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一眼到天明(1 / 1)

世子很凶 关关公子 353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零五章 一眼到天明

“令儿……没事的……过几天就好起来了……”

断断续续的声音回荡在车厢内,极力保持着平缓,却难以掩饰声音的颤抖和其中心疼到极致的哀意。

马车走的很慢,没有一丝一毫的颠簸,连长街路面前面,都有仆人时刻清扫填补,生怕出现丝毫的差错。

许不令一直没有晕过去,半死不活躺着没动弹。今天看起来属实悲壮与惨烈,但持续的时间并不久,毒发了还没有入心肺,目前尚能抗住。不过若是不解毒,恐怕真得躺上一年半载落下病根。

陆夫人坐在榻上,以腿为枕头让许不令靠着,哪怕是努力强忍,泪珠儿也不听话的从眼眶里滚了下来,滴在了许不令的脸颊上。

陆夫人急忙拿起手绢,小心翼翼的擦拭着许不尼令脸上的泪珠,瞧见许不令眼睛望着她,声音颤抖的安慰:

“令儿……把眼睛闭上……好好休息……呜——”

“别哭……”

“嗯……不哭……”

陆夫人声音哽咽,摇了摇头,双眼满是慌张:“别说话……别说话……”

许不令露出个笑容,靠在软软的腿上,贴近陆夫人的小腹,淡淡幽然暗香传入鼻尖,似乎连身上的伤痛都缓解了几分。

“我没事……”

“你还说……”

陆夫人脸颊比许不令还苍白,嘴唇几乎咬破,心中有万千的责备、不解、心痛、恼火,可此时此刻又哪里说的出口,只是小心翼翼的坐着,连触碰都不敢。

许不令望着上方柔美脸颊,虽然被高耸的衣襟遮挡了部分视线,不过这个角度看陆夫人,真的很漂亮,就是那双眼睛让人心疼。

“我真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许不令想要坐起来,却把陆夫人吓的不轻,轻轻按着肩膀:“别动别动……马上就到家了,不许动……”

许不令无奈笑了下,握着陆夫人的手,幽幽叹了一声,便老实的闭上了眼睛……

------

马车穿过魁寿街的三座八角牌坊,而此时此刻,长安城内已经炸锅,白天发生的一幕幕已经传入所有人的耳中。

与许不令的所作所为相比,‘青魁’的称号反而不值一提,既配不上身为武人当死则死的气概、也配不上在太极宫前一枝独秀的身手。如果没有中歹人的锁龙蛊,天下第一放在许不令身上也不无不可。

毕竟再厉害的天下第一,论成就和风采,都不可能比得过今天太极宫之巅的一骑绝尘了。

马车回来的途中,长安城半数的武人都聚集在路边,除了仰慕和敬佩,便只剩下唏嘘。魁寿街外不少江湖上名望颇高的人物闻讯而来,上到陈道平、司徒岳明,下到陈四爷、杨平、朱满龙,甚至连孙掌柜都提前打了洋,提着一坛酒过来瞅了一眼。

武人就是如此,不管前事如何,敢为国家大义不惜一死者,都当得起一声英雄,值得让江湖客敬仰。

马车缓慢进入了八角牌坊,迎接的老萧,只接下了孙掌柜送来的酒,许不令并未露面。

肃王府外也来了不少同一条街上的王侯公卿嘘寒问暖,不过都被陆夫人撵走了。

护卫和丫鬟抬着许不令进入了王府后宅,在已经收拾好的睡房内放下,宫里跟随而来的御医便又开始检查身体。

陆夫人孤零零的站在窗口,看着房间中躺在病榻上的年轻公子,不知为何,往年的记忆一瞬间涌上了脑海。

当年就是这样……

她站在窗户外面,看着陌生夫君奄奄一息的被人救治,也曾期盼着对方好起来。

可上天似乎总是天妒英才,在一个人最该意气风发的时候让其戛然而止。

不能再发生一次……

陆夫人不知不觉间泪水朦胧,死死咬着下唇想要大哭一场,骂老天爷几句不公,可瞧见许不令的余光望着她,便又带上了几分微笑,哪怕心如同刀绞般的难受,呼吸都需要很大的力气。

咚!——咚,咚!

不知不觉,已经时过三更。

御医都去了外宅休息,丫鬟们在周边厢房中轮班等候传唤。其间在萧家暂住的宁玉合也来过一次,只是除了一声轻叹,也说不出什么。

夜深人静,陆夫人走进屋里,在幔帐旁边的小凳上坐下,那双眸子从未移开过半分,生怕少看了一眼,许不令就和以前一样,再也看不到了。

“夫人,下去歇息吧,婢子照顾小王爷即可。”

月奴站在窗口,轻声呼唤了一句。

陆夫人摇了摇头,抿嘴沉默了片刻:“你下去休息吧,我陪着令儿……”

月奴知晓陆夫人的性子,许不令不好起来,恐怕都不会合眼,当下也只能微微欠身,关上门退了下去。

房间中安静下来。

许不令没有半分睡意,身上难以言喻的痛处也让人一时半会睡不着,看着眼圈通红的陆夫人,犹豫了下,柔声劝道:

“陆姨,我真没事,我你还不知道吗,阎王都不敢收,想死都不容易。你回屋休息吧……”

陆夫人眼神很坚决:“我不走,你睡着了我也不走,你爹娘把你交给我,你若是敢出事,我就跳井死给你看……”

