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番外—平阳昭公主3
何等的功勋与荣耀。
番外—平阳昭公主
信件如雪花一般飘入关中。
李琼华乃三军主将, 政务颇为繁忙,没那么多的时间来翻看信件一一回复。
别人写给她的信,皆是由副将腾水瑶筛选之后按照轻重缓急拿给她, 她再针对内容去回复。
今日亦是如此。
腾水瑶啼笑皆非,“三娘, 这个窦建德倒是真敢想。”
“旁人来招降三娘, 他也来招降三娘, 旁人开出来的条件无不是封侯拜相, 将三娘视为上宾,他也如此。”
“但此人又与旁人不同,他给三娘的东西可比其他人丰厚多了。”
腾水瑶将窦建德的书信拿给李琼华, 眼睛看着她,“他为膝下郎君求娶娘子, 他为开国君主, 娘子便是未来皇后,千秋万代, 永享祭祀。”
【在李三娘子的帮助下,李渊成功夺得天下,称孤道寡,四时祭祀, 好不尊荣。】
【自李渊开始算,大唐历二十一帝,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历史上与汉朝齐名的强汉盛唐。】
李建成心中激动不已。
——父皇为唐高祖,那他便是大唐的第二个皇帝!
他与父皇一同创建了与汉朝并驾齐驱的大唐盛世!
这是何等功勋与荣耀!
他的大唐能与大汉齐名, 那么未来的他足以与汉武帝齐名!
一众武将选择沉默。
——所以, 哪怕二郎打下城池无数, 最后主公选择的太子仍是草包一个的大郎?
“阿耶与大兄果然很厉害!”
李元吉斜了一眼面上毫无喜色武将们,向李建成祝贺道,“天幕出现得正当其时,若无天幕替大兄辩白,只怕其他人还觉得大兄一事无成,心中不服大兄呢。”
“你——”
性格暴烈的武将刚开口,便被李世民拉住胳膊,未说完的话被李世民打断,而他也被李世民挡在身后。
——这是让他不要与李元吉起冲突的意思。
武将愤愤不平。
但李世民清朗声音已在大帐响起,“大兄怎会一事无成?”
“大兄调度粮草坐镇后方,若无大兄调度得当,我们怎会有今日之威?”
“二兄知道就好。”
李元吉阴阳怪气,“攻城略地凭的可不是一股锐气,如果没有大兄,我们未必能打到现在。”
刘文静:“……”
草包一个!
连二郎明褒暗贬的话都听不出来,这种人也配与二郎争权势?!
“三弟说得是。”
李世民不欲在这种事情上与李元吉纠缠,略说几句之后,便调转话头,直接看向李渊,“阿耶,李密来得太快,此时距我们不过六十余里,若我们强渡黄河,必会引来李密趁乱围剿。”
“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根本做不到在李密的包围之下强渡黄河。”
李渊长长叹气,“那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阿耶,三娘近日可曾送信过来?”
李世民斟酌片刻,“若三娘能遣主力相助,我们两面夹击,必能大破李密。”
【那么为大唐做出突出贡献,为李渊打下关中之地的李三娘子,又得到了李渊的哪些封赏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天幕之上,出现李三娘子的身影,女人身着薄甲,淡淡看着面前的男人。
——柴绍,她的丈夫。
李三娘子的神色很淡,眸光也并不迫人,可尽管如此,柴绍仍在她的注视下变得有些不自在,目光飘向一旁,曲拳轻咳掩饰自己的不自然,“三娘,你还好吗?”
“我很好。”
李三娘子颔首声色平平。
柴绍越发不自然,“你,你过得好,我与阿耶便放心了。”
李三娘子收回视线。
“是阿耶让你来的吗?”
她单刀直入,声音没有任何起伏波动,“阿耶想要多少人?”
“多多益善!”
柴绍连忙抬头,脱口而出。
下一刻,他看到李三娘子那张在烛火映照下越发清瘦的脸,他声音微微一顿,后面的话有些不知如何说出口。
——他对不起三娘。
他把三娘丢在乱军之中,自己去投奔阿耶。
如果三娘没有一身本领,只怕现在的三娘早就如五郎一样成了一捧骨灰。
柴绍手指微紧。
可此时驻扎在黄河旁的阿耶仍在等待三娘的支援,他喉结滚了几滚,硬着头皮开口,“阿耶说了,日后让你我各领一军,掌一方幕府。”
“若阿耶有幸能问鼎中原,则更不会亏待你——”
“我知道了。”
他的话被三娘淡声打断,“水瑶,带薛将军挑选将士。”
而后三娘负手转身,目光看向挂在中军主帐的关中地形图。
柴绍微微一怔。
——他万万没有想到,三娘竟会这般轻易答应阿耶的话,轻易到连封赏许诺都不甚在意。
她似乎什么都不在意。
自己九死一生创建的军队,她能说给他便给他,未来的封侯拜将对她而言更是过眼云烟。
亲情也好,爱情也罢,乃至荣华富贵万世流芳,于她而言仿佛都是一笑置之的东西。
她什么都不在话。
那她,究竟在在乎什么?
“将军,请。”
腾水瑶对薛绍做了个请的姿势。
柴绍忽而有些喘不过气。
“三娘,是我对你不住。”
柴绍艰难开口:“你放心,阿耶日后绝不会亏待你的。”
【在画大饼的事情上老李家的人那叫一个会!】
【李渊听说李三娘子占据关中,心中大喜,写给三娘的信那叫一个字字斟酌,句句都是老父亲的慈爱,然后让柴绍带着书信前来找三娘调兵。三娘精挑细选一万余精锐,前去与李渊会师。】
李密:“……”
他不嫉妒,真的不……不嫉妒个鬼啊!
