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6 章(1 / 1)

又逢君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姑娘?”

沈旭迅速摇头:“没有。”

冯少君挑眉一笑:“哦?既是没有,那我就做主替你定一门亲事。”

话没说完,沈旭就满脸陪笑着改了说辞:“也不能说没有。儿子其实相中了一位姑娘,就是不知道人家心里中不中意我。”

在自家亲娘面前还耍花头。

冯少君好气又好笑,瞥了儿子一眼:“是不是袁家那个小月儿?”

沈旭:“……”

沈旭嘿嘿笑着,伸手为冯少君捶肩:“娘是怎么猜到的?”

“这还用猜吗?”冯少君笑着白沈旭一眼:“你一个月写一封信来,隔一两封信,就要提一提袁家姑娘。”

要是这还猜不出来,沈旭该懊恼得去撞墙了。

沈旭被说中了心思,讪讪笑道:“娘觉得她怎么样?”

冯少君故意板起脸孔:“我又没见过她,哪里知道她如何。怪不得你巴巴地告假回来,感情不是想念爹娘妹妹,就是为了娶媳妇是吧!”

这几年,袁林频频示好,沈祐和袁林的关系大为缓和。袁月是袁林的女儿,这门亲事倒也合适。

冯少君早有打算,在儿子面前故意扮黑脸,想捉弄捉弄儿子罢了。

沈旭急得不轻,连连陪笑:“娘误会了。儿子几年没回来,心里一直惦记娘和爹,还有妹妹。娶媳妇的事不急。”

门口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

一身酒气的沈祐回来了。

沈旭立刻冲上前,体贴地扶着亲爹坐下,又端了醒酒汤到手边。

沈祐略一挑眉,看向冯少君。

儿子这是怎么了?忽然这般殷勤?

冯少君忍着笑,冲沈祐使了个眼色。沈祐顿时心领神会。

儿子这是长大了,想娶媳妇了啊!

沈旭没来得及张口央求,就被沈祐轰出去了:“天晚了,先回去歇着,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沈旭只得摸摸鼻子,不怎么情愿地走了。

冯少君这才轻笑出声:“时间过得真快。真没想到,我们的儿子也快到娶媳妇的年龄了。”

沈祐也笑了一笑,走上前来,搂住妻子依旧纤细的腰,在她的额上亲吻:“当年我可不像他这般猴急。”

冯少君笑着瞪他一眼:“是是是,猴急的人是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你拐回家。生怕你被别人抢走。”

沈祐无声一笑:“那倒不用担心,我的人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老夫老妻的,开几句花腔,也不嫌肉麻。

冯少君伸手拧了拧沈祐的厚脸皮,然后笑道:“等过了年,我送旭哥儿回京城,顺便见一见袁家人。将这门亲事定下。”

儿子这般中意袁月,亲事早些定下,也能让儿子安心。

沈祐点点头。

隔日,沈旭知道了冯少君的打算,兴奋地哟呵一声,原地翻了几个跟头。

沈好笑着刮了兄长的脸皮:“这么大的人了,还像孩童一样翻跟头,也不嫌害臊。”

沈旭咧咧嘴,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

袁月身后一堆表哥表弟,暗中倾慕她的能排出一列长队。怪不得沈旭这般急切。

(本章完)

------------

番外之亲事(二)

过了新年初五,冯少君就在儿子的央求催促下启程动身。

沈好闲着无事,也随娘亲一同回京。

倒是雷小雪,不便赶路奔波。说起来真是怪羞人的,外孙都满地跑了,她这个做外婆的,竟在新年时诊出了喜脉。

雷小雪自觉羞臊,躲在内宅里不肯出来。沈嘉却是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要吹嘘自己“宝刀未老”。

冯少君带着一双儿女,一路奔波赶路,半个月就到了京城。

众人相聚,自有一番热闹喜悦,不必细述。

大冯氏笑着对冯少君说道:“你回来得正好。过了这个年,旭哥儿十六了,也该定下亲事了。”

然后,又压低声音笑叹:“这几年,少兰少竹她们轮番登门。尤其是少竹,时常带着妍姐儿来沈府。旭哥儿为了躲着她们母女两个,到休沐日就往外跑……”

冯少君好笑之余,又有些心疼儿子,轻声应道:“我此次回京,确实是为了旭哥儿的亲事。等旭哥儿定了亲,冯少竹自然就得死心了。”

大冯氏笑着叹了口气:“其实,妍姐儿温顺老实听话,也是个好姑娘。可惜摊上这么一个心窄好强又脸厚的亲娘。”

“我倒是想过,要不然,让昱哥儿娶了妍姐儿。”

沈昱比沈旭小了一岁,今年也有十五了。论年龄,倒是正合适。

冯少君略一蹙眉,低声道:“婶娘,昱哥儿的亲事,三嫂早有打算。两年前就相中了何家姑娘。”

冯少君口中的何家姑娘,是已故何将军的长子何峰的长女。几年前,何峰的家眷去了边城,住进了将军坊。冯少君雷小雪妯娌两个,和何家人时常走动。一来二去的,雷小雪就相中了何家的大姑娘。

大冯氏有些讪讪:“亏你提醒得早,不然,我可就乱点鸳鸯谱了。”话题很快转回到沈旭的身上:“旭哥儿中意袁家三姑娘,那个袁三姑娘我也见过一回,生得十分标致。”

冯少君笑道:“过两日,我先去袁家拜会长辈,见一见这位袁三姑娘。”

……

隔日,冯少君打发人送拜帖去了袁府。

袁家人当日就回了拜帖,约请冯少君登门做客。

袁家人这般态度,可见有结亲的诚意。冯少君放了心,精心备了厚礼登门。沈旭进宫读书,冯少君登门做客,只带上了女儿沈好。

袁月是袁家五房的嫡女。袁林的妻子蒋氏,领着女儿袁月亲自至正门处相迎。

十四岁的袁月,皮肤雪白,明眸皓齿,俏皮中透着一丝娇憨。

怪不得沈旭这个傻小子急不可耐,这般美丽可爱的小姑娘,谁见了不喜欢?

冯少君含笑打量一眼,对着蒋氏赞道:“三姑娘生得玉雪可爱,十分出众,委实难得一见。”

蒋氏忙笑着应道:“往日我也觉得月儿还算过得去,今日见了好姐儿,才知道世间有这等标致的姑娘。”

沈好今年十三岁,柔婉美丽,黑眸盈盈,令人一见之下心生怜惜。

长辈们你来我往,互相吹捧。

沈好和袁月年龄相若,很快凑到了一处。

袁月听沈好说起边城的生活,颇觉新鲜有趣:“你们时常出门么?”

沈好笑着嗯一声:“也不是每日都出去。一般三五天出门一回,可以坐马车,也可以骑马。我们边城有很多茶馆,大姑娘小媳妇去茶馆喝茶,一坐小半日。可以听书,可以看戏,有时候还有杂耍可以看。”

袁月羡慕不已:“我平日待在闺阁里,几个月才出门做客一回。而且,都是在内宅后院里,实在没什么趣味。”

京城闺秀们,被精心教养,规矩重重,不能随意出门。便是偶尔出门做客,也不能太过恣意。

沈好很是同情:“这样的日子,确实气闷。”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也太无聊了。

哪像她,不但可以随时出门,还时常易容成不同的模样,去不同的地方……总之,日子过得别提多丰富有趣了。

沈好谨记着娘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