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气体。
这样的小天体可以做什么?
很简单,可以用它们,充实火星的质量!
这是一个耗时极长,工程量也极大的超级工程,人类将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将飞向地球的小行星推向火星。
小行星内蕴含的水,可以形成火星的海洋;小行星内蕴含的气体,可以充实火星的大气层。
当火星拥有足够厚实的大气时,人类再着手调整火星大气层的气体成分,最终令火星拥有类似于地球的宜居环境。
鉴于火星的轨道位置,很多人认为,维持火星的宜居环境需要极高的成本,对人类来说属于得不偿失。
但北都从来不缺改天换地的决心,既能解决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又能将火星改造成适合人类生存的宜居星,何乐而不为?
伟大的航天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改造火星确实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然而这却是人类走出地球,走向深空的第一步,若是连这一步都不肯迈出去,还谈什么宇宙深空?
距离小行星抵达内太阳系还有很长时间,但北都已经迫不及待,一艘又一艘守护神接到命令,飞向遥远的太阳系边缘,它们在预定目标附近脱离超光速,用一点时间仔细测算小行星的飞行轨迹,勾勒它们今后的飞行轨道。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
说简单,是因为只要准确测定小行星的飞行轨迹,就能用简单的计算,获得它的精确轨道。
说复杂,是一旦小行星在飞行过程中靠近某颗行星,其轨道就会受行星引力的影响,出现更加复杂的变化,计算的时候,必须把其他天体的干扰也考虑进去。
当然了,这只是对普通人而言,对于真正的学者,不管哪一样都很简单。
测定完小行星的轨道之后,才到真正复杂的部分——专业人员必须对小行星的轨道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在什么时候、哪一个阶段实施干预,才能用最简单的手段,让小行星飞向火星。
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越是早期干预,对轨道的影响就越大,但同样的,早期干预不确定的东西太多,很可能轻轻捅一手指头,就偏离预定的轨道。
简单点说,早期干预精确度必须要高,后期干预则不需要那么精细。
最终的决定,是马上实施早期干预,掌控小行星的大方向,后期再进行补充干预,保证小行星的精确度。
改造火星的决心是下了,但和以往一样,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还有人说,既然火星改造了,那金星是不是也改造一下?
嗯,这个就纯属无知了。
电影电视里常有登陆火星、改造火星的桥段,可为什么没有改造金星的情节?
很简单,金星的环境不合适。
浓密的大气、过高的环境温度,这些都不是问题,北都很乐意完成一次极限挑战,若是改造金星成功,那么将来遇上位于宜居带之内,但缺乏宜居环境的行星时,就可以放手改造,将不适合殖民的行星,改造成真正的宜居行星。
不过,金星最大的问题不是大气成分和环境温度,而是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非常接近,而且没有磁场。
咳嗽,想想看吧,假如金星是一颗宜居行星,可它上半年是白天,下半年是黑夜,这特么谁受得了?
磁场就更重要了,没有磁场的保护,太阳风日以继夜地猛吹大气层……呵呵,用不上三天,好不容易搞出来的宜居环境,就得让太阳风毁个干净。
火星也不是没有问题,很多人都担心,一旦人类正式移居火星,那么火星的地位该怎么算?
新联邦下面的一个省或几个省?还是高度自治的特区?
刚开始殖民的时候还没什么,等火星发展起来,出生在火星上的民众没有地球情结,会不会像某些影视作品中那样谋求独立?
一代两代没关系,三代四代小问题,五代六代呢?七代八代呢?
对此,北都的回应很简单,强大的武装力量,是统一的绝对保证!
退一万步说,如果谋求独立的只是一小撮,那么问题很简单,这样的组织只是一群野心家或者失意者的集合体。
话说回来,若是大多数火星民众都发出独立的声音,那么就不是火星自身的问题,而是该反思一下火星政策,以及那里的行政机构是不是出了问题。
还有一点很重要,只要将来的火星民众,依然认同自身的文化属性,那么不管身在哪颗行星,不管是不是一个政体,至少还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种族。
反之,若是对自身的文化毫无认同感,就是一辈子活在北都,也只是个身在北都心在国外的香蕉人。
与其担心未来如何如何,不如将眼下的一切做好,将来的问题,还是让将来的大佬们操心去吧。
嗯,话是这么说,可大佬们也不是真的一点都不上心,从此以后,教育部门悄悄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增加民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不止是原本就属于北都的民众,陆续加入新联盟的国家,也都享受同样的待遇。
这年头,武力征服是下策,文化征服才是上上之策。
660 稳步发展
第一颗小行星撞向火星的时候,孤峰号终于返回地球,一同返回的,还有四艘亚特战舰。
为防止意外,孤峰舰队没未直接出现在地球附近,而是拉开一段距离,一来防止己方误会,二来也是要看看地球的情况。
但孤峰号一出超光速,预警系统立刻发出刺耳的警报,自动将火星,还有即将与其相撞的小行星展示在徐飞面前。
小行星拖着又粗又长的慧尾,严格地说,应该是颗彗星。
老徐心头立刻打了个突,第一反应就是战场怎么挪到火星去了,难道地球已经沦陷,剩余的人类不得不迁移火星苟延残喘?
但他马上注意到火星附近徘徊着大批战舰,虽然都是从来没见过的型号,但敌我识别系统早就确定了对方属于友舰。
这就让徐飞看不明白了,搞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本打算马上联系北都,却在无意间看到,一艘友舰正从后方靠近彗星。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活计,在太阳风的吹拂下,小行星的表面物质不断剥落。
不过,实际上也没看起来那样危险,因为慧尾的物质密度非常小,对战舰基本没有影响。
战舰并没有在小行星表面着陆,而是在适当的距离停下,一连向小行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