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1)

拥朱羲 榶酥 384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9章

  姜滢提着裙摆脚步飞快的往书房而去, 面上带着几丝愠怒和焦急。

  青袅紧紧跟在后头。

  书房的门开着,姜洛白负手立在画像前, 似已等候多时。

  “父亲!”

  姜滢径直踏入书房。

  青袅默默地守在外头, 以防有人靠近。

  姜滢盯着姜洛白:“调任可与父亲有关?”

  姜洛白转身,在姜滢急切的目光中轻轻点头。

  “父亲,您…”

  “阿滢。”姜洛白淡笑着打断她:“阿滢的母亲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 阿滢的兄长是我的嫡长子,我为妻儿报仇, 不是天经地义?”

  “可是父亲…”姜滢眼尾泛红。

  “没有可是。”姜洛白上前一步, 拍了拍姜滢的肩膀:“作为父亲, 我亦不会让女儿孤身犯险。”

  姜滢动了动唇偏过头,好半晌才声音微哽道:“父亲是何时开始计划的?”

  “从阿滢找我要参加明年宫中大选时。”姜洛白道。

  姜滢神色复杂的看着姜洛白:“原来父亲答应我,是因为此。”

  姜洛白轻轻叹了口气, 抬手擦掉姜滢落下的泪珠儿:“知女莫若父, 我怎能不知岁岁心中所想。”

  岁岁…

  姜滢顿时泪如雨下。

  从鹤山回来后她刻意与家中疏离, 再也没自称过岁岁, 也不愿家人这般唤她。

  好像如此, 她便能真正做到冷心冷情。

  可此时听着父亲温柔宠溺的唤她,她方才知,她不能。

  万千宠爱中长大的姑娘,再是装的淡漠不近人情,心中也始终依恋那份爱护温情。

  “父亲,这样太危险了。”姜滢声音沙哑道。

  “只要触碰到当年那件事,怎样都是危险。”姜洛白道:“届时我会将你祖母, 二叔一家留在苏州。”

  姜滢皱了皱眉想要说什么, 却终还是咽了回去。

  “待新任知府上任, 我们就得启程, 最多不过一月。”姜洛白顿了顿,略有几分犹豫道:“还有…我,写了休书。”

  姜滢眼神微闪,她明白父亲的意思,此行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不该将周氏牵扯进去。

  “父亲,周氏为姜家付出良多,这件事,父亲不如先问问她的意思?”

  姜洛白点头:“该是如此。”

  父女二人又商议了进京事宜,姜滢便告退回了银霜院。

  姜滢离开一刻钟后,姜洛白才走到桌案前拿起昨夜写好的休书,和一本族谱离开书房。

  姜洛白先去了寿宁堂。

  屏退下人后,姜洛白便砰地跪在了老太太面前,重重咳了一个头,痛声道:“儿子不孝。”

  老太太下意识想要起身,但随后意识到什么她便又缓缓坐了回去,眼睛逐渐湿润。

  “决定好了?”

  姜洛白一怔,抬起头复杂的看向老太太:“母亲,您…知道了?”

  老太太苦笑道:“知子莫若母,我如何会看不明白。”

  姜洛白喉中涌起一股涩意,颤声唤道:“母亲。”

  老太太抹了抹泪,勉强扯起一抹笑,起身将姜洛白扶起来:“你…可是托了齐家旧交的关系,可会连累人家?”

  姜洛白顺势起身扶着老太太坐下,躬身回道:“母亲放心,调任是辗转几方才成事的,儿子进京后不会与他们来往,定不会牵连他们。”

  “那就好。”老太太深吸一口气,拍了拍姜洛白的手:“我知道你放不下,母亲无法拦你,也拦不住你。”

  “岁岁那僵脾性,跟你如出一辙。”

  姜洛白一顿:“母亲…”

  “我也知道。”老太太笑了笑道:“起先我确实当岁岁是因离家多年,淡薄了亲情,但现在我想明白了,岁岁啊,在筹谋着为她母兄报仇,她怕有个万一,又叫我们伤心一场。”

  老太太说着,声音已带着几分哽咽:“她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了这么多年,苦了这孩子了。”

  姜洛白动了动唇,没吭声。

  “也罢,以后有你护着,总要好些。”老太太叹了口气,眼中带泪,笑看着姜洛白。

  姜洛白微微哽咽,缓缓跪了下去。

  他从怀中拿出族谱呈给老太太:“母亲,这本族谱请您务必收好。”

  老太太盯着他手中的族谱,一瞬间便明白了什么,她身子一僵,颤抖着手接过来。

  “儿子已将祠堂的族谱换了新的,上头没有儿子与岁岁的名字。”姜洛白声音发颤道:“若是…若是当真出了祸事,它或许可以保姜家。”

  老太太捏着族谱,泣不成声。

  “若儿子能带着岁岁回来,母亲再将这本族谱换回去。”姜洛白说罢重重将头磕在地上,带着哭腔道:“儿子不孝。”

