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1)

八零之换个未婚夫 二十来岁 4017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第95章

  没等到小叔小婶回来, 梁真真第二天一早起来就收拾东西要回县城去了。她哥不放心,怎么都得把她给送到家去。

  梁辞带徐暮去村长家里打电话,家里那两只托付给了柳箫, 也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虽然平时看着挺没心没肺的,但久找不到人也可能会闹脾气。

  电话那头的柳箫一再保证它们过得好好的,昨天已经被哄着跟回他家去了。现在也跟着来公司这儿, 柳箫一喊, 也凑了过来。听到徐暮和梁辞的声音,高兴地喊了好几声。

  梁辞突然觉得有些心酸, 他们两个真的太像把孩子扔一旁不管的怪父母。但下一秒,听到电话里杨涛喊喵喵和汪汪吃肉后, 那两只吭哧吭哧地跑走了。然后电话里就剩下柳箫哈哈大笑的声音, “老大, 我没骗你们吧,这两货就是这么好哄, 放心吧。”

  梁辞一言难尽地挂掉了电话。

  太好哄了也觉得不放心, 等回去了好好说说它们, 不然以后被别人拿块肉就给骗走了。

  徐暮就觉得挺好的, 以前总觉得放它们在家不放心,以后就好了, 家里实在没人在家, 带去公司放一放也能行。

  “放心了?”徐暮看向她。

  “能有什么不放心的?”梁辞狡辩道。

  要给电话钱时,村长一个劲地摆手,“行了行了, 就这点钱用不着给了。”村长把人送到了门口, 坚决没有收这笔钱。

  回来待了七、八天, 每天都没什么事情做, 虽然比不上京城冷,但是出去也凉飕飕的,梁辞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期间和徐暮跟着大堂哥的车去了一趟县城,买了毛线团回来,织毛衣打发时间,另外还有督促婷婷在家每天看书复习。

  家里的红薯明显地少了,烤火盆旁边就没有断过红薯,但是她和徐暮就是吃不腻,下午睡个午觉起来,阿婆或者伯母就做着别的吃的,看这个架势,就是打算让他们在这个假期能多胖好几斤肉。

  “无不无聊?”梁辞歪头去问他。

  徐暮笑着摇了摇头,“挺好的,很久没这么有空休息了。在家就差等着张口吃饭了,没一样要操心的。”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过过这么舒心的新年了,就是想着明年不知道还能不能跟着梁辞回来。

  “你倒是轻松了,不担心公司的事情?”

  “公司还有柳笛他们,用不着我整天操心。不然我花那么多钱用他们不是白用了?”他还等着把人给带起来,到时候做个甩手掌柜。

  徐暮确实对柳笛他们放心,也存了心想考验下他们的能力,做得好的,可以慢慢挑大梁了。也就打电话回去问过喵喵和汪汪的情况,公司的事情他一样都没问。柳笛他们也知道该打哪个电话联系他,但也没收到过他们的电话。

  梁辞的脸被碳火映得红通通的,两只手肘撑在膝盖上,手掌托着脸,昏昏欲睡的样子衬得这个冬天十分暖和。虽然这边的冬天对比京城是真的暖和很多很多。

  风吹开了虚掩着的门,徐暮把身后搭在另一张椅子上的外套撑开,搭在了梁辞的背上,伸手过去贴上她的手背,果然手背冰凉冰凉的。

  干燥暖和的大手拉过她的手,把两只手都给带着靠近火盆,轻声道:“还困就去屋里多睡一会儿。”

  “不了,下午睡多了今晚睡不着。”梁辞看向他的手掌,伸手去和他的手比大小,被衬得她的手小小一只。

  捏了捏他的手指,问:“今年手指还难受吗?”翻着手掌前后看了看,是比前两年那时候好多了,没有那么粗糙了,冬天也不会红一片。

  徐暮反手去抓住她的手掌,慢慢地十指相扣,欣赏了一会儿,觉得刚刚好。“已经好了,这个药方好用,我给哥寄了一份过去,他用了也好多了。”

  “那就好。”梁辞拍了下他的手背,“明天咱们去镇上买年货,哦对,还有给你哥寄过去的年货,过两天打电话给你哥问问收到了没。”

  “明天去买年货,后天村里要杀猪分肉,大后天阿婆说要炸丸子……”徐暮一个个地数着,这几天就刚好都安排好了。

  “后面几天都忙,还得给家里搞卫生,今年有人来村里放电影,村尾那块水泥地刚好用得上。年货要买什么还得今天和大家商量,可能也用不着我们去买,反正我带你出去逛逛。”

  “梁辞。”

  “嗯?”

