太子软禁于东宫数日。

这场大火,显然并不简单。

皇上虽然不喜前太子妃,始终认为以她的卑微出身不配母仪天下,但却还是命轻衣司详查此案,在明面上也算是安抚太子。

右手食指轻轻敲打着书案,云宣沉默片刻后开口道:“既然他想查,那这件案子便交给他吧。”

张庆有些惊讶:“可是,那场火源起太子妃……顾小姐的寝居,显然是有人欲加害于她,而且纵火者很可能便是她身边的人,若是详查,定然能找到顾小姐身边的细作,倘若交给肖子卿,只怕不妥吧?”

云宣抬眼:“这么说,你认为春水榭中有逸王的人,而那场火也与逸王有关?”

“这……”张庆不敢妄言,但沉吟片刻后还是如实道,“末将认为,有人想将顾小姐的死嫁祸给皇上,从而挑拨太子与皇上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太子虽然仁孝,但对顾小姐却是一往情深,几乎是他唯一的软肋。而太子倘若误认为皇上欲夺其命,必定会心生怨怼,那始作俑者便可趁虚而入。”

他虽未指名道姓,言语之间却直指逸王。

从表面上来看,倘若顾凝葬身火海,太子的确很容易会怀疑皇上为了让自己断绝与顾凝复合的念头而斩草除根,如此一来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父子之情,更有可能动摇太子的东宫之位,最大的受益人自然便是逸王。

云宣不置是否,只淡然道:“逸王是聪明人,他若是想要挑拨太子与皇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不会惹火上身。”

张庆一怔,很快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连他们都能猜想到此案有可能是逸王想坐收渔翁之利,皇上生性多疑,又怎会想不到。

逸王并非昏庸,不会不明白此中道理。皇上向来对太子宠爱有加,就算因此与太子疏远,只怕也会将这笔账算到他的头上。

难道,此案另有内情?

他不敢再多言,只好道:“将军所言极是,是末将疏忽了。”

云宣神色平静:“把案子交给肖子卿,倘若逸王当真是幕后主使,定然会指使他做些不可告人的事,不经意间总会露出马脚;倘若此案与逸王无关,那他比任何人都想早些查出真相摆脱嫌疑。”

张庆恍然大悟:“将军高见。”

云宣默然片刻,突然问道:“现在顾小姐可还是住在睿王府上?”

虽然不明白云宣此问何意,但他还是答道:“是,据说睿王在皇上与太子之间两处奔走后才将顾小姐接到了睿王府,现在住在王府的紫凌轩。”

“顾小姐曾是药香谷的掌门人,身边的人都是追随她多年的女子,若是其中有不可信之人,只怕她也难以辨认,”云宣微眯了双眼,沉吟道,“给睿王捎个口信,想办法让明镜局协助查办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