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的稀有动物,“扑哧。”
“你是叫汀墨吗?太可爱了。”
不仅是晓晓,房间里的其他人也露出了笑容。
这么严肃的事情……
怎么这么多人笑了?汀墨想要维持自己严肃的表情,但在一群笑脸里,她像极了小丑。
晓晓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小朋友,过来坐坐吧。”
“我看这次采访你一直不说话,还以为你是沉默挂的,没想到你这么可爱。”
“可——爱?”
“也是你乖,也是你遇到了我,不然你这番话说出去,回联邦,你工作就得没。”
她精致的面孔里,藏着成年人时间的刀剑。
“谁不知道看不起病是咳咳有问题呀。”
“明摆着的。”撰稿人也插了句嘴,“一般低等星都会这样的,在字母编号星球里,是没有按照劳动标准发放工资的地方的。”
“我们惊讶只是觉得Q3这边稍微有点严重了。”晓晓接嘴,“一般来讲,看轻症还是很多人看得起的,编号星球做的这么绝的也少。”
编导资历老,见识的事情多,“估计是Q3这边人口规模足够大。”大人口规模的星球,对人就不怎么看中。
毕竟,这个死了,还有一堆嘛。
他们嘴唇开开合合,用最平常的口吻说着最残酷的事情。
汀墨眼底满是不可置信,“前辈,你们……你们都知道这些吗?”
“怎么?这么惊讶吗?等你在联邦星干久了,多多少少也会知道这些的,这在媒体圈子里,根本不是秘密。”
“……”
不是秘密?
她以为大家是不知道,所以从来没人报道。
原来,大家都知道?!
“这么大的流量,大家都知道,就没有人报道吗?”
“你傻了?”晓晓扯过她,一副为她好的表情,“你以为这件事星球上是偷偷做的吗?”
“源源不断的矿石、数不清的税收、全星际性比最高的劳工……”
“姐告诉你,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随便报道的,有些东西根本不是你能沾的知道吗?”
她极度严肃。
表情很认真。
但是汀墨的心又塌了。
原来不仅是自己星球的zf靠不住,联邦星际的zf都靠不住吗?
晓晓看汀墨表情不对,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想那么多了。”
汀墨想了很多。
既然上面不允许这些消息被爆出去。
那她就要努力把这些消息给爆出去。
她不信,就一点办法没有。
重新建立目标,小姑娘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我知道了,谢谢晓晓姐你开导我。”
“对了,晓晓姐,明天你们是要去采访这边的比赛吗?”
“是啊,看资料片发上去的反响,正线先采,然后根据民意调整支线,怎么了?你想上镜?”
“不是,我是问明天有没有需要我的地方啊?”汀墨问:“如果没有的话,我想去帮同学采集一下毕业的资料。”
哦哦,原来是这样啊。
本来还想让小姑娘上个机的。
既然人家自己有事,那就算了吧。
谁也不嫌镜头多呀。
“那你去吧。”
“注意安全。”
“好,我知道的。”
全星际都是我的美食粉丝
第831章 850深夜的惊喜留给夜猫子
深夜的惊喜,是留给夜猫子的。
凌晨2点33,联邦新闻光秃秃的Q3专栏更新了几则视频。
主线支线问题答疑,应有尽有。
别说,主线视频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趣。
夜猫子迅速把讯息略过,心想,无趣归无趣,但这组人还挺会拍,主线时间不算很长,中间也掺杂了一些自然风光和讲解音频。
听下去之后,他们搞清楚了,这次也是搞联合演习样什的啊。
这活动还挺不错。
就是怎么不在联邦星搞个义诊啊。
屏幕中央逐渐出现弹幕。
1,不过想想也知道在联邦星是不可能的。
?我联邦星不配?
凑不齐那么多人吧,之前看圈子里的留言那边病人比较多一些,我们联邦星有几多病人咯而且场所也不够。
中芯医院可是重地,也不可能随便借给学校做演习的。
这么说也对,看来在联邦星是没有希望了。
害,恨生错地方。
先把主线看完之后,再进入支线。
支线就连BGM都是轻快的。
从晓晓的拍摄团队到达Q3星以后的吐槽,飞船叮铃当当的时候配真担心会不会飞进垃圾堆。
镜头只一瞬掠过了排队的人群,这本是一个不错的梗,但晓晓团队的人没有对这里进行配音做深挖。
一切都圆融得恰到好处。
进入医院,团队迷路,和向导开开玩笑,采访同学们的时候给同学加上各式各样的表情和字。
例如:精神治愈系大师珍贵幼幼时期诊疗视频、我离精神治愈师距离最近的那些年、憋说话,看我表演等等。
为支线视频增添了很多趣味性。
精神治愈师这个称号在普罗大众眼里是有光环的,而且是金光灿灿那种环,现在加了这些字之后,视频好像充满了调侃和欢快的意味。
弹幕一溜烟的哈哈哈。
除了普通的支线采访,还有大家在联邦新闻里、Q3专题里留言最多的江秋秋啊、xx院长啊,都在采访其列。
啾星人自然是蹲点秋秋不动摇的。
当然,同时进入这个视频的,也有路人。
单人的cut视频比较短一些,这个要控制时常,不能太长,不然恐怕有捧人的嫌疑,容易引发争论。
夜深寂静,一位吃瓜路人打开了联邦新闻的采访专题视频。
她其实也不能算是正统的吃瓜路人。
因为她也是一个精神治愈师,只不过毕业好几年了,水平普普通通,不上不下,现下就在23等星球混口饭吃呢。
她打开这个视频,原本是想康康人家天才是咋样的。
结果
视频从一条路开始。
摄像机最初是略略有些晃动的,但很快,画面平稳了起来。
两侧的树木向后,很快,房子出现了。
镜头持续聚焦,耳畔也有声音传来,“诶,这院里还卖小吃吗?”
熟悉这个专题的,一耳朵能听出来,这似乎是出镜记者的声音。
卖东西?
卖小吃?
这跟医院有点不搭调吧?
思绪刚过,镜头就是这么丝滑的一转。
近景特写。
第832章 凡尔赛·秋 我不在乎第一这个位置
一口锅。
一个蒸笼。
还有不停向上冒的热气儿。
把蒸笼掀开,一个一个雪白Q软的白色馒头,映入眼帘。
一切的画面都是慢动作,只见一双素白的手拿起馒头,轻轻一撕,充满了弹力的孔隙状结构被撕开,一勺酱被舀到了馒头中间。
因为是慢高清镜头,它把汁水沁入馒头里的过程拍得极其细致。
这位路人没有吃过这样的东西,但观此景,她脑子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啊,医院卖小吃这事儿不太正规。
但这个小吃好像挺板正的,看上去挺不错,好吃。
这年头刚过,向导的声音又插了进来,“哪儿啊,这里哪有卖小吃的。”
“”
刚刚看的不就是吗?她疑惑了一瞬,屏幕里的声音就是这么巧,仿佛在解答她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