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家宴(1 / 1)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玛蒂尔答 2698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第241章 家宴

  与往年相同, 过端午节,至少还保留了宫宴这一项活动。

  蓬莱洲正殿正中摆放皇帝的金龙大宴桌,餐具全为金制, 正中摆金勺, 金镶象牙筷和金布碟等餐具,左边摆奶饼、奶皮与干湿点心, 右边是一些酱小菜,有婉襄喜欢的野鸡瓜。

  而后由里向外摆放了八路膳食。

  头路正中摆放的是盛放青苹果的四座松棚果罩,两则各有一只藕荷地粉彩榴花图花瓶,瓶中插有艾草、菖蒲与早开的荷花。

  二路摆高足碗九只, 里面依次盛放着桃、杏子、蜜饯红果、葡萄、西门城梨、杜梨干、干梨、金丝枣、橘饼等九种蜜饯干果。

  三路摆折腰碗九只,里面大多盛放的是端午粽子, 也有两只碗中放的是螺丝饼、豌豆饽饽等一甜一咸两种雍正平素爱吃的满洲饽饽。

  两副红漆雕的果盒为第四路,里面是十件果盅。

  五路至八路则是冷膳、热膳、群膳共四十品。

  雍正时期宫中还保留了很多满族人的习惯, 膳食中主要原料大多也是来自东北方的关东鹅、鹿肉、野鸡、鱼等。

  如今没有皇后, 雍正右侧仍然留出了一个位置, 而后才依次是熹贵妃、裕妃与婉襄——宁妃尚未册封,因此位次仍在婉襄之下。

  在婉襄与武晚沐之间,熹贵妃显然还是更讨厌武晚沐, 因此无人为宁妃伸冤。

  这一次是纯然的宫中宴会,也是家宴,并没有邀请宗室女眷, 婉襄望着殿中人, 人人都依照品级穿着吉服,满钿与朝珠之下, 简直肃穆端庄得不像她们。

  雍正在这里, 平素惯来为熹贵妃与裕妃冲锋陷阵的郭贵人、安贵人与海常在都缄默不语, 安静地用着膳食。

  雍正又要将金龙大宴桌上他的菜赏赐诸嫔妃以示恩宠,赏给熹贵妃的是一道鸡米锁双龙,这是用海参、黄鳝与鸡脯肉制成的。

  熹贵妃平日也食用海参补身,雍正许久不曾这样关怀,倒令她有受宠若惊之感。

  裕妃素爱吃鱼,雍正赏给她的是黑鱼茯苓汤,并一品八珍糕。

  赏给婉襄的是她近来喜欢吃的捻转儿。

  捻转儿的原料是小麦,也本就是中原产小麦之地,诸如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特色食物。

  □□,青黄不接。陈粮吃完,新粮尚未成熟,农民遍只好忍痛收割虽饱满却尚未成熟的泛黄青麦做捻转儿。

  这道菜原料便非传统,做法更是复杂,要先以柴火燎烧麦穗,将外壳脱去,而后将麦粒放进大锅之中翻炒。

  炒熟之后,将麦粒放进上片石磨盘,旋转之中被搓成毛线一般的条状物,白绿相间,长短不一,这便是“捻转儿”这名字的来历。

  最早的捻转儿只有淡淡的麦香,传入宫廷之后御厨又精心调整了口味,成为了一道得以流传下来的宫廷美味。

  这东西到底是民间传来,原料又不贵重,安贵人见了便轻笑了一声,怕被人察觉,又连忙假装要喝酒。

  婉襄不理会她,她与雍正彼此真心,远胜过山珍海味。

  雍正赏给宁妃的则只是一道鹦鹉菜,即是菠菜,更比不过前头的。

  裕妃便笑道:“万岁爷方才赏的这几道菜,都是臣妾等原本爱吃的。万岁爷关爱之心,臣妾等十分感激。”

  “此时赏了这道鹦鹉菜……臣妾记得从前武氏庶人喜欢着绿衣,平素也多用素食,原来宁妃妹妹也喜欢吃鹦鹉菜的么?”

  宁妃抬起头,淡漠地望了裕妃一眼,“嫔妾的姐姐倒并不是很喜欢吃鹦鹉菜,无非是敦肃皇贵妃娘娘爱吃而已。”

  “嫔妾倒是很喜欢,多谢万岁爷赐菜。”

  此言一出,殿中原本庄重平和的氛围立刻被打破了。

  众人多少都知道一些敦肃皇贵妃的事,宁妃入宫之事也引得众人纷纷猜测,一时之间,虽不敢大张旗鼓地同彼此讨论,交换的眼神之中也都是讯息。

  宁妃与武晚沐倒真是不一样,婉襄能感觉到武晚沐还是很忌讳自己模仿敦肃皇贵妃这件事的,所以在她们尚未撕破脸皮时,雍正面前揭露了一角,她便不惜抛出自己曾有未婚夫的事情来遮掩。

  但宁妃似乎根本不在乎这件事,就算是与敦肃皇贵妃相似,她的许多举止也首先都是她自己,似是当真不惧怕向着死路上走。

  婉襄抬头看了看雍正,他果然阴沉着一张脸。

  端午节是怡贤亲王忌辰的后一日,他原本心情就不好。

  但他终究没有对着这一次其实无辜的宁妃发火,而是克制着自己的怒气转向出言挑拨的裕妃。

  “茯苓生津液,本是秋冬之时干燥所用的进补之物。看来是朕赏赐给你赏赐错了,还是御膳房本就不该上这道菜?”

