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番外:论欧罗巴要如何从大唐的魔爪中挣脱(下)【论坛体】
不用说了, 元皇帝他老人家肯定是开挂了。
短短三十年内征服整个中洲以及玄洲,还将大唐帝国的足迹扩张到了南、北恩洲、海洲, 就连极寒之地都有帝国的足迹。
说这不是开挂我是不信的。
#51 = =
楼上说得确实很对, 但是我怎么觉得这个结论这么眼熟啊?
史学课本上的元帝篇的内容概要?
话说回来,他老人家的经历也实在太魔幻了, 太像穿越者了吧?
那些以元皇帝为主角的穿越言情影视剧里,那些穿越者和元皇帝一比, 简直就是比土著还要废柴的土著啊, 一点都不像穿越者!
#52 = =
楼上这话就说的不对了, 咱们元皇帝他明明是天生气运惊人的挂比兼气运之子啊,和汉皇朝的光武帝刘秀是一个性质, 但是气运更强盛。
#53 = =
说起来,元皇帝他老人家是怎么开始那挂比的一生的?
网上的说法太多了,总觉得有点不可信。
最常见的说法是元皇帝从出生开始就开挂了, 宠妃之子, 生而受宠, 得名不凡, 最后成功继位, 再然后开始了挂比的征服之路。
但是恕我直言, 受宠的宠妃之子不能算是成功人士的标配啊, 看元皇帝他娘武氏从婕妤一直变成皇后花了多少年, 他变成太子又花了多少年。
所以有学霸能给个准确的时间点吗?
#54 = =
挂比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挂比,就算是没当上太子之前的元皇帝,和别人的待遇也不一样吧!
不过他爹对儿子的防备真的是挺重的, 特别是和元皇帝分封诸子及宗室、功臣的做法一对比,嗯,对他宠爱武皇后所以防备李瑛的说法表示怀疑。
不管怎么说,元皇帝的人生赢家设定不崩,但是先给他爹盖章一个心机男设定。
#55 = =
楼上说得我都要信了,心机深沉李隆基什么的。
不过但是论起待遇,元皇帝和他的兄弟姐妹待遇真的算是顶好的了。
当然,我要是李隆基,我也宠爱这几个娃,美男和美人的结合产品,颜值特别有保障啊!
#56 = =
说得好像明皇他其他的儿子女儿长相没保障一样。
母亲赵丽妃出身最为卑贱、但是因为长得特别好看原本很得宠的悯太子李瑛哭晕在太子别院好么!
#57 = =
但是像元皇帝和他弟一样,在史书上被大赞特赞容貌华美的有几个啊?
要知道晋朝美男子潘岳——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潘安,此君字安仁,后来流传过程中潘安仁的最后一个仁字被传没了,潘岳美男就此“得名”潘安——在史书上也就被记了个“美姿仪”啊,咱们元皇帝可是从出生起就相貌不凡的圣人,生而秀美的美婴儿,就问你们怕不怕啊!
#58 = =
所以结论就是元皇帝他们受宠是看脸吗?
这结论太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59 = =
毕竟明皇他本人也是盖了章的美男子。
但是这还是只看脸,不走心啊!
看看明皇前头的那些宠爱庶妃的天子都是怎么做的,在爱妃诞下麟儿之后立即废后、立储才是王道嘛,所以这里盖章鉴定明皇李隆基和贞顺皇后武氏不是真爱,他老人家最爱的应该还是他自己。
#60 = =
好了,我们都已经知道元皇帝他爹明皇是个不走心只爱自己的渣男了,爹娘都说过了,总能扯到元皇帝身上去了吧?
#61 = =
咳,楼上不要着急嘛,在别人灌水的时候,说不定有人在精心地准备回答你的问题呢!
