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铉单独留下,说道:“我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陆筝儿不像是这般有算计的,而且她哪里懂得流民安置的事儿?怕是,贺兰濯在背后捣鬼。”
萧少铉皱眉,“那你打算怎么做?”
陆若晴心中已经渐渐有了主意。
她凑近过去,低语道:“等下你这样安排……”
两个人秘密的商议了一番。
接下来,陆若晴还是照常给看看病、治病,一如从前没两样。
因为她长得美貌,医术又好,加上背后推波助澜,很快仁心慈善的名声就传开了。
整个流民营都知道,是陆家大小姐出资买药材,又供给他们日常吃食,后面还要为百姓们提供春种的种子,简直就是救世活菩萨啊!
渐渐的,便有了一些玄乎的传闻。
“都说陆家大小姐是观音娘娘转世,不仅治病,还救人,连我们的将来都考虑周详,真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可不嘛,我家小六都病得快去阎王爷哪儿了,喝了陆大小姐的药啊,就活过来啦!”
“我家老头子也是,都是陆大小姐救了命啊。”
“现如今,我们流民营吃的、穿的、住的,还有药,可都是陆大小姐施舍出来的。”
“听说,她把嫁妆银子都捐出来了。”
“要不是说是观音娘娘转世呢?我听说,陆大小姐是御前的女官,十年不得出嫁,这十年就是来人间做善事的嘛。”
于是,传着、传着……,陆若晴的真名没几个人知道,却得了一个新的名字。
----陆观音。
消息传到皇宫,皇帝听闻以后不可置信。
“陆观音?她这出宫一趟,都成观音娘娘下凡了。”
刘瑾尴尬道:“现在所有流民都知道,是陆女官施舍的药材和米面衣物,听说还准备要发春种的种子,那些流民都仰仗她而活,难免说得夸张了些。”
皇帝轻笑,“很好,很好本事。”
刘瑾没敢答话。
皇帝往龙椅里面一靠,说道:“如此一来,不管当初陆若晴有没有算计长雅,朕都不方便再追究了。”
刘瑾的眼神闪了闪,还是没言语。
很多时候,在皇帝身边做一个长了五官的木头就行,并不需要回答。
皇帝继续自言自语,叹道:“就算长雅是朕的外甥女,但她一个人,怎么都比不上数千百姓们,朕……,也不能失了民心。”
这就是陆若晴的聪明之处。
整个京城百姓对她的盛赞之誉,宛若护身符,不论身份贵贱都要忌惮几分。
而且,陆若晴美貌又聪明。
皇帝越发觉得她有用,有趣,暂时也舍不得杀了她,且先留下。
而玉粹宫内,苏淑妃知道这个消息后,心情坏透了。
她讥讽道:“这个陆若晴,居然有脸说自己是观音娘娘转世,她怎么不说自己是西王母下凡呢?真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桓王却是后悔了。
他发觉,陆若晴远远不只是一个美貌的花瓶,而是有着卓越见识的。
利用百姓对她的赞誉,成功的给自己做了一层保护罩啊!
这样美貌、聪明、有心计的女子,怎么能够拱手让人?就算她和萧少铉有点不清楚,想起来就让他恶心,但……,即便他下了不嘴,也决不能养虎为患送给萧少铉!
桓王脸色阴晴不定。
苏淑妃问道:“你是不是还惦记着陆若晴?告诉你,没用!你没听说啊,现在九皇子成天跟在陆若晴身边,两人早就出双入对了。”
“够了!”桓王不悦道。
“你还凶我?我做错什么了啊?”苏淑妃恼道。桓王心中郁闷,埋怨道:“本来我和陆若晴关系很好的,她对我也有意,甚至还帮我挡过刺客的箭,她本来就应该是我的。”
“呵呵,那现在人家移情了啊。”
“那还不是怪母妃你啊。”桓王心中不痛快,压抑许久的不满一泄而出。
“本来当初我求娶陆若晴做侧妃,并不是难事。要不是母妃横插一脚,让父皇不同意此事,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说到这个,苏淑妃也是后悔莫及。
但是,她不愿意在儿子面前低头认错,气哼哼道:“怪我?你知道当初,陆若晴在我面前搔首弄姿的吗?若非她故意出丑,我也不会……”
“母妃?!”桓王听了更加恼火,分辩道:“陆若晴要是做了我的侧妃,你就是婆婆,她在你面前讨好几句怎么了?讨好你还有错了?”
“那你这是怪我啊。”
“不敢。”桓王当即起身,说道:“儿子只怪自己,没有早点向父皇求娶陆若晴,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现在追悔莫及了。”
他不悦的拂袖离去。
“你……,你这个混账!”苏淑妃气得一口气没喘上来,差点背过气去。
桓王出了玉粹宫,心情也很糟。
他现在时常都在想,要是当初就纳了陆若晴做侧妃,慕容长雅正常的册封桓王妃,那他可就贤妻美妾都有了。
现在呢?鸡飞蛋打!
陆若晴跟萧少铉混在一起,慕容长雅虽然册封桓王妃,但是却是以被人捉.奸在床的方式,才做的这个王妃。
这门亲事,就连他都觉得丢脸。
桓王去了金銮殿见皇帝,请求道:“之前父皇曾经说过,让我和长雅订完亲事就去外省,现在请父皇给我派一份差事吧。”
他想过了,京城现在到处都是他的丑闻流言,出去避避也好。
皇帝看着这个玉树临风的儿子,自幼生于皇宫、长于皇宫,在苏淑妃那种妇人之手的调教下长大,的确少了一些男儿的杀伐决断。
对比起来,萧少铉早就修炼成了一块滚刀肉,怎么摔打都没事儿。
桓王,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皇帝沉吟道:“正好江南有些麻烦要处理,你跟着张阁老他们去一趟,凡事多听、多看、少插手,但该办事的时候不要偷懒。”
桓王谦逊行礼,“是,儿臣明白。”
临走之前,他想去再看陆若晴一眼,当做是辞别。
----结果却赶上一场热闹。
几天后,桓王特意悄悄来了流民营。
刚到门口,就看见一名妇人哭天抢地,“孩子他爹啊,你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叫怎么回事?你是不是被人谋害了啊。”
旁人的人纷纷议论起来。
“前几天她男人病得很重,看着像是快要不行,没想到今儿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了。”
“不好说,只怕真的死了。”
正文 第172章 有人失踪
“陆观音的药也有不灵的时候?”
“嗐!说是观音,又不是真的观音娘娘下凡,死个把人也不奇怪啊。”
“那死了,也不能把尸体都给扔了啊。”
“留着不是败坏名声么。”
流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揣测事情真相。
是不是陆若晴的药不管用,治死了人,又怕败坏了她活菩萨的好名声,所以就把尸体给悄悄扔了。
这……,可就性质恶劣了啊。
“还我男人!呜呜……”那妇人在地上嚎啕大哭,抢天忽地的。
“都静一静。”陆若晴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瞧瞧,那位就是陆观音。”
“长得可真俊啊。”
“还能治病呢,又给大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