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简氏告状(一)(1 / 1)

酥心小夫郎 四夕夕 27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063章 简氏告状(一)

  唐熙和苏瑜两人沉默着,很快就回到了他们三房和唐家所在的巷子。

  唐家和苏家三房的屋子在一条巷子里,离得不远,苏忻这时候就在前面的唐家里,苏瑜想了想,对唐熙说:“阿姆,我去看看忻哥儿。”

  闻言,唐熙想着自从他们从苏家搬出来,瑜哥儿和忻哥儿两兄弟的感情就越来越好,或许让瑜哥儿去和忻哥儿说,比他去要好些。

  于是唐熙点点头:“瑜哥儿,刚才我和你阿爹说的话你都听到了,你要是、要是能够劝动忻哥儿,就劝劝他吧。”

  唐熙也不知道自己让苏瑜劝苏忻什么,他现在脑子很乱,很多东西都没理清楚、想明白,他就是这样一吩咐。

  苏瑜看着阿姆的神情,大约能猜到对方的心思,他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苏瑜见苏忻,他的目的和苏高平的有些相似,他想问明白苏忻的真实想法,然后考虑怎么帮他。

  至于说苏忻做出这样“离经叛道”的事对他的名声有没有影响,苏瑜想得很开。

  这几个月来,他们三房闹出了这么些事,又有大伯母简氏在后面煽风点火,他们兄妹几个的名声想想就不会有多好,与其还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不如顺着心意来,这样大家都过得开心些。

  至于说苏嘉,她还小,现在的事对她影响其实很小很小。

  苏瑜还觉得,如果他以后要嫁的人家因为他的弟弟认为他也如何如何,那只能说明那家不适合他,嫁过去了他不会幸福。

  自从离开了苏家,苏忻的想法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循规蹈矩。

  唐家,苏忻刚做完了一锅福字糖,就听袁三在院外说苏瑜来找他了,将手上的活都交给椿婶,苏忻脱了工作服走到外面。

  苏忻嘴角带着一点点笑意着看向苏瑜:“大哥,你怎么来了?”

  “忻哥儿,我刚才和阿姆出去送料子,在外面听到别人说你扮成男子到唐记做事。”苏瑜见到苏忻,直入主题没有扯别的,三言两语就把他为什么过来找苏忻说明白。

  “阿姆去找阿爹问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阿爹就说你以后若是还想出去,就找阿姆陪着,阿姆看着好像不是很赞同。”

  “忻哥儿,大哥我是认为,咱们以前在苏家过得不开心,现在离开了苏家,如果还是不能按照咱们想的过日子,那我们离开苏家还有什么用?”

  “说句心里话,我虽然在听说你穿男子的衣服出门时很惊讶,但是仔细想想,这样不是没好处,咱们哥儿只要把红痣遮了,不擦粉,其实和男子看着区别不大……”

  听着苏瑜说这些话,苏忻说不上来是个什么滋味,苏瑜是实打实的这个时代的人,他说这些话应该都是为了让自己宽心,才说出来的吧。

  从同是哥儿的角度来聊,苏瑜确实比苏高平之前说的更容易让苏忻放下心防,让苏忻愧疚又感动。

  苏瑜见着苏忻就先叭叭地说了一通,终于等到他觉得自己说得差不多了,他才提出:“忻哥儿,阿爹的想法、阿姆的想法、甚至你大哥我的想法都不重要,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大哥说,我回去了能劝阿姆就劝阿姆。所以,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我很矛盾。”对这样的苏瑜,苏忻说出了部分他真正的想法。

  苏忻的矛盾并不是他认为自己矛盾,而是他的想法和这个时代有矛盾。

  当然了,这些矛盾他不可能如实说出,他只能将其中部分用苏瑜较为接受、理解的方式说给他听。

  这一刻,苏忻觉得或许在他达成最终目的之前,找苏瑜帮忙比苏高平更有效,毕竟苏瑜天天同唐熙待在一起……

  同苏瑜分开后,唐熙在唐家门口站了一会儿,他才转身慢吞吞地回到自己家。

  进屋后,听到动静的苏嘉拿着她新做的荷包过来:“阿姆,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大哥呢?”