个人认为,元皇帝大发神威、开始挂比的一生大概在他登基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启圣三年的时候。
那个时候,有个王朝叫倭马亚,如果不是现在“帝国”这个词儿有很强的指代性的话,那么那个王朝可以称作阿拉伯帝国,根据记载,主动和大唐怼上,也是一群牛人。
根据帝国典籍记载,当时大唐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微妙的节点了,明皇李隆基在位晚期、贞顺皇后去世之后,他大肆宠爱新人,怠于政事,又宠幸安禄山之类出身微末但善于逢迎的小人,天宝四年,明皇驾崩的时候——明皇先天元年登基,先天二年改元开元,正式将皇帝的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将老爹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开元二十年年末立太子,次年改元天宝,在位时间二十六年——安禄山的权力已经很大了,难为元皇帝他能先下手为强,把安禄山之乱掐灭在襁褓里。
说实话,安禄山当时的势力被消灭之后,典籍上记载的他精心准备过谋反的一系列证据真的是惊呆我,满打满算,他搭上明皇帝的线步步高升也就五六年啊,要是明皇再活得久一点,噫,简直不敢想,大唐可能真的要这么完了。
元皇帝登基之后,当机立断对安禄山进行问责,在倭马亚王朝的兵力和大唐在帝国边境交锋的时候,安禄山叛乱刚刚被平定不久,也就是说,元皇帝登基之后的三年,大唐都处于内部动荡的阶段。
正是因为安禄山的出身,大唐朝中对异族出身的将领抱有了极大的怀疑,唐军中非汉族军队也都人心思变。
不过事实证明,元皇帝的心胸很开阔啊,主帅都不是纯粹的唐人,那些人就是心里有鬼才想的这么多的!
启圣三年,当时的西域军队——那个西域和咱们现在的西域不一样,当时的西域还处于和天域接壤的比较靠西的地方,不是咱们欧罗巴大陆这一块儿——后来就闹了一出哗变,紧接着就投奔大食去了。
大食就是大唐的史书里对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称呼,本来他们和大唐没什么利益冲突——好吧,其实还是有的,毕竟两边都在扩张,但是大食的土地已经挺多的了,依照他们的人口,其实没必要和大唐硬刚——但是当时大唐的领军大将高仙芝正在率军打异族小国呢,结果西域军队哗变、被攻打的小国还拉来大食当援军,然后,后面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62 = =
膜拜楼上的野生学霸!
#63 = =
话说当时其实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大唐一开始没打过人家,连随军的一些会造纸术的工匠都被俘虏过去了。
打了败仗,造纸术这种国之重器都传出去了,这在朝堂上就捅了马蜂窝了。
然后一帮人在那里请战,平安禄山之乱还诞生了几位有名的将才,帝国当时的朝堂上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剩下的情节发展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来了。
嗯,两国之后的争端先不说,元皇帝之后做的那个决定才真的叫人目瞪口呆。
华夏人原本都是安土重迁的,正是因为知道大食疆域广阔,当时没有几个人主张打到他们老家去,结果元皇帝气势汹汹地表示这是灭国之战——我也表示这真的是看不懂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诏令下达,功臣分封、对大食当时所有疆域的划定,结果最后帝国和打了鸡血一样,越战越勇,短短十几年,把人家给全灭了,还顺带接收了人家广阔的领土。
#64 = =
所以说元皇帝果然和开了挂一样,大食当时也处于扩张期,但是人没有大唐多——大唐的人数果然是从古到今都开了挂的,能在天域九州那块儿当皇帝,本身就已经是开了挂吧——最后两虎相争,大食被灭,因为大食和从前被大唐打服的那些国家都不一样,它虽然发源地距离大唐极远,但是极速扩张之下,疆域即将与大唐接壤,就这样,大唐在灭了大食之后,顺势将目光放到了当时的整个中洲和玄洲。
#65 = =
元皇帝是位面之子嘛,不知道早几百年前就有人喊他老人家是“天生皇帝命”,“大唐当兴,华夏当振,故天降圣人于此”。
你们对人生赢家元皇帝位面之子的设定有什么疑问吗?
#66 = =
一点疑问都没有,毕竟元皇帝他是和周代那位神话光环笼罩的穆天子一样,有神话背景的啊!
#67 = =
天生皇帝命,还有“圣人”,这些称呼我都懂,但是神话光环是怎么个意思?
帝国史学得不好,求指教!
#68 = =
同问,不是说我们元皇帝是以颜治国【大雾】、天生挂比吗?
神话光环又是怎么个意思?
