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章(1 / 1)

强势相公乖夫郎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生,这一点从封靖安能认真学习散打擒拿上就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家族遗传。

  “哎?……!”封大将军拿着东西往自己眼睛上罩了罩,突然“哎呀”一声,拿了下来,眨巴了一下眼睛,又拿起来看了看远处的东西。

  莫天涵使用的水晶是最昂贵的无杂质通明水晶,那么一块就要了五百两的白银,但是好价格出好东西,这望远镜丝毫不比前世他见过的差。

  “来人!”封大将军放下鹰眼套筒望远镜,声音都变的激昂了起来,一个老仆推门而入:“老爷!”

  “你去!把东院门口那俩小厮给我带书房来!”封大将军直接下了命令,老仆不明就里,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儿,赶紧跑了出去,到东院门口将两个正在聊天打屁的小厮踢了两脚,然后把人带到了书房。

  封大将军一直拿着鹰眼套筒望远镜,跟着老仆的身影看着他去,踢人,训话,然后把两个垂头丧气的小厮带到了自己跟前儿,整个过程中,他一步未动,却看了全部的动作!

  “你俩,刚才是不是被踢了两脚?”

  “是,老爷,管事的说,我们做事时间嘻嘻哈哈,给大将军府丢脸了。”俩小厮都是只有十三四岁的那种,不是能呆得住的,活泼好动的很。

  这回被管事的踢了不说,还被老爷叫了来,俩人异常紧张,生怕因此而丢了差事,可就丢脸死了。

  封大将军站着不语,手里拿着东西,心思急转。

  “老爷,我们知错了,请您给小的门一个机会,别赶小的们走!”俩小小子儿见封大将军拿着个短铁棍不发一语,以为老爷真生气了,吓的“扑通”就跪了下来。

  “嗯?”封大将军如梦初醒一般:“你俩干什么呢?去,回去站好了,这大过年的,给老爷我跪拜要红包啊!”

  莫天涵忍着笑道:“封大将军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赶紧的回去站好了,今天来的客人多着呢,你俩可别没整形的,让大将军府丢脸面啊!”

  “是,是,谢谢老爷宽宏大量,谢谢这位将军,小的们下去了!”俩小子也算是机灵的,赶紧行了礼跑了出去。

  封大将军拿起鹰眼套筒望远镜,盯着俩小子跑回了原处,这俩人这回老实多了,也不聊天也不打屁了,都认真招待着来的随从们。

  封大将军笑了,放下望远镜,看着旁边的莫天涵:“这东西叫什么?”

  “望远镜,若是严格来说的话,名称应该是单眼鹰眼套筒望远镜,俗称千里眼,虽然不能真正的看到千里外的东西,但是几百米的距离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东西,谁做的?”

  “小子做的,其实是给自家夫郎用的时候多些。”这个是实话,莫天涵身上带了一个,家里还有四个,两个是给秋妍的,两个是备用。

  “嗯?”封大将军好奇的问道:“怎么,你家夫郎做什么能用到这个?”

  “封爷爷明鉴,秋妍他,腿脚不是很好,在南方的时候,冬季就麻痒痛,还发凉发冷的,尤其是到了这里之后,这第一个冬季小子就更小心了,不敢让他多出来,可是总是在屋里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弄了这个,让秋妍没事儿的时候,可以看看外面什么样儿,也省的他闷。”莫天涵实话实说,本来这东西做出来,就是为了不让秋妍太闷了才弄出的。

  253 望远镜......

  “图纸也是你画的?”

  “是小子画的,以前师父教过。”

  “那东西也是你做的?”

  “这个不是,是小子拜托了两家银楼打磨的水晶片,走了四家首饰的铺子,分别打造一个东西,最后小子在家里组合上的。”

  “嗯,很好!”然后这位温文尔雅的封大将军一伸手:“图纸,拿来吧!”

  莫天涵:“……!”

  好吧,一切都是表面上的不同,其实,骨子里,封大将军和程大将军不愧是多年的对手,竟然脾性一样,伸手就要图纸啊!

  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那个,封爷爷,小子没带在身上,要不?”

  “叫你家的谁回去取来!”

  好吧,上次在程大将军家是王瑞回去的,这回轮到陈铁了。

  “你小子倒是个疼夫郎的,能弄出这么个玩意儿来给你夫郎解闷,还说是递给爷爷的礼物?嗯?”老头儿现在闲着无事,开始翻旧帐了。

  莫天涵无言以对,他怎么就那么老实的说了这个东西是给秋妍解闷用的呢?这回可咋办啊!

  看着苦着脸的莫天涵,封大将军笑了:“得得得,老夫可不是程老匹夫那个老无赖,这东西于军有大用处,若是战场上的诉侯得此物件,远远儿的就能看清楚敌军阵营,折损率将大大的降低,一个好的诉侯,培养起来不容易啊,能不涉险的侦察到敌情,才是好样儿的。”

  “是是,爷爷说的是。”莫天涵只能点头说是。

  “过了年,就得开春种地了,这冻土一化,寒城关外也就冒了新绿,呵呵,我看着那个特勒部,又有些蠢蠢欲动了!”

  老头儿来了兴致,跟莫天涵说了很多寒城那边的情况,莫天涵这才了解到,寒城是北方的门户,那里有十万大军常年驻守,每三年轮换一次人马,每一年轮换不到四万人,有居民二十万,土地没多少,主要是跟关外的草原部落换物品做买卖的,但是草原部落不好相处,他们都是有奶便是娘的家伙,得了好处的时候乐呵呵,遇到雪灾什么的,就来寒城打秋风,虽然这些年因为防守严密而没得逞,可是有千日做贼的哪里有千日防贼的?老是这么防着朝廷也吃力。

  莫天涵提出了府兵制的建议。

  “府兵制?”

  “是的,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统领和管辖。和平时期耕地种田。战争发生时,朝廷发给粮食与马匹,兵刀,出征打仗。这种兵役制_葭,有利于农业t严,减轻国家军费开支,也扩大了兵源。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十二卫各设将军一人,直接听命于陛下。六率各设率一人,隶属于太子。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须凭军部和兵部的兵符才能调拨。战时由皇帝命将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将领回朝,士卒归府,将无常兵,难以干预国政,这样既能免除隐患,也能让上位者放心。”

  “哦?有意思,小子接着说!”封大将军听的来了兴致,也认真了很多。

  “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制度。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者。这样既不伤国本,又能有兵源御敌于外。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或到边境和内地的要地戍守。战时则应征作战。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