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玩游戏是为了快乐,为了感受到随机性,所以不会去尝试深度计算,像某些程序那样只是为了程序。
所以,她一亿把自我博弈,反倒越来越菜。
陆一鸣笑地差点合不拢嘴,过了好半天才想起了正事:“你这里有网络吧,带我们去周边参观一阵子。”
有网络的地方,等同于拥有黑沙沙的分身。
“好!你带上耳机,就能够听到我的声音了。”
超算中心外围的地板是非常普通的水泥路面,人们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冗余生产力,在房间内铺设瓷砖。水泥路面简单实用,但也有一些坏处,就是容易产生灰尘。
所以这里除了电脑之外,还有一些扫地机器人,固定时间打扫着卫生。
“嗡嗡嗡”的散热装置不停地响动着,将机箱中的热量排出。
确定所有的机器都在正常工作,灯光一闪一闪的,在监控室还能够观察到各个工作场所的动向。
再接下来,陆一鸣和金莉莉两人又登上了昆仑山号。
这是人类未来的庞大基地,想不参观也不行啊!
无数的机器人正在甲板上建设昆仑山号,它们在黑沙沙的远程操控下,井然有序地运行着。
这些机器人都是一级管控,也就是由黑沙沙亲自操控,出现差错的概率很低。
使用机器人建造船只,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陆一鸣在一辆工程车附近观察了好一阵子,才明白这些机器人的工作方式。
在他正前方的工程车上,有一条三十米长度的机械臂,正灵活地拿起砖头砌墙!它的效率很是惊人,机械手上下飞舞,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够砌砖一千,还可以将砖头切割研磨!
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一面墙壁就完完整整地堆砌出来了。
“这是一种名叫‘工程师X’的建筑机器人,在地球时期就有相关的智能产品,我们的科学家将它们加以改进,以方便黑沙沙操控。人类其实也是能够操控它的,就是效率稍稍低了一些。”
金莉莉拿起了一块砖头,研究了一下:“按照统计,普通的熟练工人一天也就砌1000块砖头。它一个小时就能够完成这一目标,而且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相当于是传统工人24倍的生产效率!所以建造的速度才会如此之快。”
“科技……可真是第一生产力啊。”陆一鸣感慨道。
对于需要创造的工作,黑沙沙还是有点儿吃力的,但这些机械化的重复,对她而言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比人类做的更快更好。
他又上前仔细地检查了这面墙壁具体的质量,“咚咚咚”敲了三下,砖头的质量非常轻,结合了一些新材料后,可能只有传统空心砖头的60%,但牢固程度,反倒和传统砖头差不多。
它的性能自然比不上最好的材料,但胜在产量高,而且性能马马虎虎,也不算差了。
没必要所有的建筑材料都用上性能最好的。
在非承重部位,使用这种空心砖能够减少整体的质量,昆仑山号自重下来了,能够承载的物资自然也就多了。
目前的地板基本上都是水泥地,显得相当粗糙,也有少部分重要仓库,铺设着光滑的金属地板以及金属墙壁。有些金属墙壁的厚度,甚至高达2米,哪怕是穿甲弹也很难入侵这样的重要仓库。
当然了,所有的一切都很简陋,黑沙沙只会完成“昆仑山号”的初步建设,内部装修活动以及细节调整,还是得依靠人类自己来解决。
沿着楼梯,继续往下走。
这一艘大船的空间是云海号的两倍有余,船舱内部相对而言宽敞的多。
里边的一个个房间都很大,乍一眼望去,每一个房间都比标准的足球操场还要更大一些,每一层的楼高至少有六米的样子,有些楼层甚至在10米以上!
这种设计显得内部空间极为空旷,很多工业机器都能够轻易地放下,所以这些大房间,非常适合工业生产。
“昆仑山的设计图纸,是按照原先云海号的图纸改进而来的。”金莉莉跟在后边说道,“抛弃了许多不必要的内容,所以显得更加简洁,不像云海号那样臃肿。”
云海号作为第一代的避难所,又要提供住宅空间,又要提供生产空间,还有农业用地,还得提供医疗服务,功能复杂混乱。
虽然是集合全国精英的聪明大脑设计出来的,然而当时没有真正实践过,必然会有相当多的瑕疵与不合理之处。
这种不合理,一旦建造出来就没办法更改了。
譬如说有的大型机床,光是高度就有10米,它需要非常宽敞的空间才能正常使用,然而云海号没有这么多宽大的房间,只能够暂时搁置。
总不可能将它放在甲板上工作,这是不可能的……
.
第四百四十三章 传说中的樱花山
又譬如有些机器的使用,会散发巨大的热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光刻机的使用,99%的能量会被浪费掉,变成热量,只有1%的能源是真正有效的。
如果房间的散热能力不行,哪怕拥有光刻机,也没办法正常工作。
还有些机器的使用,需要无尘厂房。一旦空气中的灰尘太多,成品率将会大幅度下降,基本上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需要无尘厂房的配合。
这些条件都是云海号难以提供的。
而昆仑山号作为第二代避难所,不仅内部更加宽大,还改进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瑕疵,散热能力也大幅度增强。所有搁置的仪器,都能够重新使用起来了!
“所以,它的功能也更加单一,只用于工业!”
金莉莉拿着设计图纸,一边对比,一边说道:“不需要大量的厕所、管道等排污设施,也不用将房间建造的像马蜂窝一样。可不要小看了这一点,这些民间场所的设计与建造才是更加复杂的,出了一点儿纰漏,哪怕是水管漏水,就会产生严重性后果。”
“昆仑山号的功能更加单一,也就少了许多建设上的麻烦。”
“是啊……减少了民间居住场所,确实增加了稳定性。”陆一鸣想到了什么,也跟着感慨了一声。
他回想起曾经发生过的33小区下水管爆炸事件。
那可真是灾难性的一天,大小便横流,污染了船舱内大量的空气!
许多人一出门,就看到一坨坨大便飘在了鞋子上,高声尖叫起来。
大量的网民在网上疯狂讨论,幸灾乐祸的占了大多数,哪怕臭不可闻,他们还是很兴奋。人类这种生物的奇特之处莫过于如此了。
工人们抢修24个小时才修好管道!
但空气中的余韵,持续了整整两个星期!
这两个星期里,云海号每日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