#69 = =
这个时候,就需要让我来给你们科普一下唐国大佬给我讲述的元皇帝神迹二三事了!【骄傲】【自豪】
虽然每一个皇帝,出生的时候都有很多的神迹,但是大家看得多了也都知道,这都是标配,除非来点人力所不能及的实货。
元皇帝,我大唐世祖、圣武弘文启天明道昭皇帝,他老人家在一统中洲后,划分五域,原本还有人在那里为了天域之外的四域平常的治理中心——疆域太广,天高皇帝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分权是必须的嘛——争论不休,元皇帝他老人家头天晚上说“朕徐思其宜”,第二天就告诉大臣自己做了个梦,梦里老天爸爸——皇帝是天子嘛,那老天就是天子的爸爸了,当时对父亲的称呼是阿耶,大家心里有数就成——告诉他,地方都已经给选好了,直接派人过去就好了。
嗯,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天域之外的四域都有消息传来,说是大地突然开裂,然后出现了四根柱子——注意,是四域各出现一根,还不偏不倚,每根都处在四域的中间点上,到天域中心的距离都是一样的。更神奇的是,石柱的材质是纯粹的玉石,原料极其珍贵,毫无打磨痕迹。
#70 楼主 一个准备和唐国大佬打好关系的欧罗巴小伙儿
等等,这才多少楼啊,才半天的时间,楼主你就从爱族的欧罗巴小伙儿变成了想和唐国大佬打好关系的欧罗巴小伙儿?
恕我直言,你的思想很危险啊!
#71 = =
是呢,真是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楼主!
#72 = =
所以说你们对楼主讲述的这个故事没有一点的反应?
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四域的元帝玉柱不是元皇帝派人运来的,而是自然生成的神授产品?
就算是天子,这也已经违反了开挂基本法了吧!
挂不是这么开的啊!
#73 = =
和楼上说一句,根据传说,还真的是神石天降,这样元帝的世界之子别号才名副其实啊!
#74 = =
话说大唐帝国的老天和当时各族尊奉的应当不是同一位吧?
大唐的“天”,祂的业务范围也太广了吧!
#75 = =
楼上你对位面之子、世界之子、命运之子这样的称号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吗?
真正的挂比,开起挂来,是不需要理由的!
#76 = =
等会儿,在神话传说里,咱们的位面之子元皇帝他不是中天紫薇大帝下凡吗?
大唐的神话谱系在元皇帝时期还没有完全确定,到了之后才逐渐确定。
因为中洲是大唐所在之地,被认为是世界的核心,才有了中洲这个名称;中洲五域之中,天域虽然靠东方,但是并没有用东域命名,东域是天域以东的诸多岛屿之类的合称,五域也是以天域为尊;因此,神话体系中的五方大帝也是以中央大帝,也就是中天紫薇大帝为尊。
元皇帝他都中天大帝下凡了,这种神迹也是小意思吧!
#77 = =
#震惊,现代论坛频频讨论封建迷信,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让我们继续关注走进元皇帝之神迹之谜#
#78 = =
楼上醒醒,帝国元学探究部最近不招人。
#79 = =
说起来,没人觉得元学的出现也很神奇吗?
元皇帝某天做了个梦,醒来告诉别人,他于梦中得神授——等等,这个情节怎么这么眼熟?【震惊地吃手手】——然后巴拉巴拉一大通,于是乎,通讯开始发展了,会自己动的火车出现了、等到电力出现之后更是不得了,世界大变样啊!
不是说原本元学的称呼是科学,是需要分科而学的精细学科——当然,和正统的“科举之学”还是有所区别的——后来为了纪念最初提出这个概念、引导大家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元皇帝,才将名称定义为元学的吗?
当然了,“元”字有初始之意,包罗万象,也确实很适合用来称呼这门学科。
#80 = =
除了这个,你们不觉得元皇帝他的性格也很萌嘛!
看起来清俊贵气的大帅哥,说起话来却是个很阳光的暖男,各种细节都想到了,简直不能更棒!
#81 = =
楼上醒醒,这里是欧罗巴大论坛,不是腐向论坛。
#82 = =
所以说楼上是也觉得元皇帝的性格里面有基的成分吗?
要不就是你自己也想歪了。
#83 = =
老子信了你们的邪!
