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1 章(1 / 1)

又逢君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会再回来,沈祐也不会回来了。皇上不必忧心,沈祐是大齐忠臣良将,绝不会有负圣恩,更不会做出任何不该做的事。”

“只盼彼此不疑,两不相负。”

说完,转身离去。

庆安帝没有再出声,就这么看着冯少君闪身出了太和殿,身影很快消失在眼前。

良久,庆安帝才回了御案后,在熟悉的龙椅上缓缓坐下。

杨景和,你在天上睁眼瞧瞧。冯少君这般厉害,朕怎么敢疑她和沈祐,又怎么会负了他们的信任?

杨景和,你才走了几日。可朕已经很想你了。

庆安帝闭上龙目,久久没有睁开。

……

冯少君离宫后,回私宅易容装扮,再露面时,已然是一副小厮模样。她去了京城一处大商铺里。当日护送她来京城的下属,一直在等着。

一等就是一个多月。

下属见了她,终于松了口气,先恭敬地行了一礼:“见过夫人。”

冯少君略一点头:“令人准备一下,即刻启程回边城。”

该做的事已经做完了,她也该回去了。当日下午,装满了货物的车队不紧不慢地出了城门,上了官道。

冯少君转头看了一眼渐行渐远的高大城门,很快收回目光。

冯少君归心似箭,车队出了京城后,便加快了速度。

之前她一心都在义父身上,如今此间事了,终于返程回家。她开始思念起一双儿女,还有夫婿沈祐,恨不得生出双翅膀立刻飞回去。

日夜兼程之下,速度着实不慢。

小半个月后,终于回到了边城。

北地风大天冷。好在冯少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气候。远远地见到巍峨耸立的城门,冯少君的眼睛亮了起来。

等进了城门,冯少君趁着人多混乱悄然下了马车,先去私宅里易容成吉祥的模样,然后坐马车回了将军坊。

她顶着吉祥的脸,畅通无阻地进了内宅。

许氏听闻“吉祥”回来,激动欣喜,差点热泪盈眶。

沈旭粗枝大叶的,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倒是沈好,娇声娇气地说道:“曾外祖母,吉祥妈妈怎么这么久才来?”

许氏知道沈好心细敏锐,耐着性子哄道:“吉祥妈妈之前病了,一直在养病。现在病好了,就回来了。”

沈好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真奇怪,吉祥妈妈和娘一同生病呢!”

许氏:“……”

许氏咳嗽一声,很快扯开话题:“我们一起去看你娘亲好不好?”

沈旭抢着应道:“好好好。”

沈好也不出声了,笑眯眯地握着曾外祖母的手,去看娘亲。

许久没见的吉祥妈妈,笑盈盈地站在床榻边。

躺在床榻上养病的冯少君,今日精神不错,在床榻上坐起来,伸手将一双儿女搂进怀里。

自诩小小男子汉的沈旭,浑身不自在,一边扭动一边嚷道:“娘,你别搂着我。我都这么大了,再和女子搂搂抱抱,会被表哥他们笑话的。”

这个臭小子。

冯少君哭笑不得,只得松手。

沈旭就是习惯性地嚷嚷几句,等娘亲真松了手只抱着妹妹,又有些空落落的。沈旭别别扭扭地凑得近一些:“算了,娘想抱就抱,我就忍一回。”

冯少君扑哧一声笑了,将儿子搂过来。

沈好冲哥哥皱皱鼻子,扮了个可爱的鬼脸。

许氏和冯少君相视一笑。

……

第二日,冯少君的病症就以肉眼可见地速度好了起来。没过几天就“痊愈”了。

正逢月末,军中休沐两日,沈祐回来了。

夫妻久别重逢,紧紧相拥。

“少君,你瘦了许多。”沈祐搂着消瘦的妻子,心疼不已。

这两个多月,她赶回京城,给义父伺疾,送终操办后事,再奔波赶路回来。一桩桩一件件,都极耗费元气。消瘦也是难免。

冯少君依偎在他怀中,轻声将发生的事一一道来:“……义父临终前,为我们夫妻求了一道保命的圣旨。”

“临走前,皇上问我,如果义父没有嘱咐,我是不是不会回宫觐见辞别。我答了是。”

沈祐淡淡道:“本来就是如此。如果不是为了杨公公,你怎么会回宫。”

至于他,也不会再回京城,此生都不愿再见庆安帝。

冯少君和他心意相通,默默地搂紧了他。

至此之后,两不相欠。

他们夫妻在边城落地生根,过自己的日子。和宫中再无牵扯。

咚咚咚!

“爹,娘!”沈旭的声音比敲门声还要响亮:“你们在屋子里说什么悄悄话。我也要听。”

然后,沈好娇嫩的声音响起:“哥哥,爹娘说话,我们别在这儿捣乱了。”

沈旭不乐意了:“我就要进去。”

冯少君失笑,低声道:“肯定是好儿怂恿兄长来敲门。”

沈祐也笑了起来,拉着冯少君的手,一同开门。沈祐抱起娇软的女儿,冯少君拉住儿子的手。

“走,爹娘带你们去玩。”

至此,本书正文就结束了。接下来,还有一些精彩的番外O(∩_∩)O~

(本章完)

------------

番外之死路(一)

转眼间,到了秋末。

隆安帝驾崩离世至今,已经整整十年。

十年周祭,自然是不能少的。庆安帝下了口谕,召赵王父子进宫,并宣召宗室入宫。

朱家传承天下百余年,皇室宗亲是个庞大的数字。有资格被封亲王的,只有寥寥几个。福亲王病死在岭南,现在京城就剩两个年过七旬的亲王,一个病了多年,一个年迈不堪。今日都没能来。

应召而来的郡王共有七个,任宗人府宗正的平郡王进了宫,年近六旬的康郡王,依旧任宗人府宗令。

平郡王的父亲是隆安帝的堂弟,论血缘关系,是皇室近支。平郡王自年少时就和燕王交好。燕王做了太子登基为帝后,平郡王也沾了光,接替福亲王做了宗人府的宗正。换句话说,宗人府现在已经全在庆安帝掌控之下。

至于康郡王,自小冯氏死后,整个人便沉寂了下来。不到必要的时候,很少进宫觐见。

今日七位郡王,以平郡王为首,一同向天子拱手见礼:“臣等见过皇上。”

庆安帝神色冷素,不怒自威:“诸郡王免礼,平身。”

郡王们谢过天子恩典,各自起身。

平郡王起身之际,目光迅速掠过赵王父子,心中哂然。

田淑太妃下葬后,赵王以守孝的名义,在赵王府里龟缩了几个月,既不上朝也不领差事。赵王世子也被拘在府里,不能出来走动。

这对父子两个,守孝几个月,并未憔悴消瘦,倒是越来越肥了。尤其是赵王世子,比太子殿下小了一岁,正当盛年,却一派痴肥蠢钝的模样。啧啧!

庆安帝话语简洁:“今日朕宣你们进宫,是和你们商议去皇陵祭奠先帝一事。”目光一扫,落在赵王身上:“三弟,你先说说看。”

赵王神色恭谨:“此事皇上定夺便是,臣弟无不遵从。”

庆安帝神色不动,又看向平郡王。

平郡王略一思忖说道:“祭奠先帝,素有惯例。臣以为,一切按惯例行事便可。”

不得不说,平郡王精准地把握到了天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