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情况,还能等到天空一号飞回来吗?
这时,另外几个方向的敌人也动了,安仁善长出一口气:“尽人事听天命吧各单位注意,准备战斗!”
没有煽情的语言,没有激情的动员,有的只是平淡和疲惫。
该说的早就说过了,多余的废话和大道理早就听够了,根本没必要再说。
北线的战斗率先打响,虽然这个方向的敌人数量最少,可他们和守军交手次数最多,经验也最丰富,前进的速度虽慢,锋线却始终稳固。
防线上的战士们,也在激烈的战斗中迅速成熟,他们反击的火力并不凶猛,而是故意保存实力,放敌人再近一些。
南线的敌人就急切多了,没等东、西两线的敌军到位,南线已经发起了全面进攻,大批敌军潮水般涌向基地,位于一线的暗堡立刻吐出道道火焰,将成群的敌军扫倒。
果然不出所料,南线的敌军吸取了北线的教训,立刻以恐龙的尸体为掩护,不断逼近基地的防线。
林辉小声说:“我把一线的人都撤下来了,坑道里做了一点布置。”
安仁善点头。
按敌人的作战方式,一线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与其把大量人力放在注定守不住的一线,还不如把人撤回来加强二线。
北线的敌军已经抵达一线,恐人的尸体排成的肉墙突然停下,大批恐人钻地掀开的暗堡,沿着地道向二线发起进攻。
结果刚跳下去,就引爆了安置在隐蔽处的反恐人定向雷,沉闷的爆炸声中,每一枚地雷都爆出上千枚钢珠,跳入暗堡的恐人非死既伤。
若是以往的地雷型号,钢珠打在恐人身上肯定能被生物装甲挡住,不过基地用的地雷是专门为恐人设计的加强版,没费多少力气就打穿了生物装甲,一举夺走恐人的性命。
恐人的进攻为之一滞,似乎、好像,这和自家制定的进攻计划不太一样啊!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进攻已经开始,就不能随便退下去,后面的恐人抬走同伴的尸体,低头钻进地道又是连续的闷响,凡是钻进地道的恐人全都遭了殃。
不止北线遇阻,东西两线也遇上了同样的情况,南线暂时还没攻克一线的暗堡,还需要一点发展的时间。
恐人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继续走坑道,还是放弃地下,从地面发起进攻?
新的命令很快传达到位:挖洞!
恐人充分发挥臂刃的优势,在原有的坑道一侧挖掘一条新的平行通道,从而避开路上的危险。
这也是之前用过的战术,只差一点就挖进二线。
守军已经掌握这个情况,发现恐人的异常之后不动声色,耐心地等了一段时间,直到敌人挖的差不多了,才突然引爆炸药,当场炸塌坑道。
因为坑道造的比较结实,所以炸药放的也比较多,连带着恐人刚挖出来的通道,也被炸塌了不少。
这下可把恐人刺激坏了,半天没动静的肉墙继续前进,二线的压力空前强大。
只靠轻武器,根本挡不住敌人的进攻。
安仁善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除雷场保险!”
早在战前,基地就在几道防线之间布下了大量地雷,平时处于锁定状态,踩上了也不会引爆,必要时解除保险,就是一片包围基地的庞大雷场。
毫不夸张地说,这已经是零号基地最后的防御手段。
300 一方有难
地雷对恐人有用吗?
答案是有,但恐人根本不在乎恐人的生命,更不在意恐龙的。
所以敌军的进攻绝不会因为这点阻碍就停止,反而变本加厉,于基地南线发起更加狂暴的冲击,以密集队形踏入雷场,锋线推进到哪里,就会踏响哪里的地雷,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连成一片,潮水般的枪声迅速沦为陪衬。
从战术的角度来讲,恐人根本就是乱来,可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说,为达成目标付出一些伤亡算什么?恐人最不缺的就是兵力。
随后,东西两线同样发起了不顾性命的敢死冲锋。
北线还有再周旋一下的迹象,但只过了几分钟,就不得不放弃矜持的想法,放开手脚发起冲锋。
其实北线已经摸到了第二道防线,正在挖掘加固防线的混凝土层,但其他方向速度太快,形势已经不允许北线继续执行原本的方案。
恐人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北线和南线是两个不同的团体,北线接连受挫,本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若再慢南线一步,后果不堪设想再高级的恐龙指挥官也是奴隶,失败的唯一下场就是死亡。
目睹这一幕,安仁善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这里毕竟只是一处基地,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挣扎都是徒劳。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敌人,同样适用于人类。
尽管心中万分不甘,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正确的决断:“命令,放弃二线,全面退守三线!”
他知道,在敌人不计损失的强大数量优势之下,再多的防线也挡不住敌军的进攻,最多就是拖延一会儿时间,然而,这已经是他,或者说基地守军能做到的极限。
安仁善打心眼里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事实并不会因为他是否承认而改变。
又一次站在天台上,俯视潮水般汹涌的敌人,老安的腰背挺得笔直:“警卫部队准备撤离,全体退守基地。”
这个时候,距离撤离第二道防线仅有十多分钟,以敌军的冲锋速度来看,第三道防线最多再坚持十来分钟。
林辉沉默,心里堵得厉害,就像压了一座大山。
安仁善拿起送话器:“南指,这里是零号基地,基地外围防线即将失守,我部将撤入基地继续坚守,直到最后时刻到来。”
放下送话器,安仁善转身,面对正南方向:“特遣队全体注意,我需要你们为大部队断后。”
没有人说话,大家默默握紧步枪,聚集到安仁善身后。
中原军区某部。
指挥车一声令下,八辆发射车同时开火,数十枚火箭弹以极快的速度飞上天空,拖着明亮的尾焰消失在夜空之中。
烟雾还没散开,战士们已经向发射车,马上开始装填作业。
疲惫的战士们已经记不请这到底是第七次,还是第八次装填,他们只知道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装填地开火。
连长亲自跳上发射车,与战士们一同装填火箭弹,因为太着急动作过大,一时不慎,右手被火箭弹挤了一下,小鱼际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但他只是随便缠了一下,连血都没止,就再次投入装填作业之中。
这一幕若是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