最近被妹妹科普了一番,现在看事情都觉得不对,越看元皇帝越觉得他老人家性向成谜。
#84 = =
233333
我就知道你们要说到这个方面来。
元皇帝对几个表现出色的臣下很记挂,经常嘘寒问暖,给人批奏疏回复的时候还不忘记嘱咐“天冷了,多加件衣服”之类的,这都是他爱护臣下的体现啊,你们不要想得那么歪嘛!
毕竟高仙芝、郭子仪、哥舒翰那些人都是元皇帝的心腹爱将,尤其是郭子仪,还是元皇帝慧眼识英提拔上来的人才,两人还是儿女亲家,关心一下又怎么了嘛!
#85 = =
将军系也就算了,日日能得见圣颜的文臣系呢?
多咏山水田园诗的王维他可是写出了被奉作描述大唐极盛时早朝景象的经典佳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啊!
还有很多文臣,写起文章吹起元皇帝来简直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
#86 = =
但是概括一下他们写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我大唐很牛,我们天子很牛”、“我们天子世界第一好,不接受任何反驳意见”、“尔等渣渣看见天子还不跪舔”这样的。
#87 = =
给楼上的概括能力双击666
#88 = =
而且元皇帝也追星啊,对待创作能力超绝的诗仙李白,迷弟二字不足以形容啊。
#89 = =
你对官方盖章的大唐三绝“裴旻的剑,张旭的字,李白的诗”有什么不了解的吗?
#90 = =
作为在位的皇帝给偶像官方下定论,并且为了不让天下人有议论的可能,还举行了官方剑术比赛、官方诗歌比赛、官方书法比赛,并且令其作为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只能说,如果这都不算爱!
#91 = =
如果不是元皇帝的子女众多,我差点真的信了你们的邪!
#92 = =
虽然看起来很基,但是子女人数众多的元皇帝李一:怎么样,惊不惊喜,吃不吃惊,意不意外?
#93 = =
讲道理,元皇帝他的真爱其实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吧!
他爹明皇帝李隆基晚年的时候不就有昏聩的迹象出现,要不是死得早真的有可能会晚节不保,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毁誉参半的名声吗?
但是元皇帝他老人家一直自律到晚年,都没有出过一点岔子啊!
#94 = =
而且他讨厌一个人也只是很少和他交流,绝不随便发脾气,对自己喜欢的大臣就是每天多说几句话,让人看了简直又哭又笑,怎么会有这么暖的皇帝嘛!
元皇帝对于处刑的慎重态度也很少有皇帝能比得上啊!
#95 = =
元皇帝当了五十五年皇帝,几乎找不到被人诟病的地方,试问有多少个皇帝可以做到?
#96 = =
而且不是说大唐之后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都参照了元皇帝留下来的一系列遗诏,也就是后来的《元帝训册》吗?
#97 = =
据说元帝驾崩的时候,天地鬼神亦为之泣,各洲各域都乌云蔽日,同时有滂沱大雨落下,齐下了七秒之后,云消雨散。
#98 = =
这个是真的,各地对当时的情况都有记载,无论是府志、县志还是国志之类的地方志,各地的记载在这一条上是惊人的一致。
#99 = =
元帝他果然不是一般的男人啊!
世界上怎么会存在这么完美的人生赢家啊!
#100 = =
因为是老天的儿子嘛,没毛病啊!
#101 = =
可能是因为他老人家确实是圣人天降,是天上的神人转世啊!
咳,因为和唐国大佬讨论元皇帝搭上了线,最近不准备上论坛了,那个同样黏着唐国大佬的小子我也会和他好好“交流”一下的,所以这个帖子我准备申请删掉了,你们想要继续讨论的话另外发帖吧!
#102 = =
到了最后,居然莫名被楼主塞了一口猝不及防的狗粮?
单身狗怒而出帖!
#103 = =
去吧楼主,想想你在夕阳下的奔跑,想想你的青春,争取把唐国大佬追到手啊!
#104 = =
=此贴已封,请勿跟帖===
作者有话要说: 提要里的那两句是我最喜欢的描写皇朝盛景的诗,感觉真的是气势磅礴,威严华贵之感扑面而来啊!
论坛体里一切不科学的地方都归功于阿飘祖宗们2333333
唐朝卷就这样完了,下一卷是南宋,话说我的男神明明是北宋的仁宗啊!也是不懂我自己233333
第八卷 :不为宋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