李渊何德何能有这种女儿?!
“擂鼓!出战!”
李密扯着嗓子大吼,“我要李渊的人头!现在就要!”
*
“李渊这厮着实好命。”
王世充一唱三叹。
幕僚立刻进言,“好命如何,不好命又如何?”
“眼下他已被李密围在黄河,只需主公再添一把火,就能将他彻底消灭。”
好的,心里舒坦多了。
王世充长舒一口气,心情大好,“传令三军,立即北上与李密合围。”
——这种好运气的人就不应该生活在这个世上好嘛!!!
*
“着实好运气。”
窦建德抬手往嘴里喂了半盏茶,“只需生个好女儿,便能得尽得关中之地,又得七万兵马。”
【请记住,这些人都是三娘拉起来的队伍,三娘带着这些人与李渊会师,李渊是怎么做的呢?李渊是让三娘指挥这些人,与柴绍平级。】
【仅仅是与柴绍平级指挥这支队伍,就被史书大书特书,好像是天大的恩赐一样。】
李密:“???”
所以,李渊没有对立下如此功劳的李三娘子加以任何封赏???
李渊你不配!!!
你不配有这样的女儿!!!
*
“……”
王世充一言难尽。
李渊着实吝啬!
这要是他女儿,他高低得封她大都督!
*
“咳咳咳咳——”
窦建德险些被刚饮下的茶水送走。
亲卫忙不迭给他顺气拍背。
但他一把将亲卫推开,欣喜若狂,“快!快拿纸笔来!我要给三娘写信!”
——这种阿耶留着作甚?还不如来做他的儿媳妇!他把儿子兵权全部交给她的那种儿媳妇!
【咱就是说,如果李三娘子不是女人不是李渊的女儿,那么她拱手让地又领军来投,李渊说什么都会给她大封特封,以彰显自己身为主公的爱才惜才之心。】
【可她是李渊的女儿,她没有任何封赏,让她指挥原有的队伍就已经是对她的格外恩宠。】
【更为讽刺的是,这种“恩宠”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
“主公如此,娘子又何必愚孝!”
亲卫义愤填膺,“主公不顾娘子尚在长安便于太原起兵,大郎对娘子无半分照拂之心,郎君更是弃娘子于不顾,至亲与枕边人如此,娘子难道不心寒吗?”
“主公与大郎待娘子如此,纵然他们得了天下,又能给娘子几分礼遇?”
亲卫一撩衣袍,跪地请命,“还不如降了窦建德,做太子妃做未来的皇后去!”
此话一出,顷刻间在主帐内引起轩然大波——
“荒唐!”
“窦建德的花言巧语岂能相信?”
“古往今来,莫说是位份未定的太子妃,就连皇后被废弃也是司空见惯之事,谁能保证未来的皇后一定是娘子?而娘子的子嗣一定能登基为帝?”
“窦建德此话不过是为了迷惑娘子罢了。”
“娘子若真降了他,那才是种了窦建德的奸计!”
“娘子的父兄与窦建德同争天下,逐鹿中原,若窦建德得了天下,娘子的父兄能落个什么好?”
“或满门被灭,或流放蛮夷之地,总之门楣衰落,再不可能成为娘子的仰仗。”
“一个没有任何娘家人支撑的皇后,能坐得稳皇后之位吗?”
“纵然坐得稳,可若是色衰爱弛呢?若是窦建德之子宠妾灭妻呢?娘子那时又当如何自处?”
“娘子跟随父兄,纵然主公再怎样薄凉,娘子未来还有公主之尊,娘子的郎君更是开国功臣,享国公之位。”
“若是降了窦建德,若是窦建德不履行承诺呢?纵然履行承诺,但谁又能保证娘子能在皇后之位安然而终?”
“古往今来,废后废太子的遭遇有多惨烈你们难道不知?”
主张内吵成一团。
但李琼华却淡淡看着书信,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腾水瑶眼皮微动,上前唤了一声,“娘子?”
李琼华收起书信,随手将信纸折了起来。
腾水瑶会意。
——那是暂时搁置的意思。
不同意,但也不反对,作为一条后路的备选。
“既如此,那些聘礼末将先自行收下。”
腾水瑶笑了笑,“窦建德十分看重娘子,送来的牛羊金银无数,战乱贫苦,姐妹们许久没有开过荤了,便拿这些东西打打牙祭吧。”
李琼华颔首,“去吧。”
是日,李琼华的副将腾水瑶收下窦建德送来的聘礼。
是日,猪马牛羊被腾水瑶分给娘子军,金银绸缎充入军费。
是日,李三娘子的副将收下窦建德聘礼之事传遍天下。
“简直胡闹!”
李建成气不打一处来,“三娘是有夫之妇,怎能收受窦建德的聘礼!”
刘文静:“……”
重点是聘礼吗?
重点是天下英雄全部发现三娘的存在,且意识到三娘的能力世所罕见,用以高官厚禄甚至不择手段也要将三娘拉到自己阵营!
与其他势力相比,他们能拉拢三娘的东西只有血缘亲情。
且这个血缘亲情单薄得很,是被天幕讥讽嘲笑的存在。
更为可怕的是,其他势力得三娘是如虎添翼,主公得三娘是雪中送炭。
毕竟此时的主公根基尚浅,若失了三娘所占据的关中,则根本没有与其他人争夺天下的资本。
这个时候如果三娘出了问题,那么主公的问鼎中原只是大梦一场!
作者有话说:
有一说一,我对柴绍把三娘丢在乱军之中,然后自己去投奔李渊的观感很一言难尽。
他对三娘是多放心啊,能自己跑路把三娘丢下?
这跟李建成丢了李智云自己跑回去有什么区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