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0 章(1 / 1)

白垩纪禁区 金属裂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看不见。

念头一动,生物装甲覆盖全身,东方白命令其他人留在后面,控制纳米细胞在身后垒出一堵冰墙,然后才将面前的冰墙拆除,一边拆墙,一边盯着几台便携设备上的读数。

气压稍有波动,遗迹内部似乎有气压,而且比冰洞里还要高一点。

没发现有毒气体、没发现微生物、没发现任何生物、没发现任何可以被识别的能量,所有的数据都是没发现。

对东方白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现象。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金属墙,打开生物雷达,通过墙上的破洞观察遗迹内的情况。

一向无往而不利的生物雷达,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也失去了大部分作用,只能勾勒出几道简单的线条,压根儿看不懂究竟有什么含义。

直到确定不会再有更多发现,东方白才掏出头灯勒在头上,微弱的光速照进破洞,驱散不知持续多少万年的黑暗。

出乎意料,墙后并不是狭窄的舱室,而是极其宽敞的巨型空间,向下看,距离地面起码有三层楼那么高,向上看,距离穹顶起码六层楼那么高。

不仅如此,目光所及之处,所有能看到的东西都是超大号,高度超过一层楼的椅子,与破洞等高的桌子,比汽油桶大好几圈的杯子,比班用帐篷还大的背心裤衩,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超大号生活用品。

东方白顿时了然,原来这是巨人明的遗迹!

他们的体型还真不是一般的大,拉出去和传说中的天顶星人肉搏,最后输的还指不定是哪一边呢!

东方白把一枚特制的紫外线消毒灯塞进破洞,点亮后封闭破洞。

耐心地等了一会儿,东方白收回紫外线灯,操纵纳米细胞扩大破洞,直到可以轻松容纳一个人才停下来。

可看看破洞的高度,再看看地面的高度,东方白无奈地叹了口气,纳米细胞继续向下扩大洞口,直到破洞底部接近地面才停下来。

迈步走进巨人明遗迹,东方白感觉自己像误入巨人国的格列佛,有种黑暗中随便冲出来两只老鼠,都能把他一口咬死的感觉。

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也没遇上危险,东方白终于松了口气,把其他人叫了进来:“这地方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最快速度,查查附近的情况,尽快搞清楚这鬼地方到底多大!”

595 通力合作

几个人迅速进入遗迹,但东方白很快发现,巨人遗迹实在是太大了,仅仅一个房间,就有一个足球场那样大,两米出头的高筒靴、小床那么大的趿拉板、就连门口那四仰八叉的旧头盔,摆正了都能当单人帐篷。

东方白不禁感慨,这样是人类和巨人对上了,还不真成了跳起来打你膝盖?

三五个人撒进遗迹,就跟湖里撒进几粒沙子没什么两样,无奈之下,东方白果断摇人,把一组的战士们全都叫下来,想想觉得不够,又从其他组抽调了一批,不知不觉,抽调的人手已经超过半数。

就这还有人不满意呢,一再要求加入探索队伍。

这可是巨人的遗迹,虽然就在冰湖之下,与工作面的距离只有短短一百多米,可想下去看看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可能错过了这一次,将来就再也找不到亲眼目睹的机会。

正好人手不够,东方白干脆做了个决定,除少数人看守物资设备之外,其他人全部拉到遗迹里帮忙。

一百多人先把第一个船舱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打开起码三十多公分厚的大门,向基地深处进发只这一扇金属门,保守估计就得有十几吨重。

“简直就是耗子掉进了米缸!”事后,东方白感慨地形容遗迹中的收获。

分散前进的战士们,很快把各个方向的发现汇报回来,东方白根据反馈信息绘制了一张遗迹草图,并以之为框架,逐步补充缺失,完善细节。

然而遗迹超乎想象的巨大,整整两天过去,所有人都在已知区域内转了几圈,也只绘制出遗迹的一角。

东方白不得不重新组织人员,将所有人分成四个部分,首先是材料组,他们的任务是在不破坏支撑结构的前提下拆解遗迹,提供造舰所必须的材料。

分解材料不需要太高深的微观结构知识,因此这一组人员最多,整体水平却比较低。

当然了,只是在穿越组中比较低,放眼全国,哪一个挑出来都差不了。

其次是造舰组,他们全部留在工作面上,材料就位前继续挖洞,材料就位后立刻着手制造战舰。

冰洞也不是随便挖的,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第一,洞顶的冰层不能太厚,必须保证战舰建好之后,可以轻松撞破冰层。

第二,鉴于战舰的体积,冰洞里必须有足够的支撑结构,否则战舰还没造完,冰洞直接塌掉,那可就闹出笑话了。

第三,必须留出适当的构建空间,方便运送原料。

东方白本来的打算,是几组人一齐动手,同时挖出三到五个冰下船坞,同时开工造舰。

可眼下的人手太少,只建一艘战舰都很吃力,根本没有同时建造两艘的可能。没办法,他只能放弃不切实际的计划,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

嗯,造舰组的微观材料水平就比较高端了,穿越之前,每一个人都是纳米制造业的大拿,如果说东方白是八级工,那么参与制造战舰的操作员,最低也是六级起步。

没这个水平,还是自己主动调材料组去吧。

相比之下,这个组的人手就少多了,为了加强制造组的技术力量,就连东方白本人,都是制造组的一员。

再次是搜索组,顾名思义,他们的任务是继续搜索巨人遗迹,为材料组提供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这个组人手更少,执行的任务看似轻松,可分散到每个人的身上之后,担子却不是一般的重。

他们每天行走于陌生的遗迹之间,不仅要确定所处位置究竟有些什么,还要判断哪些可以利用,哪些不好利用,哪最好躲远一点儿,凡是搞不清具体作用的巨人遗留物,全都要做上明显的标记,然后再标注在地图上,还要按危险程度分为可拆卸、不可拆卸,可接触、不可接触。

严重些的干脆就是禁止靠近,杜绝任何人有意或无意的接触,避免发生意外。

如果是科考,那么搜索组必定是一路小心翼翼,遗迹里的任何东西,都要小心再小心,绝不能有半点轻慢。

可穿越组的目的是原材料,这就不能顾忌那么多了,更不会有任何收敛,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