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3 章(1 / 1)

全星际都是我的美食粉丝 向微醺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1个月前

挺不错的。

就是,“当时上面发讯安的。”

哦哦,出镜记者晓晓明白了,关系户啊。怪不得很早起能上联邦新闻呢。

对于热点的敏感让晓晓觉得这个江秋秋可能是个突破点,“之前不是流传她出身不怎么样吗?还有人捧?这后面是不是有点别的原因?”

“她的性格怎么样,这么多人都认为她是天才……”

总之爆点满满,“到时候可以充电采访她。”

“ok。”

编导表示明白,并把江秋秋的名字重点标红了一下。

“除了她,还比较有爆点的就是x贵族家的……”

“领队里有联邦大学精神治愈系的院长,重要人物,不过他往年很少接受采访。我们可能邀不动他。”

这个级别的人,人家不愿意就是不愿意,露个脸算是给面子了。

大家都不会没事找事去触这个霉头,“除了他呢?还有别人吗?”

“也有。”

“这次蔷薇学院带队的是那个比较出名的贵族院长。她也是个突破口。”

经常说话不过脑子,唯贵族至上,不太聪明的人。

这种人,时常会语出惊人。

把看点都盘点了一下,晓晓点点头,“好好做,这期专栏出名了,我们也有提成。”

“说不定下次就有更好的采访了。”

团队里的人齐心点头。

汀墨默默坐远了一点。

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她以为每一个记者的头上都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以为每个记者都是一把劈开沉霾黑暗的刀,但入行之后,满腔热血才被慢慢浇灭。

这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行业。

-

联邦新闻的跃迁机甲到达Q3星球的时候,已近接近傍晚了。

都是老角儿了,大家出差跃迁惯了,看上去还都挺精神。

因为上面是下达了指令的,所以他们一落地,当地的zf就派了人过来接。

全星际都是我的美食粉丝

第825章 带你走进Q3星球

黄沙满地。

在去的路上,摄像机就已经打开了。

甭管三七二十一,守着的人那么多,先开直播,先赚一波流量起。

摄像师把小机器人的角度和麦调整好,以衰败的星球和咔咔的悬浮车为背景,晓晓坐直,露出了出镜记者的招牌笑容。

汀墨坐在一边,有些好奇。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本次Q3十四校联合实践专题采访的记者,晓晓,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目的地Q3星球。”

“现在我们正在主城外沿,乘坐者当地的悬浮车准备前往十四校联合实践地点,Q3中心医院。”

因为这话题高挂在热度榜,直播一开,马上就涌入了很多观众。

做非战外派专题记者不用那么严肃,所以晓晓偶尔也会跟弹幕上的网友互动。

一群人看了一下Q3残败的环境,等到悬浮车逐渐往内城走,一片黑压压的人,出现在了镜头之中。

饶是晓晓看见这个,也惊了一下。

弹幕就更不用说了。

——???

——我看见了什么……

——之前看的星球末日大片崩塌都没这么多人吧?

——围攻医院?

大大的问号横亘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最后,还是司机师傅解答了大家的问题。

不是义诊吗?这些都是来看病的病人。

“有这么多病人?”

“有啊。”司机习以为常,“Q3的居住人口那么多,这么点病人也很正常。”

不是啊。

有这么多病人是正常的,但这么多人都在这里排队,就很不正常啊!?!

但没来记得多问,悬浮车呼啦啦一飞,医院就差不多到了。

司机得回去复命,到医院后方,就有当地的驻军来接了。

一行人在驻军的引领下,先到住的地方落了一下,然后去了采访当地的头头,医院的院长,以及祝院长他们。

初步采访,大头先全部过一遍,这属于正常步骤。

这部分采访是非直播片段,要剪辑之后才能加入专题里。

等把大头都采访完了,才进入了这次专题的正片,也就是星网圈子里大家都很好奇的东西。

【评比、治疗。】

这就得采访专业人员了。

祝院长不肯接受长采访,具体事宜就由来自海云星的那位院长来介绍了。

询问为什么要举办这个活动、举办活动有什么意义,这个是很官方的内容。

晓晓在粗浅了解一下之后,就问起了有关排行榜的事情:“我们在星网上看见有些学生披露有排行榜的存在,是真的吗?”

“是真的。”

“听说榜上有一位一骑绝尘的学子——”

“也是真的。”

“那我们能看看排行榜吗?”她问。

这也不是机密,自然可以,唤醒一下AC智能,右侧屏上很快就出现了学生排行。

四列排行,左右侧的排行里,数字差距果真一骑绝尘。

不过——

“这是三天前的排名呀,没有今天的实时排名吗?”晓晓问。

“这三天休息,没有更新排名。”

晓晓呀了一声,颇为惊讶,“可是我们来的时候,看见医院那边还有许多病人出入。”

“那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义诊。”

全星际都是我的美食粉丝

第826章 845领略准精神治愈师们的风情

在一位向导的带领下,摄影团队们已经到了医院里。

天已经黑了,院内的灯光还算明亮,人群依旧熙熙攘攘。

晓晓站在一盏灯下,“是的,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医院里,可以看到这里还是有很多病人,我们问过向导,今天的诊疗9点才会结束。”

“圈子里的学生们突然不回复了可能是在这边进行义诊哦,我们采访了相关负责人……明天算复活赛,那些被淘汰的学子明天会重新上场。”

“好,现在我们就跟着镜头一起走近诊疗室内。”

她们一路往前,采访了几个后头的诊室,诊室里没人的时候,学生还愿意接受采访。

人来了,诊疗是一个绝对投入的过程,愿意说话的人就少了。

晓晓她们也懂,没多说话,退到一边找了个还不错的角度把这一幕幕拍了下来,就去下一家了。

兜兜转转看了几个人,向导带她们去了秋秋那里。

和别人的诊疗室很不同。

江秋秋的诊疗室——

这里人还挺多,熙熙攘攘。

为了追求效率,秋秋把诊疗室里的一张桌子拿了出来,搁在了门外边,做了一两天的馒头和肉酱,空气里满是食物的香味。

来看病的病人在帮手(管饭的帮工)的监督要求下,排好了长队。

现在这边是这样的,秋秋在里面蒸好大馒头和酱馅儿,然后端到门口来,排队的人从她手里接过食物,临时的接触,她就能用强大的精神力治愈轻症患者。

中等和重症患者,秋秋会让他们拿着食物去里面做,边吃边等,等外边的馒头发完了,去里面走一阵,发散治疗一下。

可以说,她现在的每一分钟,都在精心计算之下。

这样的效率比之前高了很多,高效,也就意味着更累。

帮工都有点受不了了,但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