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0 章(1 / 1)

红旗 浪子刀 2000 汉字|2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份削弱,他通过旗珍集团在港上市套取了一部分流动资金,又用旗珍集团的流通股份做抵押,由中旗集团和中国国际银行借了五十二亿元的短期贷款重新注资神州工业集团,将中机的股份削减到14%,其余分散在各省国资下属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也被稀释,最后,中旗集团在神州工业集团的持股率就达到53%。

如果很多年后,神州工业集团发展起来了,大家又要中旗集团以博大,侵占国有资产……放***屁,中机自己要做大股东,没有搞好就吃干抹净想跑路,其他几个省的资产公司也恨不得立刻甩空,将所有钱都投入到股市和深州地产中。

杨少宗要继续注资坚持下去,江、鄂、鲁、徽四个省的国资委下属资产管理公司都立刻自己没有钱,要股份拿去,要钱没有。

操。

总之就是这么个屁事,还好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总裁王镛是王振将军的儿子,和萧薇的父亲萧永华是一个军委大院里长大的,萧薇亲自去游,王镛看着这个情面才同意继续增资,将神州工业集团的负债率先压低到30%以下,好和其他银行借贷融资。

结果,杨少宗原来计划是中旗集团出管理人才和经验,以及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为国家筹建一所特大型国有控股重工企业的雄伟计划就成了泡影,整个神州工业集团就剩下三个大股东,中旗、中信、中机,中机还是中央那边发话,这才硬着头皮没有闪人。

至于其他四家省国资委下属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份本来都不是特别多,又不肯继续注资,他们持有的总股份一下子就被稀释到13%。

成了第一大股东,杨少宗亲自担任神州工业集团的董事会主席,上去就将原来那帮狗屁官僚总裁、副总裁、总经理全部踢出局,一点情面都不给,将杨建林委派过来担任神州工业集团的总裁兼e,在杨少宗担任董事会主席的情况下,直接将所有管理权都交给杨建林,这才重新控制住局面。

很多人,包括中信总裁王镛对于杨建林的赴任都感到怀疑,大家不否认杨建林是一个ting有名的企业家,一手创建了鼎鼎大名的旗珍集团,可旗珍集团是食品行业,神州工业集团是工程机械、冶金、钢铁、造船、重型车床、数控áng、精密áng、汽车、汽车零配件的一个混合型的大型重工企业,这合适吗?

他能胜任吗?

很多人都是如此怀疑。

杨少宗并没有任何怀疑,因为他非常了解杨建林,可以,在中旗系,真正能将责任管理体系吃透的人就是杨建林,能将华康盛那一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真正落实到实处的人也只有杨建林。

这两个管理体系中,前一个体系几乎是专门针对国营企业而设计的,历来都有一针见血的效果,而在市场营销领域,杨建林也是一个集大成者,有着很多属于自己,也不同于杨少宗、华康盛等人的独特见解。

到了神州工业集团,杨建林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组织一个庞大的企业培训部,将所有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拉出来逐批培训,他亲自担任教育总监,一个个的盘查,将所有人都重新面试考核一遍,只要不合格,立刻踢出局,根本不给补考的机会。

培训成绩优秀的,他亲自带队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和再培训,回来全部予以提拔和重用,给他这么一抓,上上下下都吓的要命。

整顿完中高层,再整顿基层管理和每一个员工,随后,杨建林第二刀搞整改,但凡是原各国营公司下属三产公司全部切割,第三刀搞才开始搞责任体系管理,全面签署责任协议,不达标继续裁员。

这种情况下,杨建林虽然不懂机械冶金,他还是将整个企业都翻了过来,至少实现了扭亏为盈,又重点推进汽车产业的先发展,连续推出商务mv荣威、日产蓝鸟u3、日产风度,还有模仿意大利依维柯的神州君威四个车型。

1995年的轿车、mv还用做广告吗?

杨建林的答案是要,为什么不要,只要能卖得比别人多,我们就赢了。

就在管靳生离去的这几天,杨建林将神州工业集团今年的财报大体整理了一下,带着这一叠资料找到杨少宗汇报情况。

将整个财报看完后,杨少宗心里多少还是比较欣慰的,他笑了笑,和杨建林道:“不错,至少有七个多亿的净利润了,这就是最大的进步,汽车这边的国产化率推进的也非常快,真的很不错!”

杨建林笑了一声,又似乎不是很高兴的感叹道:“其实真难怪一汽、广汽那边国产化率低,真的,从模具áng,从áng到技术工人,从技术工人到材料配件,国内全部都没有,我们这边是完全靠台湾裕华汽车公司帮忙撑起来的,我们和裕华合资的这家神裕汽车零配件产品公司几乎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所有零配件,咱们穿了也是d,只不过一汽、申汽、广汽是从国外进口零配件,我们是从国内的合资企业购买零配件。难听点,咱们这个汽车产业做的真没有水平,车型、机械、组装线都是人提供的,零配件是台湾人,我***就是从食品厂里抽一千个大妈也能生产……当然,这话有点过了,可确实是没有多少水平,咱们现在唯一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是整车的外壳制造,其余都d!”

杨少宗也很无奈,道:“先有利润再,人才和技术的事情慢慢培养,不要着急。”

杨建林嗯了一声。

杨少宗则继续问道:“怎么样,现在还算是能适应神州控股那边的工作吧?”

杨建林和杨少宗道:“也谈不上什么适应的问题,现在的成绩还是谈不上出色,但我这一年半主要是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下属企业的整改,先把企业的基础打牢,现在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是大家对神州系的认同感太差,我打算统一品牌,暂时冷冻宁工、楚重这些品牌,全面使用神州重工标识,旗钢也改组为神州钢铁集团公司,归神州工业控股集团公司持有主要股份。”

这个问题比较大的。

杨少宗犹豫了一下,想到了管靳生的离去,最终还是点着头道:“行,我支持的决定。”

他忽然有一种意识,对于杨建林、管靳生这样的超级中国企业家,他们确实不愿意甘居人下,他们要的是主人公感觉,哪怕他和杨建林几乎算是生死之交。

这也不行。

既然相信别人,重用别人,那就要全力支持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