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1 / 1)

又逢君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

许氏看着冯少君的笑颜,也随之一笑。

这丫头,指不定前世就对沈祐动过心思。只是,争锋相对久了,察觉不出自己的真心。这一世,早早就对沈祐“出手”,或许也是这一层微妙的心思在作怪。

姑娘家脸皮薄,就不必说穿这一层了。

许氏笑道:“你现在这张脸,乍看平平,细细看来,倒是顺眼的很。”

冯少君有意哄许氏高兴,傲然挑眉,换了“冯公公”的声音:“咱家姓冯,全名冯三儿。杨公公是咱家义父。”

那副趾高气扬的嘴脸,逗得许氏乐开了怀:“你……以前就是扮得这副模样么?”

冯少君笑着点点头,又恢复了原来的声音:“是。在燕王殿下身边当差,内侍的身份最为便利。”

顿了顿,低声道:“崔宅那边,外祖母不宜露面。这里是杨公公的私宅,外祖母就在此处安顿几日。我会令人送信,让表哥前来和外祖母相见。”

“两日后,外祖母带着表哥离开京城。”

……

天色渐暗。

俏丫鬟“吉祥”从侧门进了秦王府,一路进了正院西厢房。

秦王妃根本不在意一个丫鬟的行踪,知道了也未多问。

“吉祥”进了屋子后,提心吊胆一日的真吉祥迎了上来:“小姐,你可总算回来了!”

冯少君一边换衣服,一边笑问:“今日如何?没出什么纰漏吧!”

吉祥换回了自己的衣服,洗净脸孔,低声答道:“没露马脚。秦王妃和小郡王,都没看出我是冒牌货。就是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没一刻安宁。”

这种感觉,实在紧张刺激。

等闲人,根本禁受不住。

冯少君看着如劫后重生的吉祥,不由得莞尔一笑:“放心!我出府的时候,你顶替我一日就行。”

郑妈妈见冯少君笑容满面,心里一动,低声问道:“小姐今日出府,莫非有什么好消息?”

吉祥也看了过来。

冯少君眼中笑意更深,声音也压低了几分:“是。外祖母已经找回来了。”

郑妈妈和吉祥眼睛一亮,心头千斤巨石骤然落了地:“这可太好了!”

“小姐不必再委曲求全了。”

“对,明日我们就走。”

冯少君眸光微微一闪,轻声道:“出府一事,暂且不急。”

“两日后,祖母和表哥一同乘船离京。等他们回了平江府安顿下来,至少也得十几日。我们先在秦王府里待着。免得秦王妃起疑心。”

7017k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离京

此时,崔元翰正跪在祖母许氏面前。

“都是孙儿不孝,没照顾好少君表妹,也让祖母跟着忧心。”崔元翰说着,红了眼,黑眸中泪光闪动:“还连累得祖母被人捆绑囚禁。”

许氏叹了口气,扶起崔元翰:“是秦王府咄咄逼人,秦王妃下手阴狠,哪能怪你。”

“现在我已安然无事了。”

祖孙两个分离三个月,一直以书信来往。这半个多月来断了联系,崔元翰已经很久没好吃好睡过了。

崔元翰用袖子抹了抹眼睛,将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其实,这些事冯少君都说过了。

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连崔元翰也不知道。

许氏没有说破,默默听着。待崔元翰情绪稍稍平静了,许氏才张口道:“这一回,是少君请人救了我。”

崔元翰目光复杂,压低声音道:“祖母,少君表妹……”

“你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许氏轻声道:“她要做的事,我们拦不住,也别留在京城了,免得连累了她。”

“我在这儿歇息安顿两日,你回崔宅,悄悄收拾。后日早上,我们就启程离京。”

崔元翰一惊:“祖母!这怎么行!我们怎么能只留少君表妹在京城!万一有什么事,岂不是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许氏轻叹一声:“我们能帮她什么?”

崔元翰哑然无语。

是啊!

进京城以来,少君表妹遇到的事一桩桩一件件,他这个做表哥的,除了义愤填膺,还能做什么?

许氏说道:“我们回平江府去。崔家在京城算不得什么,在平江府到底经营多年,足以自保。”

“你也老大不小了,回去之后,我便替你张罗亲事。早日娶妻生子,为崔家传承香火。”

崔元翰只得应下。

两日后,崔元翰和祖母许氏坐上了回平江府的船。

送他们回平江府的,正是赵山。

赵山话语不多,目光冷肃,行事沉稳可靠。船上还有十几个人,个个都是人狠话不多的模样。

崔元翰心中堵着一个个疑团,忍不住对许氏说道:“这些人不知是什么来路?少君表妹怎么会结识这一帮人?”

许氏自然清楚,这都是燕王的人。

这等隐秘,知道的人越少越少。

许氏深深看了崔元翰一眼:“这些你不必知道。你只要知道,少君在京城不是全无倚仗就行了。”

好吧!

崔元翰摸了摸鼻子,无奈地住了口。

……

外祖母和表哥已经坐船离京了。

冯少君微笑着坐在小郡王的病榻边,心思却已飘远了。

好在朱晅身体虚弱,没多少力气说话。偶尔搭上几句,或是冲他笑一笑,朱晅便心满意足了。

倒是秦王妃,今日一直沉着脸,眉间阴云不散。

她亲自写信回娘家,恳求父亲为上奏折立保吴阁老。

唯有保住吴阁老,吴家才不会倒台。

乔御史上了奏折,在奏折上慷慨陈词,历数吴阁老立下的功劳。一同上奏折为吴阁老求情的,还有不少秦王派官员。

隆安帝终于开了金口,令吴阁老还朝。

秦王终于松了口气。

这口气还没松完,隆安帝又下了一道圣旨,夺了吴郎中的官职,判吴郎中流放两千里。

吴郎中这条命是保住了,可落得这样的下场,比死也没好多少。她的长子,有这么一个因罪获刑的岳父,脸上着实不光彩。

圣旨一下,吴郎中就被押上了刑车。今日早上就被送出京城。

秦王世子朱曜,亲自令人送岳父,顺便打点一二。

秦王妃这一大早就气不顺,看谁都不顺眼。

冯少君满面微笑,秦王妃不快地挑刺:“今日有什么事,令你这般高兴?”

赵山办事十分老道,将秦王妃的人杀了个干干净净,尸首都不见踪影,自然也就没人传信。

秦王妃没收到消息,还以为许氏一直被困在船上,来回飘荡。哪里知道,许氏已经被就出来,此时已经坐船离开京城。

冯少君心情颇佳,半点没有收敛的意思。依旧笑吟吟地:“没什么事,就是心情好。义母今日是怎么了?为何一直沉着脸?莫非是因吴家的事气不顺?”

秦王府里的宫人碎嘴嚼舌,冯少君住在正院里,自然有所耳闻。

秦王妃被戳中痛处,脸色愈发难看,瞪了冯少君一眼。

朱晅忽地咳嗽一声。

秦王妃立刻转头,为朱晅抚背顺气。

朱晅虚弱地靠在亲娘怀中,悄悄冲冯少君使了个眼色。

冯少君略一点头,起身离去。

秦王妃忙着照顾朱晅,无暇理会。朱晅咳了一会儿,便停了下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