  老太太强压着未哭出声,许久后她才将手放在儿子头上,哽咽道:“你且安心护着岁岁,母亲等你们回来。”

  “母亲。”

  姜洛白再也忍不住,跪着上前将头埋在老太太膝上,痛哭出声。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不知为何,却带着几分落寞与悲悯。

  一个时辰后,姜洛白才离开寿宁堂,去了素云院。

  周氏看着桌上的两封休书,放在膝上的手紧紧攥着绣帕。

  “你与母亲留在苏州,若我们能回来自是最好,若回不来,你与罗姨娘便可凭休书归家,另寻良人,罗姨娘沉不住气,便将她的先交由你保管。”

  二人并肩而坐,相对沉默良久后,姜洛白才开口道:“你放心,孩子们会安然无恙。”

  周氏始终不吭声。

  姜洛白看她一眼,本想多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站起身:“我先走了。”

  “我知道你想做什么。”

  周氏却突然抬眸,淡淡道。

  姜洛白脚步一顿。

  “我大约能猜到你是用什么法子得到调任,可你进京不带家眷,更会惹人生疑。”周氏盯着他的背影,不疾不徐道:“此事非一时能成,必做长久打算,你的后院需要有人打理。”

  姜洛白转身,眼神复杂的看着周氏。

  “我也知晓你不愿意连累我。”周氏迎上他的目光:“但我想帮你。”

  “别的我做不了,应酬结交官眷却是可以。”

  姜洛白皱了皱眉:“你…”

  “齐姐姐以真诚待我,我想为她做些事。”周氏打断他,认真道:“我不怕死。”

  “且家主已为孩子们做了打算,我便更不怕了。”

  姜洛白避开视线,半晌后道:“你何必涉险。”

  “我自也有私心。”周氏面色平静道:“齐姐姐与大公子的仇一日不报,家主便一日不能释怀,我想若此事了,家主或能安心与我过日子。”

  姜洛白沉疑许久,道:“好,休书你且收下,若出了事以自保为重。”

  周氏看向桌上的休书,睫毛颤了颤:“好。”

  姜洛白走后,周氏坐着静默许久,拿起她的那封休书,平静的撕碎。

  他若不在,她不需要自保。

  这世间除了他,无人是她的良人。

  -

  十月初一

  姜洛白启程前往京城赴任。

  老太太称病,二房一家留下侍疾,大房老太太指名留了罗姨娘。

  按理说侍疾应当是周氏,轮不到妾室,但罗姨娘是老太太远房侄女,到了京城也需周氏掌理后院,留罗姨娘便也无可厚非。

  罗姨娘及其不满,但老太太发的话她不敢违逆,为此还在房里哭了一夜。

  而大房的小辈们皆随父进京。

  几位姑娘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若能在京城说一门好亲事,将来也能有个保障。

  祸多不及出嫁女。

  至于姜澈…他是大房唯一的嫡子,若将他留下,反倒会叫人怀疑姜洛白此行别有用心,且他一直向往京中青嵩学院,进京后或可想想办法。

  齐家一案需要从长计议,只要姜洛白暂且按兵不动,不露痕迹,加上明郡王之前插手救了姜家,那背后的人就算顾着明郡王,也不会贸然出手给自己留下把柄,所以短时间内姜家还是安全的。

  拜别老太太启程时,天已大亮。

  马车缓缓驶出巷子,姜滢打帘望了眼渐渐远去的姜家。

  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家人平安归来。

  -

  两日后,姜家一行人到了京中城门。

  几位小辈们都好奇的掀开车帘探望,姜蔓看着那巍峨高大的城墙,眼里泛着光芒:“这就是京城啊。”

  姜澈兄妹俩脸上也尽是向往。

  皇城,谁不向往呢。

  姜笙眼里盛着欢愉与期待,以后,他们就要在这里生活了。

  姜滢缓缓放下车帘,深深吸了一口气。

  若不出意外,她以后的路,都要在这里走了。

  马车进了城门,径直驶向开封府。

  长阶下,早有官员静候。

  姜洛白才下马车,清瘦的中年男子便迎了上来,笑得一脸和气:“可是姜推官,姜大人?”