  裕妃的神色立刻转为真心的畏惧,低头道:“臣妾失言,请万岁爷降罪。”

  到底是节日,雍正也并不想闹得太难看,将给其余嫔妃的菜色都赏下去,便不再提起。

  皇后崩逝之后,雍正似乎越加懒得举办这样的宴会,一顿饭吃得十分沉闷,只偶尔举杯共祝佳节而已。

  待到用过膳食,午后要在福海上赛龙舟。

  与曲水流觞那次一样,雍正邀请了许多朝臣一同赏景,婉襄便和富察氏一起上了殿前东列的畅襟楼,占了个极好的观景位置。

  五月福海上龙舟待发,大风猎猎,仿佛连她们钿子上的头饰都要吹走一般。

  今日嘉祥不在,永璜昨日更重了暑气,兰牙迭素来安静,永璜也守礼,便觉得好像身旁没有孩子一样。

  这几日婉襄仍然在圆明园中四处搜寻薄萦的踪影,若是找不到,那么确认圆明园中没有她在也是好的。

  但没有任何结果,总像是有什么东西悬在心上,让她没法毫无顾虑。

  一时之间与富察氏也是无话,便随便寻了个话头,“永璜昨日中了暑气,今日还是没好么?居然这样严重。”

  富察氏便道:“这孩子读书用心,昨日如此也是身边的人疏忽了更换冰山,他自己又没发觉导致的。”

  “今日若是跟着我出来,想必又是玩上一日,便怎样说都不肯跟来了。但今日毕竟是宫宴,怕皇阿玛会问起来不高兴,所以便央求我想了这个借口。”

  “此时禾晏在照顾他。”

  不过如今的雍正和婉襄一样,都没有心思过问这些。

  堂堂天子,想要找一个人却找不到,他已经在勤政亲贤殿发了好几通脾气了。

  婉襄便伸手抚摸了一下永琏的小脸,他在这时候看起来有些失落。

  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承受同级压力了。

  “永璜想要读书没有错,我们永琏想来蓬莱洲探望皇玛法,让他享受天伦之乐也没有错,孝心一样可贵。”

  永琏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她,似乎得到了一些安慰,但并不是全部。

  富察氏便分出一只手,摸了摸永琏的头,“你比永璜年纪小,读书识字自然没有他那样快。不用为了这样的事情伤心难过,该用功努力的时候努力便好了。”

  得了亲额娘这一句话,永琏方才真正开心起来,拿起了桌上的千里镜,询问婉襄,“谦娘娘,我能用这个千里镜看他们竞舟么?”

  这是雍正特意留给婉襄的。

  不过婉襄没什么心思,“当然可以了,到时让皇玛法也送你一只,如何?”

  “嗯!”永琏更高兴了,但这高兴很快又转为了小心翼翼,“可以也给大哥一支么,到时候我的和妹妹共享就好了。”

  方才还在因为永璜的进步而难过,此时便又为他着想,所有的感情都是真挚的,这就是孩子。

  可这样好的孩子……

  “当然可以了,等回去之后谦娘娘就和皇玛法说,让他赏赐给你们三个一人一支,好不好?”

  这下永璜才是彻底高兴,拿着那支千里镜朝着窗户走去。

  兰牙迭见状也从富察氏怀中挣扎下去,和永琏肩并肩站在一起,分享着千里镜的视野。

  畅襟楼实际很大,中间有长廊,许多妃子宫人都站在长廊上观看。又有宫人四处走动,为她们送茶水点心,实在也很热闹。

  婉襄和富察氏所在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面前就是上楼的楼梯,她看着桃叶和那常在彼此说笑着走上楼来。

  而后不可避免地同她们遇见,互相打了招呼。

  苍猊之事后,这一对姐妹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加亲密了,终于不再那样剑拔弩张了。

  这是好的改变,谁都不必再用自己最糟糕的一面来面对这个世界。

  楼下忽而爆发出一阵巨响,是众人齐声喊号子的声音。

  绿衣的宫女低着头,恭敬地将木盘奉上,“请娘娘、福晋饮雄黄酒。”

  这也是端午的习俗,杀百毒、辟百邪,她们各自拿了一杯。

  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福海上的龙舟吸引了,朝着窗前挤,除了婉襄。

  她看着宁妃穿过长廊莫名其妙地朝着她奔跑过来,衣袂翩跹,让她看起来像是一只优美的蝴蝶。

  她终于跑到婉襄身旁,一把夺过了她手中的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