  徐暮想了想,问出了一个目前比较担忧的问题,“以后要是只有我们两个人过年怎么办,吃什么呢?”他们两个做的饭菜也说不上难吃,但是也绝对不是什么好吃的。

  “......你哥会做饭吗?”梁辞看见徐暮沉默,大概就知道了答案。于是就道:“那也没关系,回家里过年就行了。要么就只能出去饭店吃饭了,有过年也开着的饭店吧?”

  “也对,想多了。”徐暮笑出声,反正怎么也不会饿到他们。

  两个人坐在堂屋里烤着火聊天,厨房里阿婆和伯母也在磕着瓜子聊天,大堂嫂悄悄地从门口探出半个脑袋去看,然后回头笑道:“幺妹和小徐挺能坐得住,天天在家烤火烤红薯也不嫌烦。”

  伯母开玩笑道:“还笑幺妹呢,你们以前谈对象绕着西江岸边走几圈都觉得高兴。”

  大堂嫂闹了个红脸,想想也是,都差不多这个样子。

  ——

  隔天要去镇上买年货,几乎是全家出动,婷婷也要收拾东西回她自己家去了。要不是她也得跟着她爸妈回老家过年,说什么也不想走,抱着梁辞的胳膊撒娇道:“没有姐你给我监督学习,我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啊。”

  “还有半年你就可以解放了,坚持住!”梁辞违心道。实际上,考上了大学,一点都不必读高中的时候轻松。

  家里人都挤在大堂哥开的三轮车上,村里还有人想蹭车去镇上买东西都没空地可以给坐的。梁辞坐在靠近车头的那头,紧紧揪住徐暮的衣领,生怕坐在堂哥旁边的他会被甩下去。

  到了镇上,街道本来就只够四个人并肩过,车子也开不过去,大堂哥就绕开街道把车子开去姑姑家门前停放,顺路也把婷婷给送回家去。街上的店和各种小摊比去年多了一倍多,上街买东西的人也多,有些生意好的小摊,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连老板站在哪儿都没看清。

  家里要买的东西不少,现在要兵分三路走。阿公阿婆和伯父伯母去买大件的年货,大堂哥大堂嫂要去给俩小孩儿买过年的新衣服还有些琐碎的小东西,梁辞和徐暮就被分配去买家里过年招待客人的水果零食。最后大家再去姑姑家集合。

  来来往往的人多,徐暮张开手臂虚虚地搭在她身后,隔开旁边涌过来的人。但这样也还是被人撞到了两次,两次干脆就拉住他的手,牵着他带他往前。

  镇上的那家杂货铺规模扩大了一倍,把隔壁家的店铺也一起并了过来,老板站在柜台后面收钱都快收不过来了。

  光是看着,梁辞就觉得要挤进去太难了,于是就拉着徐暮转头去另一边,“我们先去买别的,待会儿再过来。”

  有徐暮在,梁辞觉得自己的很多纠结其实都是多余的。就例如:

  她问:“徐暮,买生瓜子还是炒瓜子?还有这个和那个,要哪个?”

  他回:“都买吧。”接着就跟小摊老板要了袋子,自己哗哗地开始舀东西。

  再例如:

  她问:“徐暮,你想要买哪种糖?”

  他回:“一样买一点。”但实际真的拿去称时,根本就不是一点。小摊的老板都快笑得嘴角咧上天了。

  后面她再想问“你想吃什么水果”时,总算是克制住了,算了,还是不要问他了,直接对小摊老板道:“给我们称四个柚子。”

  看到有人卖鞭炮,想着这些是阿公他们负责买的,她就打算走过去,徐暮还是拉着她过去,道:“没事,阿公他们买鞭炮,但是我们可以买烟花。我还没放过烟花,咱们去买点回家放。”

  手里已经提了不少东西了,路过那家熟悉的米粉店,梁辞正要问他饿不饿,徐暮就已经主动道:“走,咱们去吃碗米粉。”

  梁辞看了看买了的这堆东西,要买的都已经买好了,实在还漏什么的,等待会把这些都拿去姑姑家里放着先再出来买。

  “梁辞?”

  梁辞背对着门口坐下,刚刚也没注意听,但是面对着门口坐的徐暮听到了,也看到了站在店门口的那男的看见梁辞时一脸惊喜。不知道这个人又是谁,徐暮就按住好奇,提醒梁辞道:“那个人在喊你。”下巴往门口那儿抬了下。

  顺着他的视线转头一看,梁辞脸上的表情还是很平静,打招呼道:“韦坤,你也出来买东西啊。”然后回头指了指徐暮,“我男朋友,徐暮。”

  又对徐暮介绍道:“这是我初中高中的同学,韦坤,现在在当老师了。”

  “哦。”只是同学,而且看梁辞的表情,不像是关系很好的同学,徐暮也就淡淡地笑了下,“你好。”

  韦坤不知道自己的脸上的笑是不是很尴尬,但是这个时候他只想早点逃开,胡乱地应道:“你也好,那什么,我还得赶着买东西回家,我先走了,你们先吃,先吃。”

  徐暮挑了挑眉,道:“你这个同学时间挺赶的。”怎么他看着像是在落荒而逃?