  姜洛白忙回礼:“正是。”

  “我乃开封府通判程和俍,特在此迎姜推官。”程和俍客气道。

  姜洛白闻言微讶,怎会是通判来迎他,他忙后退一步躬身行礼:“下官见过程通判。”

  “该是下官去拜见通判大人,怎敢劳大人…”

  “欸。”程和俍忙按住他的手,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姜兄此言差矣。”

  他不动声色的往姜家家眷处望了眼,在姜滢面上短暂的停留后,笑意更浓,靠近姜洛白轻声道:“以后还得请姜兄多加照拂呢。”

  姜洛白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客气道:“怎敢怎敢,下官初来乍到还要请大人多加指点。”

  接下来又是好一番你来我往的客套话。

  姜滢微微垂眸,心中有了猜测。

  观通判大人对父亲的态度,格外热切些,可姜家在京中并无关系,若她猜的不错,多半是因为郡王。

  难道苏州之事都已传到了京城。

  “姜兄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去看看宅子?”程和俍道:“姜兄放心,这几处宅子都是很不错的,价格还公道,要不是…”

  程和俍没再继续往下说,姜洛白心里却有了底。

  方才他见程和俍往家眷中瞧了一眼,心中就已了然,多半是六丫头的事传到了京城。

  “如此,便有劳通判大人了。”

  “欸,姜兄这就是与我见外了,不知姜兄今年几何?”

  姜洛白如实答了。

  “那比我小几岁,若不介意,我就托大唤一声姜老弟?”程和俍道。

  姜洛白忙拱手,温声道:“程兄。”

  程和俍笑容满面,愈发热切:“姜老弟,弟妹,这边请。”

  一行人说说笑笑看完了几处宅子。

  “不知姜老弟满意哪处?”程和俍笑问道。

  姜洛白与周氏对视一眼,道:“最后一处就极好,只是不知价钱…”

  “姜老弟放心。”程和俍从袖中拿出一纸契书递给姜洛白:“瞧瞧,价格可公道?”

  姜洛白接过契书一看,讶异道:“这…如此便宜?”

  “嗐,自家人嘛。”程和俍示意姜洛白瞧契书屋主名字。

  姜洛白这才注意到,屋主姓魏。

  魏…

  姜洛白惊愕的抬头,快速看了眼姜滢。

  周氏最先反应过来,从姜洛白手中接过契书,快速扫过后,朝程和俍微微颔首,试探道:“大人,这宅子?”

  程和俍回之一礼,笑道:“只要诸位满意,我这便去回明郡王了。”

  姜洛白与周氏双双一怔。

  果然是明郡王安排的!

  姜滢捏了捏手中帕子,心中难掩惊讶。

  他竟然如此周全。

  “姜老弟放心住着,这是郡王私产。”程和俍似是看出姜洛白与周氏的顾虑,道。

  姜洛白这才回神,却突然想起什么:“方才那几处…”

  “都是明郡王私产。”

  程和俍笑着从怀中取出几张契书:“每一处都已拟好契书。”

  这姜家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竟然能得明郡王这般看重。

  程和俍如此想着,又往姜滢处瞥了眼。

  姜家几位姑娘模样都很出挑,可若能称作苏州第一美人的只有这位。

  想必,这应就是六姑娘了。

  这般出挑,也不怪不近女色的明郡王动了心思。

  “既然宅子已定好,那我便不打扰姜老弟了。”程和俍收回视线,拱手道:“府尹大人特许姜老弟休憩三日,再上职。”

  “多谢府尹大人体恤。”

  姜洛白谦和致谢:“我送送程兄。”

  待二人走远,周氏才看向姜滢:“六姑娘…”

  姜滢摇了摇头。

  她对此也并不知情。

  姜洛白很快便回来了,姜滢先迎了上去。

  “父亲?”

  姜洛白朝姜蔓几人道:“进去看看房间吧。”

  姜蔓三人明白姜洛白有话要与姜滢说,便都往后院而去。

  “我已问过通判大人,如今京中皆知,此次调任是因明郡王……”几人走远后,姜洛白才看着姜滢道。

  周氏与姜滢同时一惊。

  怎会如此。

  此事分明与明郡王无关,如何会有这样的传言。

  “那…六姑娘与明郡王,又是如何传的?”周氏犹豫片刻问道。

  “与事实相符。”姜洛白道。

  正说着,院外便进来一位宫人。

  姜滢与他对视一眼便低下了头。

  阿礼先是朝姜滢颔首行礼,才走向姜洛白:“姜大人。”

  姜洛白注意到他方才的动作,便猜到应是明郡王的人,遂客气颔首。

  寒暄几句后,阿礼便道:“京中福如寺香火鼎盛,菩萨很是灵验,姜大人后日可要去拜拜?”

  姜滢闻言脸颊顿红。

  他要见她。

  姜洛白自是应下:“多谢内侍提点,初来京城,是该前去拜一拜。”

  阿礼便浅笑着告辞。

  临走时,又朝姜滢微微颔首。

  待阿礼走后,姜洛白与周氏不约而同的看向姜滢,姜滢面露羞赧,慌忙告退:“女儿先进去了。”

  姜洛白与周氏皆笑了笑。

  姜滢脚步飞快,脸颊也滚烫的厉害。

  她来时还觉彷徨不安,想着一月未曾有他的消息,是不是早将她遗忘,可到了才知他竟已为她安排的如此妥帖。

  想起那张惊为天人的脸。

  姜滢的脸又红了红。

  也不知他喜欢什么,她该备些谢礼才是。

  作者有话说:

  初吻下章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