  将荷包高高举起,苏家娇憨一笑:“这是我专程做给大哥的,二哥的我等会儿继续做,阿姆,我要给大哥和二哥做不同的荷包,你看,大哥的这上面绣了一套小小的衣裳,二哥的我准备试着绣字糖,就是不知道绣出来好不好看。”

  唐熙勉强对苏嘉笑了笑,下意识找了个借口:“你大哥去小舅舅家找你二哥了,听说你二哥做出来了一种新的字糖。”

  字糖是唐记小食最重要的吃食,平日里苏家三房众人都比较自觉地不过去,担心万一他们看到了什么说漏嘴,泄露了字糖的配方和做法。

  因为福字糖还没有正式开始卖,苏家这边并不知道苏忻做的新字糖是什么。

  “大哥去找二哥了?”苏嘉听着这话有些不高兴,她有时候想去找二哥,阿姆和大哥总是说不可以,大哥怎么想去就去。

  苏嘉知道自己若是这时候说也想去找二哥,阿姆肯定不会同意,她嘟了嘟嘴:“哼哼,这个荷包我决定不给大哥,我送给阿姆,剩下那个还没做好的给爹爹,大哥和二哥都没有份!”

  唐熙没心思应付小闺女,夸了夸她绣得精致,就将荷包收了起来。

  苏嘉注意到了唐熙不太想说话,以为他出去送布料累着了,没有继续闹腾,乖乖地离开了唐熙的房间,回她自己的房间鼓捣新荷包去。

  这时候,在崇安县另一侧的苏家,简氏回到苏家后在脸上敷了一层白粉,将自己弄得非常憔悴后,跑到苏老太太跟前哭诉。

  她说她听人说县里有一种卖得特别好的零嘴,别看是零嘴,很合适拿出去送礼,她就琢磨着说买一些添到送去各处的年礼中。

  前些日子一直在忙没时间,她今天终于得空了亲自去看看,若是东西真的可以,那她就卖些回来问问老太太的意见。

  谁曾想,她去到了那个新开的铺子,居然看到了忻哥儿穿着小伙计的衣裳,遮了额间红痣,在铺子卖东西!

  苏忻是苏家的哥儿,他哪能做出这样的事丢苏家的脸。

  简氏说她本是打算提醒一下苏忻,再把这件事告诉三弟,让他们别再让忻哥儿做这样的事了。

  可她还没说两句,苏忻就像刺猬一样,竖起他满身的刺扎人,把她弄得简直没法开口,还被周围那些路过的人看了热闹。

  最让简氏觉得难堪的是,三弟没一会儿也过来了,他说什么自己和相公都看不顺眼他,说他不要苏家的家产,说他要和苏家划清界限,说他以后让他的三哥孩子改姓唐。

  简氏哭得那叫一个委屈,她半遮半掩地把刚才在外面发生的那些事说了部分出来,着重说着唐家的黑心,以及苏忻等不识好歹,还有苏高平在离开苏家之后如同变了一个人。

  苏老夫人以前对三房一家一直挺不满的,她本就不太喜欢三儿子,也不喜欢哥儿。

  偏偏三儿子娶了一个哥儿回来,连着生了两个哥儿一个闺女,要不是简氏头胎就给她生了大孙子,苏家下一代可就一个男丁都没有了,叫她死了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这种不满随着苏高平的死而复生,越来越不听话愈演愈烈,她觉得苏高平在现在特别不像话,有谁家会像他那样,有家不回不说,一个大男人在夫郎的嫁妆铺子做事,丢死个人了!

  尽管苏老夫人知道简氏说的这些话不全,尽管她也知道简氏多半对苏高平说了不中听的话,但是她相信简氏不敢杜撰苏高平没说过的话,听听苏高平说的这些都是些什么鬼话!

  简氏哭得眼睛通红,她刚开始靠着掐大腿肉哭,哭着哭着就想着自己不容易,为了相公、为了儿子,要忍受公爹、婆母和三叔一家,她悲从心来,越哭越止不住。

  苏老夫人心烦意乱,听着简氏哭就更烦躁了,骂道:“行了,整日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你是苏家的长媳,是掌家太太,有点掌家太太的气度,别像个受气包小媳妇一样!”

  “娘,我心里委屈啊,三弟他怎么能说那样的话……”

  就是在这时候,苏老太爷回来了,他听着这些话觉得不对劲,走进去神色不善地盯着简氏:“简氏,你说苏高平那个混账又怎么了?”

  苏老太爷突然回来,把简氏吓了一跳,哭得停不下来的她眼泪一下就止住了,她之前打算先把苏老夫人说服,统一了战线后再进一步告诉苏老太爷。

  不过看苏老夫人现在的样子,应该已经把她的话听进去了,她现在就告诉苏老太爷没什么问题。

  简氏眼珠子转了一通,故意不擦眼泪,跪在地上对苏老太爷说:“爹,这事是这样的……”

  说着说着,简氏时不时用手帕抹抹眼睛,做出擦眼泪的样子,把一双眼睛擦得通红。

  苏老太爷才没心思看儿媳妇的眼睛红不红,他在听说了苏高平做出这些事、说了那些话后,气得一巴掌拍在桌上,两眼瞪得老大:“这个混账!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