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南开的成材之道 读书堂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驰名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是其中杰出代表。

1.周恩来

南开大学第一期学生,1913年8月~1917年6月,他在南开中学学习。在四年时间里,周恩来立志救国,勤奋读书,品学兼优,才华出众,深得教师和同学爱戴。1917年9月东渡日本求学,并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4月,又回到天津,9月入南开大学文科,学号是62号。

2.梅贻琦

著名教育家,字月涵,天津人。1909年考取留美务处选派的首批留学生赴美留学。1914年毕业于吴士脱理工学院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15年到清华学校任教,后任教务长,暂代校务,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监督处临督等职。

梅贻琦于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到职后多次阐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积极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他认为: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在他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发展为一所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府。

吴大猷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07年9月29日生于广东番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吴丹桂,己丑(1889年)进士,壬辰(1892年)翰林编修,记名御史;父亲吴国基,辛丑(1901年)举人,后任职吉林时遇大疫而早亡。吴大猷为独生子,4岁失父,由母亲嘉娥和伯父吴远基协力抚育成人。

1925年夏,吴大猷考入南开大学。物理学家饶毓泰教授创建并主持南开大学物理系的工作,他很喜欢勤奋好学的吴大猷。1929年,饶毓泰安排吴大猷留校任教讲授近代物理学和力学。1931年春,由饶毓泰和叶企孙推荐,吴大本着2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乙种研究奖助金。

江泽涵(1902~1994)

数学家、教育家。早年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为该系树立了优良的教学风尚。致力于拓扑学,特别是不动点理论的研究,是我国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陈省身(1911~)

20世纪世界著名几何学家。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五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领域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1926年从四年制的扶轮中学毕业,15岁考入南开大学本科研修数学(南开理学院),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数学历程。1930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到清华大学任助教并就读清华大学研究生,随孙光远先生研究『射』影微分几何。

曹禺(1910~1996)

著名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和戏剧,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深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及莎士比亚、契诃夫等人的剧作所吸引,同时也陶醉于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配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五、院系设置及报考方法

(1)数学科学学院本科设高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3个专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4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教授3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9名),副教授3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学院拥有4个硕士点和按一级学科招生的数学博士点。基础数学、概率统计两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该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大量论文并承担重要科研项目,有一大批在国内外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2)物理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的前身物理系是南开大学最早的系科之一,创建于1919年。现设物理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及物理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基础物理教学部。该院拥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物理博士学院授权一级学科单位"。该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32名,副教授4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3名,还有一批高级工程师。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各1名。学院资料室订阅500余种中外文期刊。教育部华北地区物理类外国教材中心设在我校。

(3)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成立于1995年,现设六系四所一部,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科学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现代光学研究所、机器智能研究所、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和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部。

(4)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8年8月正式成立。它的前身环境科学系始建于1983年,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系已培养出近千名本科生和近百名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我国第一位环境化学博士毕业于该系。

(5)化学学院

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创建于1921年。1995年成立化学学院,学院包括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分离与吸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农『药』工程中心。学院现有教授102名,副教授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