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4 章(1 / 1)

又逢君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道:“臣就这么一个孙女,自小就捧在手心。若是世子日后负了她,臣这个祖父,定要亲自登门为孙女撑腰。”

这是君臣之间的玩笑话,也可见袁大将军护犊子的霸气。

当年燕王娶燕王妃过门的时候,袁大将军也说过同样的话。

隆安帝不以为意,一笑置之。

朱昀却因此事特地去了一回袁家,对着疼爱自己的外祖父郑重立誓,永不辜负表妹。

有燕王珠玉在前,朱昀的誓言分外可信。

袁家上下,对这门亲事也十分满意。不过,袁大将军舍不得孙女早早出嫁,硬是将婚期延了一年。

燕王见燕王妃这般欢喜,目光一柔,笑着打趣:“敏儿过了门,你这个做婆婆的,舍不舍得让她立规矩?”

燕王妃想了想说道:“该立的规矩总是要立的。不然,一个个又要在背后指指点点了。”

袁敏自小聪慧,行事周全。等袁敏进了门,燕王府的内宅就得靠她撑着了。

燕王妃又说起了亲事准备的事宜。

皇孙大婚,自有规制。礼部定下章程,跑腿做事的都是内务府的人。燕王妃这个做亲娘的,也少不得操心。

燕王没有半点不耐,听燕王妃说了小半个时辰,才道:“我还有些公务,要去书房。你先去睡,不必等我了。”

燕王妃确实有些倦了,打了个呵欠,点点头。

……

进了书房后,燕王笑容一敛,看向杨公公:“什么事?”

杨公公将竹筒奉上,低声道:“这是冯三儿传回来的消息。戍卫宫门的薛攀,今晚去了秦王府,在秦王书房里待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去。”

薛攀?

燕王目中闪过凉意。

薛家和秦王私下眉来眼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薛凛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是天子心腹,统领数万锦衣卫。这股力量,绝不容小觑。

薛攀是薛凛的堂弟,在宫中当值,戍卫宫门,官职不算高,却是极要紧的差事。

薛攀去秦王府,是去表忠心,还是暗中另有密谋?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得提高警惕。

燕王拆了竹筒,取出纸条,看了几遍,将纸条放在烛火上。旺盛的火苗迅速吞噬了纸条,很快化为灰烬。

“冯三儿又立一功,”燕王似在自言自语。

一个姑娘家,化身为内侍,在秦王府里一待就是半年多。不说立多少功劳,只这份谨慎机变,就已令人叹服。

这么好用的下属,很难不用啊!

杨公公很利索地接了话茬:“能为殿下效力,也是她的福气。”

燕王回过神来,笑着瞥杨公公一眼:“三儿也是好福气,有你这个义父时时帮着说话,本王就是想忘了她的功劳也不成。”

杨公公厚着老脸一笑:“殿下可别误会了。奴才也就随口那么一说,绝没有帮着三儿邀功的意思。”

燕王笑了一笑,心里诸多情绪,很快被抛之脑后。

成大事者,得知人善用。

冯少君化身万千,潜游于暗夜中,如鱼得水。有这等能耐,焉能因为她是女子就心生顾虑?

待日后论功行赏便是。

至于心里那一层不能诉之于口的愧疚,就更不必提了。

沈祐姓沈,永远是沈荣的“儿子”。冯少君也是沈家未来的媳妇。

“派人盯着薛攀,”燕王低声下令:“还有薛凛,也一并派人盯着。有任何异动,立刻来向本王回禀。”

杨公公敛容应是,退下去安排人手不提。

燕王又召了幕僚进书房议事,到了子时过后,才算消停。此时燕王妃早已入眠,燕王便在书房歇下。

此时,燕王的锦衣亲卫又换了一班。

沈祐今夜正好轮值。

当夜差,最是辛苦。尤其是后半夜,是人一天中最困倦的时候。轮到当夜差的亲卫们,白日就已睡过了。此时十余个亲卫,个个目光炯炯。

他们是亲卫里的精锐,也都是燕王心腹亲信。

待日后,燕王被立为太子登基大宝,他们也会随之鱼跃龙门,成为锦衣卫里的实权人物。锦绣前程指日可待。

天明时,亲卫又换了一班。

当夜差的亲卫们,有整整半日休息的时间。大多去补觉。

唯有沈祐,悄悄从侧门出了燕王府,直至正午才回来。

一推门,就见沈嘉躺在他的床榻上,左腿翘着右腿抖啊抖。听到推门声,沈嘉立刻翻身下榻:“四弟,你昨夜当夜差,今日不睡觉,跑哪儿去了?”

沈祐忍住了摸暗袋的冲动,随口敷衍道:“我去兵器铺子转了转,看中了一把长刀。等你还银子给我就去买。”

沈嘉:“……”

7017k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及笄(一)

沈嘉到底借过沈祐多少银子?

这个问题,沈祐没算过,沈嘉也算不清了。

一听这话,沈嘉顿时心虚不已,摸了摸鼻子,咳嗽一声:“等这个月发俸禄了,我立刻就还。”

这样的话,沈祐不知听过多少回了。从没当过真,不过是以此事来堵沈嘉的嘴而已。

沈祐没出声,沈嘉羡慕地叹了一声:“当日在平江府,外祖母送了丰厚的见面礼给你。回了京城以后,燕王殿下又赏了许多金银。你现在也是大财主了。”

以前他们兄弟是一对穷光蛋,如今穷光蛋只剩他自己。

太悲伤了!

沈嘉暗暗为自己空瘪的荷包忧伤,用希冀的目光看着沈祐:“你相中的长刀,是什么模样,多少银子一把?不如你一同买两把,借一把给我用一用?”

沈祐:“……”

不借银子,改直接“借”兵器了。

沈祐无语地看了沈嘉一眼。

沈嘉眼睛一亮,咧嘴笑道:“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啊!”一边亲热地搂住沈祐的脖子:“果然是我的好兄弟。做哥哥的没白疼你。”

沈祐也拿沈嘉没法子,随口道:“我去厨房找些吃的。”

沈嘉立刻笑道:“你出去半日,一定累了,快些坐下。我替你去厨房跑一趟。”麻溜地出去了。

除了花银子太凶之外,确实是一个好兄长!

沈祐无奈地笑了笑,伸手将暗袋里的东西摸了出来。

这是一个狭长精致的锦盒。锦盒上镶着宝石,亮光闪闪。

沈祐看着锦盒,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扬起。

“四弟!我回来啦!”沈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沈祐立刻将锦盒塞入枕下,若无其事地应了一声。

……

冯府。

这个春日,冯家接连有喜事。

先是冯文彦定了亲事。

冯文彦“不负众望”,去岁的秀才试又落第。周氏再失望,也知道儿子的亲事不能再拖了。在外当官的丈夫指望不上,便求到了公婆面前。

冯侍郎对这个长孙也十分失望。想当年,他不到二十就中了进士。生的三个儿子,最差的也中了举人。结果,到了孙辈这里,资质平庸,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想聘高门贵女,是不太可能了。

冯侍郎做主,为冯文彦定下了国子监林祭酒的嫡次女,国子监祭酒是四品官,是清贵的书香门第,和冯家门当户对。

冯文彦今年已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