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的,他顶多能让旗州走向共同富裕,问题是现在的旗州即使没有他也可以变得非常富有,只是未必能让每个人都走向共同富裕。
让旗州走向共同富裕真的很重要吗?真的很难吗?真的需要杨少宗继续带路才能做到吗?
杨少宗也是人,他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这一点,他自己深知肚明,现在有两件事给他选择:1、尽量少浪费精力去管旗州,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更大的事业……让整个中国都能受益的新事业,让中国在他还没有老的时候成为世界第一大的经济体,让中国在他还没有老的时候至少能普遍意义上的真正的实现村和社区一级的民主选举,让中国在他还没有老的时候让至少超过一半的人口可以享受到合适的医疗保险,让至少超过70%的人不用担心住房和教育问题,至少,他可以让中国出现更多更普遍的农业合作社,推广新的农业思路。
2、集中精力管好旗州,让旗州成为中国最繁荣的新城市,代表富裕之路的典型,做为中国政治的一个亮点,一个上上下下的政绩,做为一个稳定国民的武器。
在中央的日子,在地方的岁月,在93年的遭遇……这一切最终让杨少宗醒悟,这是中国,正常的方式走不通。
中国是一个黑暗和光明交织争斗最为剧烈的地方,这里有最无si的总理,最铁血的总理,最希望富强的中央领导,这里也有最黑暗的官场,最的官僚群体,最胆怯的社会学家,最欺软怕硬的媒体。
最终,杨少宗决定黑白两道一起走,用一种看得到一半,看不到另外一半的方式去改变这个国家。
为此,他需要做很多事。
在中旗国际中心大厦23层的那间属于自己的大办公室里,他一个人寂寞的坐着,背对着繁华的夜空和整个旗州,身后的远处是那无尽的琵琶湖和延绵的大旗岭。
他在自己的座椅上深思着。
最终,他决定给自己设计六个基础目标,一个一个的去完成他们,而第一个目标就是用五到十年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亚洲首富,甚至世界首富,第二个目标则是成为中国最好的社会经济学家,他要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要带领一个中国最好的智囊团队,为中央出谋划策,为中国最好的政治家铺垫道路……倒了一个杨少宗,那就继续站起一百个杨少宗。
当他实现这六个目标,他相信,自己就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生总是如此风景变换,在无尽的黑暗之后,终究还是有光明到来的那一刻,阳光会穿透云层照在大地上,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哪怕是一场将整个国家全部改变的暴风骤雨,亦或者是连绵下起了几十年的阴风雨。
不管如何,绝对不能是光打雷不下雨,就这么一直黑暗的笼罩在中国大地上持续几十年。
那么,就用五到十年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亚洲首富,再用十年的时间成为世界首富吧!
假如阴霾终究要笼罩在这个国家很久,那就让自己来做那个最邪恶的人,邪恶到永远以为他是一个无懈可击的人,也许,他是一个疯子,但只有疯子才能成为释迦牟尼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国的摩根士丹利和硅银公司
目标是远大的,现实是恐怖的
93年的倒退对中旗系的影响巨大,很多工作都失去了控制,直到杨少宗回来将季昌玉踢出局,重新控制整个中旗系,中旗系的各方面工作才恢复正常。
93年是失去的一年,94年是恢复的一年,95年则是中旗系继续高速发展的一年。
中旗系现在到底有多大,这基本是一个无谱的话题。
随着中国股市这些年的发展,中旗系已经不能像92年那样随心所yu的操控整个中国股市的股指,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中旗系依然是中国股市的擎天柱。
在深州,前三大市值的上市公司都是中旗系,淞州的情况同样如此。
在深州,最大的市值公司——深发展已经在1994年7月重组为联合银行,也就是新诞生的中国联合银行,做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轻易是不能使用这种名称的,特别是不能带上“中国”两个字,可杨少宗还是利用自己在国务院工作期间累积的人脉,劳请央行有关负责人来一次特批。
杨少宗陆续在1994年吃掉了7家因为紧缩政策而拖着大量不良资产的城市地区银行,同时不断外扩,将营业点从1993年的422家增加了2723家,涉及到了全国各个一二三级城市,最终才让央行放马,允许深州发展银行改组为中国联合银行。
如果这就算是杨少宗的厉害,那就太看这位杨主席了。
在今天的中国,到做生意绝对没有另一个人能比我们这位杨主席厉害,杨主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同步将中旗华泰保险公司分拆,拆出另外一家中国联合保险有限公司,又兼并了经营陷入困局的南方证券和深州华信证券投资公司,改组为中国联合证券公司和中国联合信托投资公司。
一系列的操作背后正是中旗系的另外一张——几年后,这些公司会按照杨少宗的意愿重组为中国联合金融保险集团,主业就是保险、银行、信托投资、证券四大金融业务。
这一系列的台前操作人是原平安保险的董事长马明哲,而他也将是中国联合金融保险集团未来的董事长,并且持有该集团1.0之间的股权,实际上,这绝对还是一家中旗嫡系的核心集团公司。
中旗集团及子公司、关联投资控股公司加起来,加上各个中旗系的信托基金公司,所有的线联系起来,中旗系将控制着中国联合金融保险集团超过40%的股份,国有控股占30%左右,其余30%分散在管理层、职工和流通股市上,即便是在流通股市上,隐藏在中旗系的旗州地区股东也会占据非常重要的席位,包括像宋方舟、宋建邺、潘时新、徐明、赵大军、李光泗……这样的自由投资人。
这或许可以明杨少宗的厉害程度。
但还不能完全明。
93年是荒废了,94年绝对没有荒废。
杨少宗在94年做了很多事,正是在这一年,他最终完成了冠生园、中华啤酒公司在全国的基本布局,而它们也是旗珍集团未来的主力成长线。
通过在香港上市,中旗系本身没有多出资,旗珍集团也拥有足够的资金在全国完成对各省冠生园公司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