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1 章(1 / 1)

又逢君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1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又该升官了吧!”

守卫太子是一桩大功,守城那一日射杀了几个鞑子头目,且杀敌数十,又是一桩大功。

沈嘉却叹了口气:“别提什么升官了。我只担心,回了京城后,赵王府福亲王府会寻他的麻烦。”

沈祐痛揍赵王世子三人,又令人将他们关在院子里,还将他们的亲兵都带上了城墙。打仗没有不死人的,那一百亲兵死了十来个,伤了二十多个。

朱旸和丁琅都不是心胸宽敞之人,赵王世子更是睚眦必报。沈祐和他们结了这么大的梁子,彻底开罪了这三人。日后不知会有多少麻烦。

方鹏不以为意地说道:“当时的情形,不弹压住他们怎么行。你就放心吧!谁能欺负得了我们沈统领!不说皇上器重信任,就是太子殿下, 如今也对沈统领信任有加。就凭赵王世子他们,哪敢寻沈统领的麻烦。”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再说句不好听的,君子好惹,小人难缠啊!

沈嘉心里叹一声,不再多说。

……

此时,沈祐已经迈步进了太子殿下的寝室。

边军打了大胜仗,救回了被掳走的百姓,这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朱昀这几日心情极佳,精神也比往日强得多,说话也没那么虚弱了。

“沈祐,你来得正好。”朱昀苍白的脸孔渐渐有了血色,冲沈祐笑道:“你现在有没有力气提笔写字?”

沈祐点点头。

他伤的是左胸,右臂无碍,提笔写字没问题。

朱昀笑道:“你来代我写一封信回宫,也能安一安父皇母后他们的心。”

这些时日的相处,令朱昀和沈祐迅速地熟稔起来。

两人性格脾气截然不同,一个温文尔雅性情温和,一个性情冷凝少言寡语,往往半日都不说什么话。不过,相处得倒是颇为融洽。

朱昀想写家书,第一个想到的代笔之人,就是沈祐。

沈祐应下后,立刻有亲兵拿来纸笔。沈祐坐在桌前,铺好信纸,提笔落墨。朱昀慢慢说,沈祐慢慢地写。

这一封家书,写了小半个时辰。

待家书装进信封送出去,朱昀才低声叹道:“他们一定都盼着我早日回去。”

冯少君也一定在翘首企盼他回去吧!

沈祐默默心想。

()

.23xstxt.23xstxt.

喜欢又逢君请大家收藏:()又逢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归京(一)

正如庆安帝所言,大军战后有诸多善后事宜,打扫战场,治疗伤兵,安顿百姓,记录阵亡的士兵名单,统计众人战功上报朝廷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千头万绪,琐碎且忙碌。袁清身为主将,样样都要过问,忙得脚不沾地。每隔三五日,才能来探望一回太子。

“殿下,我已经上了请罪的奏折。”袁清连着数日不得好眠,眼睛里满是血丝,声音倒是平静:“等一个月后,孟将军领兵启程回京,我会随殿下一同归京,亲自面圣,向皇上请罪。”

何将军战死,太子受重伤,边军死伤惨重。这些,主将袁清都脱不了干系。

虽然最后边军打了大胜仗,将鞑子赶出了关外。不过,功过不能相抵。袁清定要被重责严惩。

朱昀很清楚庆安帝的脾气,心里暗暗叹息,口中还得安抚袁清:“舅父多年镇守边关,既有功劳亦有苦劳。父皇不是刻薄之人,定会给舅父戴罪立功的机会。”

袁清的笑了笑,笑容里透出些许苦涩:“不瞒殿下。当年我父亲在边关数十年,鞑靼柔然被打怕了,不敢轻言进犯。这十几年来,换了我做主将,不大不小地打了几回仗,胜仗少败仗多。”

“自家知自家事。我性情过于谨慎优柔,和父亲相比,差得远。就是朝中武将,胜过我的也不少。这边军主将的位置,我早该让出来了。”

朱昀也沉默了。

这几个月过来,他也历练了不少。有何将军在前对比,袁清确实差了些。比起骁勇善战的孟将军来,也略有不及。换在承平年间,袁清勉强能支撑,像此次鞑子精锐尽出兵临城下,袁清瞻前顾后不够果决的缺点暴露无遗。

这个边军主将,袁清是做到头了。

舅甥情意再深厚,也不能拿边关安宁做人情。

沉默片刻后,袁清打起精神说道:“我和孟将军商量过了,一个月后一同启程归京。只怕殿下禁不住奔波之苦。”

朱昀定定心神道:“无妨,我能撑得住。”

袁清走后,沈祐进来了。

沈祐伤势已经痊愈,重新穿上了银色软甲,既威风凛凛又格外俊美。

朱昀看一眼,便笑了起来:“还是看你穿成这样更顺眼些。”

沈祐天生一张冷脸,别说对着太子,就是对着庆安帝的时候,也是这副冷凝锐利的模样。朱昀张口说笑,沈祐也没笑,正色应道:“末将身为天子亲卫,本就该穿软甲带兵器。”

这个沈祐,真是无趣得近乎可爱。

朱昀心里暗暗好笑,随意扯开话题:“也不知信送到宫中没有。”

沈祐答道:“应该送到了,回信在路上,殿下耐心等一等。”

朱昀略一点头。就这么简单的动作,做来都有些吃力。朱昀在沈祐面前也没逞强,自嘲地笑道:“一个月后,大军启程归京。我得躺在马车里。也不知能不能熬得过奔波的辛苦。”…

沈祐不擅长逢迎拍马,更不会安慰人,简短地应了句:“末将相信殿下能撑得住。”

朱昀:“……”

和沈祐聊天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朱昀整日整夜地躺着床榻上,也着实是无聊了,看了沈祐一眼,笑着打趣:“你比我还小一岁吧!怎么这般少言无趣。你在家里对着妻儿也这样吗?”

提起妻儿,沈祐的眉眼顿时柔和了许多:“末将的脾气是天生的,想改也改不了了。”

这不是好多了嘛!

朱昀心里暗暗好笑,顺口问了句:“你的儿子是不是快满周岁了?”

沈祐嗯了一声:“只可惜,赶不上他的周岁宴了。”

语气中,流露出浓浓的遗憾。

朱昀也叹口气:“我也惦记栋哥儿棠姐儿和梁哥儿了。”

是不是少数了一个?还有一个榕姐儿吧!

沈祐默默瞥了太子殿下一眼。朱昀难得从沈祐眼中窥出情绪来,顿时有一丝淡淡的尴尬。或许是憋得久了,竟在沈祐面前吐露心声:“孩子是无辜的,榕姐儿也是我的女儿,我见了她也很喜爱。不过,为了东宫和睦安宁,也只得这样了。”

这世间,没有后悔药。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做出了选择,只能如此。

沈祐不是多嘴之人。再者,东宫的家事,也轮不到他来置评。所以,他沉默不语。

……

有了这一回之后,朱昀对沈祐亲近了不少。之后时不时地就在沈祐面前说一说三个儿女,偶尔也会提一提太子妃。

京城的回信很快来了。

朱昀不能动弹,就让沈祐给他读信。

读了庆安帝的信袁皇后的信,太子妃的那封信,沈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