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1 / 1)

我在乡下做网红[重生] 香酥小卷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笑,但说到这里的时候,肚子是真的传来了饥饿的感觉。

  邵晏之摸了摸肚皮,起身走下楼去厨房翻了瓶鲜榨果汁,烤了一片面包,用小刀沾了一层果酱抹在面包片上。

  刚刚烤出来的面包片,带着微微地焦香气味,香甜的水果果酱混着干燥的麦香,让人心旷神怡,搭配着冰凉粘稠的新鲜橙汁,做宵夜,非常的爽快。

  邵晏之嘴里叼着一片面包打字,“如果你让他高兴,说不定他就要我介绍你。到时候你如果搭上了他的顺风车,你那些生意可都轻轻松松小意思了。”说到这里邵晏之响起了他自己出钱投资的沈塘的果园,十分得意的挑了挑眉头。

  接着邵晏之报了个地址……

  沈塘看着那片昂贵的住宅区,莫名的胆战心惊。

  这么有钱的人,真的不会嫌弃他送的东西吗?

  接下来沈塘和陈建中敲定了合同的协议,并且选在一个被算出来“黄道吉时”的时间里签下了合约,一式两份各自保存。然后沈塘就怀揣着一张卡,开着租来的卡车,一路悠悠的回了铁头村。

  但他没想到啊,路上能碰到人。

  “这位小哥,请问下铁头村怎么走啊?”问路的是一个看起来比较成熟的男生,大约二三十岁,全身运动装,很是干练。他擦了一把额头的热汗,在沈塘等车的时候走到面前问。

  “我正好要回去,你要搭顺风车吗?”

  沈塘这么说的时候,这个男人犹豫了一下,“那个……我不是一个人来的,是一个小团,这样可以吗?”

  沈塘敲了敲车门,“这是货车,你说呢?”

  男人大喜,站在车外朝着一个方向挥手,果然看到一行几人,有男有女地拖着行李箱,挎着包朝着这里跑来。

  “这位好心的小哥说愿意载我们一程,你们就坐在后车厢里吧。”

  几人登车后,沈塘好奇问:“你们也是来铁头村旅游的吗?”最近来这里旅游的人明显增加了许多。

  “是的。”他摊开一张纸,是一幅很简陋的地图,“我们是看了一个攻略才来的,听说这里环境特别好,还有个微博有些名气的博主在这里开店做生意,可以来尝尝美食什么的,听起来也还不错的样子。而且也不远,坐长途汽车及就到了,可是车停在这,半天没开来一辆车,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走。”

  听到这里,沈塘又想,旅游攻略,哪冒出来的?又跟他扯上关系了?

  “旅游攻略能看看吗?”沈塘随口说,对方连连说可以,从包里掏出了一张比较简单的a4打印纸,上面印着一堆很清晰的建议。

  光是旅游路线就设定了两条,a路线是卧云峰-碧塘,b路线是十三涧-碧塘,甚至连游玩路上的特色小吃都有推荐,还给了金额预算。

  巨贴心!

  沈塘只能想到这句话,因为连下脚住所都给圈出了一大片区域,当然是连同沈塘家在内的范围。

  这事哪位好心者做的事儿??沈塘非常想知道。

  “听说碧塘那儿摘摘花茶,摸摸鱼,然后带走现烤,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点期待啊!”说完这个男人两眼放光,“平时工作忙,就喜欢一群驴友约好了,找个地方野餐钓鱼什么的,这个地方也不远,周末来很适合啊。”

  沈塘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干笑着呵呵两声,难不成说,啊烤鱼铺子还没建好,您只能摸鱼烤不了,不然搭个土灶什么什么的……

  沈塘苦笑,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什么都还没完善呢,怎么就一批人涌来了。好在合作终于谈妥,有了资金终于可以放手试试,这是沈塘唯一感到庆幸的。

  他看向驾驶座旁放着的鼓鼓囊囊的腰包,里头放着一张承载他未来希望的卡,卡里有着大笔资金,足够他完成他前期的构想。

  沈塘可没想出名,就将他们放在路上,悠闲地开着车回了家。他早就打过电话报告过回来的时间,刚到家门口,这才不过下午的时间,就能闻到饭菜的飘香。他把车子往院子里一停,一趟趟把篮筐和秤搬下来,手里还提着几样小礼物。

  家里头静悄悄的,只有厨房传来的滋啦滋啦油锅的声音。

  沈塘走过厨房去了后院。

  后院非常小,只有一米多宽,三四米长,之前养了几只鸡,现在是把咩咩放在那里。

  咩咩日渐通灵,早就解开了拴着它的绳子,让它可以在里头尽情的撒欢。他几天没看到沈塘,一下子耳朵抖了起来,咩咩的叫唤开来,声音柔柔和和的。

  沈塘在台阶前蹲下身,伸出手给咩咩舔了几口,摸了摸它细腻的毛发,还捋了几把,看到咩咩鼓胀的乳房,就知道它不在家的时候,爸妈没给咩咩挤奶。他回了厨房,沈妈妈也不知道去哪儿了,沈塘就自己端了个大盆子,摆了张小凳子坐在台阶上,一边挤奶一边哼着歌儿。

  一人一羊,依偎在一起,哼哼唧唧地声音融合在一起。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的身上,看起来像是一幅温情的油画。

  沈妈妈面带温柔笑意,走到沈塘面前,还没说话,沈塘就伸着脑袋蹭了蹭,她轻轻锤了一下,笑骂道:“浑身一股味儿,还不赶快洗澡去——”

  沈塘当即起身,做了个立定敬礼的标准姿势,道:

  “遵命!”

  ☆、第59章 【野猪林】

  半个月后,连接十三涧和碧塘的旅游团队就建好了。

  沈塘效率很高,他知道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初最多的事情来,这是他在大师傅手下当学徒的时候学会的,高效利用时间。他在卧云峰附近的两个村子招了十五个年轻的男女,十八到二十七八不等,只要你会说话,不怯场,沈塘都要。

  村子里留下来的壮丁不多,大都离开村子去城里打工,所以找来的十五个人里头,女的涨了百分之八十。最小的一个还只有十八岁,但是巧舌如簧,说的比唱的还动听。

  本来就是当地长大的孩子,十三涧卧云峰都不知道去过几次,打小就这么长大的,但是还远远不够。

  沈塘拉着一群人,在山里绕来绕去,不停的寻找风景最优美,最有话题度的路线,整整花了一个礼拜,才敲定了三条路线,还让里头学历最高的大专生晓晓跟他一起准备稿子。都是他们加工过的词儿,到时候天花乱坠的说一通,糊弄的游客一愣一愣的,回去还跟别人叫好。

  和旅游路线一起动工的是他和陈建中的烤鱼铺子,陈建中说了,等到沈塘的羊奶产出来了,到时候陪着烤鱼一起卖。那羊奶味道香醇,他说活了大半辈子也没喝过比那个更香的奶,不趁机卖出去更待何时呢。

  沈塘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