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1 / 1)

执玉伴兰时 柏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太子殿下宽仁待下,何须亲自过问这些许小事。”

  太子殿下面色不变,“我倒是没想过你会为她们求情。”

  按着他的意思,是要杀鸡儆猴的,内宅里都能传出这样的言论来,想来这朝中官员,应有不少一部分耽于享乐久了,早忘了至今还未完全收归的北境。

  他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整顿一番的。

  “殿下。”兰时正色,与太子殿下推心置腹,“我倒也不是非得为她们求情。”

  只是那小宫人的话,总是出现在她脑海中。

  “不过是最近,有人对我说,我的天地太小了,只围着这一方宫城,围着——”

  兰时很及时地将那句围着太子咽了回去,欲盖弥彰地别开眼。

  这一举动没逃过太子殿下的眼睛。

  太子殿下微微挑眉。

  只听兰时又道:“围着姑母,所以推己及人,若说我身在宫城眼界有限,那她们拘于内宅又何尝不是呢?”

  “她们只是什么都还未曾见过,所以才并不明白北境军究竟意味着什么。”

  若是因此被责,带累家族,还断送自己的一生,对她们有些严苛。

  她做过皇后,做天下女子表率,做过将军,体恤过将士,但其实,她不曾站在一个女子的立场去理解过其他女子。

  如今她愿意尝试着由她开始去做一个改变。

  “殿下此举定有深意,我也无意为她们开脱,但是殿下,若是殿下心里有谋略,何不釜底抽薪?不必如此迂回。”

  姜兰时哄太子殿下的三板斧,蜜饯,装乖,焚香。

  不说无往不利,但也从无失手。

  所以她在另一个荷包里倒出来些昨日制香剩下的香饵边角料,点在白瓷三角香炉里。

  太子殿下在果香气里,目光落在兰时身上,纤手调香,如画一般。

  他没想到第一个看清他意图的人会是兰时。

  “在你眼里,我就是做什么都有目的吗?”

  他当时其实并未想过这许多。

  “我相信,殿下是在事后才想到,这其实是件一举数得的事,对此,小女只想说,治家不严,难道不比口角纷争更严重些吗?”

  兰时将那香炉往太子殿下方向推了推。

  冷不防被太子殿下抓住了手。

  太子殿下的目光深邃幽沉,眼底暗藏惊讶与欣赏,含笑揶揄道:“小丫头长大了,有坏心思了。”

  这目光太过危险,兰时只觉不太妙,她不着痕迹地抽回手,“殿下,我已年满十六了,如今如此这般不太妥当,殿下忙,兰时告退。”

  只要她跑得够快,殿下就不会叫她回去。

  太子殿下眸中的目光十分危险,不太妥当?

  他咀嚼了一遍这四个字,“何处不妥?”

  这话声音虽轻,却比那目光还危险些。

  常保捧着汤盅从太子殿下身边经过,听到这句恨不得自己原地消失,他知道何处不妥,但是他没法跟自己主子明说。

  他怕死。

  太子殿下雷厉风行,正午时分,各家大臣就收到了由陛下颁布的诏书,贬官的贬官,罚俸的罚俸,诏书之上并无各家娘子罪状,只一条,治家不严。

  连同文府在内,被罚了十多家。

  这在宽仁治下的陛下登基之后,是从未有过的事。

  有渠道的人家,已经知道是太子殿下建言于陛下,针对地是昨日入宫的小娘子们非议卫国公府的事。

  此次太子殿下并未隐去兰时,被罚的人家心中都有数,是卫国公府的十四娘不计前嫌地求了情。

  太子殿下记仇兰时那句如此不妥,特意暗地里嘱咐了前去宣诏的内侍官,定要隐晦而又能让这罪臣明白地提,是姜府十四娘前来求的他。

  这事做完,太子殿下胸中郁气舒了一半。

  不过坏心的报应是,他半夜又做梦了。

  平日里并不华美的东宫,是满目的红,宫人们瞧见她,都含笑来给他见礼。

  太子殿下不明就里,低头看一眼自己,是正冠服,袍摆上是喜庆的纹样,这种吉祥繁复的纹样,是婚服制式。

  他竟然成婚了?

  内殿门近在眼前,他心跳如擂鼓,手扶在门上,却迟迟没有勇气推门进去。

  他分不清这心跳是他的,还是梦中的他的。

  这扇门后面的太子妃,还能是谁呢?

  他发现,他心里有了一个人选。

  再不迟疑,推门进去。

  看到床榻上团扇遮面那人,太子殿下情不自禁地笑开。

  有那样一个人,无论她把自己遮成什么样子,他也能一眼就认出来。

  一首首却扇诗念下去,绣着玉璧兰草图案的扇面上方,美目流转,是仿佛一瞬之间就不可方物的姜兰时。

  珠冠珠妆的兰时,比他想过的还要夺人心神。

  他的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拿兰时扇柄的手都在抖。

  仿佛一切都无需说出口。

  红烛高燃,一夜好梦。

  丑时许,太子殿下从梦中醒来。

  双.腿.间的异样,仿佛一记响亮的巴掌拍在他脸上,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对着自幼照顾着的小丫头有了别样的心思。

  太子殿下扶额冷静了片刻,自己寻了干净的衣裤来换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满脑子都是卸钗环的兰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他于梦中,看见了兰时背部,一处明显的胎记。

  这,应当算是一处证据摆。

  可他也不会去验证。

  若是他同父皇讲,娶了兰时能将北境军收入囊中,那父皇应当会准许的吧,若是他同母后讲,他迎娶兰时,能护住兰时也能护住北境军,母后,应当也是会准许的吧。

  这般胡乱想着,太子殿下蹙着眉头睡去。

  此时此刻,兰时从梦中惊醒。

  她,突然想起她对探花郎的熟悉感从何处来的了。

  这事,比她重生更让她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去那探花郎府邸验证一番。

  心绪起伏,险些落下泪来,若此事真如她想得那般,那她无论如何,也要助那苏探花得偿所愿。

  兰时再也睡不着,披衣起身,书信一封,去往北境,此事太大,须得有人商议,能与她出出主意的,只有五哥和太子,如今她这身份,还是得与太子殿下避嫌。

  便只能同五哥商议,不怕慢些,只要有个章法就好,横竖如今她在京城,如何行事都是方便的。

  那她现在暂时不能走了,得将一切安排妥当。

  苏岐鸣,怪不得她从不记得那苏岐鸣后来如何了。

  怪不得那苏岐鸣躲躲闪闪,都不肯直面她,却肯殿试时写那样的诗,还同她说,敬佩卫国公府。

  作者有话说:

  兰时:女子就是要搞事业的

14 ? 故人

  ◎故人三千里,相见不相识◎

  翰林院负责为官家起草诏制,属天子之私,连皇后和太子都不大过问往来的。

  她一个武将之后,更不好贸然走近。

  只能寄希望于探花郎还会如昨日一般在老时辰,再走一遍崇文道。

  守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