  梁辞不在意地耸耸肩,“可能是赶着回家吧。”也不是很熟的朋友,没什么好说的。上次暑假回来,她可就被韦坤他妈膈应得慌,照她想的,今天该遇到的是韦坤他妈才好,省得还对她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想想就糟心。

  “米粉来了,趁热吃。”徐暮递过来一双筷子,在梁辞低下头去吃粉时,他的视线直接落在了外面还没走远的人身上,而看到徐暮的眼神,韦坤抿了抿嘴,扭头走了。

  梁辞和徐暮这边买的东西太多,不等阿婆说梁辞浪费,徐暮就先开口道:“这边卖的很多东西我没尝过,就想都买一点尝尝。”

  他一开口,阿婆就不说什么了,甚至还要问他还有没有别的想吃的。

  梁辞撇了撇嘴,她就知道。阿婆现在已经偏心偏到天边去了。

  回家一看,阿公他们确实是只买了鞭炮,发现梁辞和徐暮买了烟花和灯笼,可能是想说点什么的,但是又生生克制住了。可能他们也知道说了没用。

  晚上各回各的房间睡觉时,徐暮突然叫住了准备进房间的梁辞。

  梁辞就站在原地等他说。

  徐暮眼里的笑意深了些,“就是想和你说,跟你回来过年很开心。”

  这家伙......总是能各种小伎俩让她为他心软,忍不住对他更好一点。

  梁辞道:“离过年还早呢,今天算什么啊。明天村里分猪肉,你记得早点起来。睡啦。”

  其实不知道是谁,回来没几天就开始睡懒觉,有时候喊都喊不醒。但是徐暮也就不拆穿她了,柔声道:“好。”

  梁辞说的没错,他高兴得有点早了,因为后面每天都比去买年货这天更高兴。

  全家出动拿着个竹篮去分猪肉很有意思,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份骨头汤或者一份猪杂。虽然现在西塘村的人靠着卖药材的收入基本能隔三岔五地吃上一顿好肉,但是这个时候,集体的活动太热闹,哪怕味道一般般,大家都觉得很好喝。

  梁辞和徐暮跟着排队,端着碗去接骨头汤喝。掌勺的师傅抬眼看见徐暮和梁辞,大勺往下捞了捞,两个人的碗里都放了根大骨头,汤都快溢出来了。

  后面的人起哄,要掌勺师傅要平等对待,梁辞和徐暮得了便宜,不敢在大家面前招摇,捧着碗走到旁边去边吹边喝。

  “好喝的,骨头肉也香。”梁辞吃得十分满足。看她吃得满足,徐暮也觉得满足。

  村里热闹了一天,隔天,家里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各种炸的小吃。

  梁辞和徐暮坐在厨房里打下手,时不时地被喂吃的,连中午饭都快吃不下了。

  一直忙活到除夕那天,梁明光和住在县城的小叔一家都回来了,村子里到处都是小孩子跑来跑去欢呼的声音。

  徐暮和梁辞去村长家里给徐朗打了个电话,然后就回来帮忙。

  家里的对联以往都是找村里的一位老太公写的,今年有了徐暮在,梁辞觉得徐暮的字比老太公写得好,忙前忙后地给准备毛笔和红纸,在院子中间放了张长桌,等着他来大展身手。

  就连梁明光看了徐暮写的字,都忍不住对他侧目,小心翼翼地拎起来拿去贴。

  路过的人看见了都夸他家买的对联不错,梁明光就看见梁辞站在门口笑吟吟地对人家道:“今年忘了买对联了,这徐暮自己写的,写得也还行吧。”

  别人一听是徐暮自己写的,夸得更厉害,梁辞“谦虚”得更厉害。

  梁明光没看见她脸上的表情,都能想象得出来她那得意的小模样。哼,真是有了对象忘了亲哥。

  还在继续写“福”字的徐暮一脸的笑意,显然对梁辞暗戳戳的夸奖很是受用。

  “梁辞,过来挂灯笼。”梁明远看不惯她现在这么闲。

  梁辞在心里给自己亲哥一个白眼,太破坏氛围了,她还没和这几个婶子说够呢!

  “昂,来啦。”

  梁辞踩着木梯上去挂灯笼时,徐暮紧张得停下了笔,直勾勾地盯着她的动作,等到人下来了才缓一口气,继续写。然而还是不放心,对梁明远道:“大哥,我待会再去挂灯笼吧。”

  梁明远:“......”合着我现在在你们眼里都是个坏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