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2 章(1 / 1)

强势相公乖夫郎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发飙,他还不知道,这盛京城,已经在暗地里被人控制住了!

  不止盛京城,附近的州府也一样!

  “在三皇子设计陷害十万先锋军的时候,儿臣,就已经开始策划了,后来去江南见了莫先锋,就开始实施了。”

  太子这个时候也不瞒了,已经到了这步,隐瞒就显得没意思了。

  “为什么?”皇帝看着莫天涵问,他就这么一个能说话的人了,结果却是这样的让他不敢相信。

  “最开始是为了保命,三皇子要置我于死地,后来太子殿下来了,我们在军中就是过命的交情,十万先锋军,不能白死!后来是为了我的弟弟,我的夫郎,我的孩子,我的家。”莫天涵看着皇帝:“其实您很好,若是没有这个身份,我们将会成为我跟李大夫那样的忘年之交,您的事情,弟弟经常跟我说,哦,弟弟就是太子殿下,在外面,我和夫郎还有家里人,都叫他小黄,他很想亲近你,但是你的一些做法,让他不敢亲近你,也许,这就是作为皇帝的悲哀,我与你交心是真的,但是你却在我和你那帮唯恐天下不乱的臣子皇子之间,倾向了他们,他们一日不死,我就一日不能安睡。或许您觉得小子是小题大做,但是若您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您是小子的话,会怎么决定?”

  很多事情,很多理由,不说,并不代表不存在,而是不肖说出来,彼此心里都明白,何必非要点明了呢?说出口来可是很伤感情的!

  皇帝苦笑:“朕,真是个失败的人!”

  太子殿下默然,莫天涵低头不语。

  “都下去吧。”最后皇帝无力的挥了挥手,让他们都退下。 留给皇帝一个安静的空间。

  两个人行了礼之后退了出来,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阳光照在大地上,夏季热情的风吹的炙人皮肤。

  就在四皇子死后,后宫的惠夫郎也自尽而亡。

  没过几日,皇帝就病倒了。

  病的连早朝都罢了数日,之后虽然人是无恙了,但是御医却要陛下好好将养,皇帝直接下了圣旨,由太子殿下代为监国,处置朝政大事,四位大学士辅政,五位大将军摄政,以辅佐太子。

  不到一个月,皇帝就突然上了朝,并下了圣旨,以自己龙体有佯,不宜再担负江山社稷为由,传位给了太子殿下,自封太上皇,迁居深宫静养病体,不见任何外臣,不插手任何朝政。

  396 都要!

  金秋时节,秋妍生了。

  这回在外面等着的除了莫天涵这个相公、家里人之外,还有号称在宫里静养的太上皇;以及微服来的当今刚刚即位的皇帝陛下,五位大将军以及他们的夫人,以及一大帮子的亲朋故友。

  听着产房里秋妍的叫喊声,饶是久经沙场的程大将军也忍不住一哆嗦:“生孩子这么疼啊?”

  “闭嘴!”滨正君这回也不给程大将军在外面留面子了,直接扭头就吼了他一句。

  程大将军讪讪的闭紧了嘴巴。

  他这一辈子,起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行军打仗,很少能在家陪着滨正君和孩子们,所以他也理所当然的没有经历过滨正君生产,家里三四个孩子,无论是哥儿还是小子,没一个是他看着出生的。

  就连孙子孙儿辈的都没有!

  现在也没人会去看程大将军的笑话,都紧张着呢。

  程绍奎倒是暗自庆幸了起来,拉着良哥子的手小声儿的在夫郎的耳边嘀咕:“幸好你不用受这个罪。”

  良哥子怔愣了一下之后,耳朵红了起来,但是却不赞同程绍奎的话,同样小声儿的跟相公道:“若是有的选,我、我不怕受罪,也要一个孩子。”

  程绍奎皱眉,之后非常没义气的跟良哥子说:“一个孩子而已,大哥家有仨个呢,二哥家有俩,弄一个回来,过继到名下养活就成!”

  反正都是老程家的血脉,谁的孩子不是孩子呢?只要有了孩子夫郎就不会老是低着头走路了。

  良哥子:“……!”

  莫天涵此次很是沉稳的坐在椅子上,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产房门口,乍一看挺稳重的样子,但是再一看他握的都起了青筋的拳头,和一直未变化的表情,才知道这家伙已经是僵的跟个石头一样了!

  其余的几位大将军面面相觑了许久,都丢下各自的老伴,偷偷溜去了外面蹲在树荫下交头接耳。

  他们都跟程大将军一样,被产房里的声音喊的毛了爪子,更是因此联想到自己的身上,觉得很是愧对自家的夫郎!

  要说这里最镇静的还是新任皇帝陛下小黄弟弟!

  这位虽然一直在走来走去的晃悠,却不见多么的紧张,反而还有心思偶尔拍拍莫天涵的肩膀:“大哥不必紧张,这几位御医那都是老手了,宫里的皇子哥儿全是他们负责的,里面的产么么也是接过不少皇室子嗣的人,况且不止产么么,还有李家么么也在里面呢!”

  莫天涵不吱声,只是眼珠子转了转,看了看产房窗下一溜儿站着的御医们,嘴角抽了抽。

  这位弟弟即便是已经得登大宝了,可是性子还是没怎么变,一听说秋妍阵痛了,就从宫里拉来了一大串儿御医和产么么,御医暂时进不得产房,只好在窗下听着产夫的喊声来大概的判断情况,里面的产么么也不少,都是这位从宫里弄来的。

  这也是他比较镇定的原因。

  太上皇也走了过来,拍了拍莫天涵的肩膀,跟他小子如出一辙的举动,只是毕竟阅历比毛头小子丰富许多:“放心,生产都这样,一会儿就好了,哪个哥子不是要生几个的,看秋哥子也不是那福薄的,不会有事的。”

  这位人生经历了很多,精彩程度若撰写成书,肯定能在文坛大放异彩,成为名著流传后世。

  因而这位的心思也与旁人不同。

  若是别的帝王被储君连同朝臣如此震慑,或许会不甘不愿,甚至会暴烈行事,但是他毕竟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身体累了,心更累。

  在经历了那场几乎归天的大病之后,突然就福至心灵般想通了很多事情,不再执着于权势,只想在人生最后的一段路上,能有那么二三个知己,可以闲谈聊天,下棋听曲。

  所以这位放下了一切俗务,对外号称深宫静养,实际上却要了瑞亲王家的庄子,住在莫家庄旁边,跟这个忘年交做了邻居。

  莫天涵对这位忘年交,除去最初因故不得不算计之外,还是很乐意跟这位有很多故事的太上皇做朋友的,后来太上皇做了邻居之后,隔三差五的就跑来莫家,倒是比起以前光是谈论政事的时候,成为了普通人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