许不令有些无奈,想了想,略显吃力的往里侧移了些:“熬夜就不漂亮了,躺一会吧,明天还得给我喂药喂饭的,精神不好怎么行……”

“……”

陆夫人迟疑了一点点时间,便踢掉了宫靴,小心翼翼躺在了许不令身边,抱着许不令的胳膊,盯着许不令的侧脸:

“你先睡,不然我睡不着。”

眼神坚定清澈,除了担忧与温柔不夹杂丝毫的其他念头。

许不令没想到陆夫人靠这么近还抱着他,脸竟然红了下,眨了眨眼睛:

“这不太好吧……”

陆夫人微微蹙眉:“我是你姨!你要是敢出事,我就抱着你一起死……”

“呃……”

还别说,许不令身上真不怎么疼了,心里暖暖的,稍微沉默了片刻,便也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只是偶尔会看皇城方向一眼。

陆夫人就这样侧躺在枕头上,连眼睛都很少眨,一直望着许不令,直到东方发白,春燕的啼鸣自窗外响起……

第一百零六 凤凰泣血,请罪于天!

寂静长夜,宫殿飞檐下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微光。

长乐宫一如既往的冷冷清清,似乎还是十年前的模样,却又早已物是人非。

宫女们已经歇息,唯有太后寝宫的偏殿还亮着灯火。

廊柱倒映着烛火的光芒,红色帷帘被夜风吹拂的轻轻摇曳,一道人影站在黑白相间的墙壁前,在巨大的牡丹花上留下形单影只的倒影。

从太极宫回来后,太后便站在了这里,愣愣的看着面前这副画。

“大丈夫该生则生,当死则死……”

“国耻在前,我许家儿郎何惜一死……”

“……只是……没办法了……只有太后能救我……”

“……太后若不愿意,我不强求,太后愿意,我必以余生报之……”

种种言语回荡在脑海,有她说的,有许不令说的,句句都冲击着心神,让自认稳重的她片刻都安宁不下来。

救许不令……

若只是如此,她没有任何犹豫都会答应。

许家为这天下开了太平,后辈子孙身染恶疾,她作为萧家的嫡女,如果不救,怎对得起自幼受到的教诲……

许不令今日为国出头,以一条命为代价,拿回本该就属于大玥的东西,她作为大玥的太后,如果袖手旁观,怎对得起身上这身凤袍……

而且她不想许不令死……

红鸾也不能没了许不令这唯一的依靠……

救,必须得救,没有任何不救的缘由。

可救的方法……

太后艰难摇头,眼中显出了深深的纠结。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有这种方法……

她怎么可能答应这种不可理喻的解毒之法……

她是萧家嫁出去的女儿,出生门阀世家,祖上世代拜相光明磊落,作为子孙,个人气节和名誉本就大于性命,深宫十年都不曾失节半分,又岂能为此而坏了名节……

她是大玥的太后,一国之母,当今天子的嫡母,世间女子的榜样,入宫十年都兢兢业业履行着为后的职责,若是以此法救了许不令,她还有何脸面活与世间,宋氏的脸面、萧家的脸面,便全败与她一人之手……

不能救……

绝对不能救……

……可不救怎能安心?

许不令本就是被歹人所害,如今为国献忠,生命垂危之下,若是冷眼旁观,她对得起脸面,难道也对得起良心?

救不行,不救也不行,她只是个女人,让她怎么选?

太后紧紧攥着双手,泪水夺眶而出,呼吸急促,想要歇斯底里,却依旧保持着往日的气度。

夜风簌簌,深宫清冷。

时间一点点过去,厅堂内只有一道呼吸,和那副巨大的牡丹画。

太后就这样站在画前,太阳升起落下,宫灯点燃熄灭。宫女无数次在门外呼唤,巧娥数次进来劝说又出去,都没有动一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后的余光瞧见了桌案上的那个小人,还有握在小人手中的半串糖葫芦……

小人带着明朗的笑容,举着糖葫芦,看起来有些可笑,却让她这辈子都难以忘怀。

那个把糖葫芦递过来的画面,至今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太后的眼神逐渐安宁下来,渐渐又有些恍惚。

回首望去,深宫十年,竟然没有那小街上的半个时辰值得回味……

往后余生,恐怕也就这样了……

念及此处,太后的脸上忽然显出了几分决然。

与其呆在深宫活活老死无人得知,或许该让该活下去的人活下去……

许不令是肃王世子,为国能不惜一死,但不该死在这个时候……

天下未平,三国纷争随时可能席卷万民,需要一个许烈,震住三国君主、各路王侯。许不令若是死了,谁来做这个人……

许不令有通天之才华、知百姓之荣辱、有西凉十二州为依仗,换成其他人谁有这个资格……

而与天下相比,她一条命算的了什么?

大丈夫当死则死,她虽是一介女流,却也是萧家的女儿,本就该巾帼不让须眉……

许不令能为国之荣辱不惜性命,她为国之义士又何惜一条命……

对不起宋氏,对不起萧家。

至少她萧湘儿对的起天下人!

太后身体微微颤抖,近乎尖锐的闷闷哼了一声,快步走到了桌案前,拿起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写下了一行行字迹。

“深宫十年,本宫理宫闱、肃礼法,膝下无子,任恪尽内人之责,未曾有一时一刻懈怠,对得起宋氏。

祖宗教诲:天下大义在前,礼节荣辱、生死名誉,无不可弃者。

许不令为大义不惜一命,本宫救他,对的起祖宗教诲。

许不令不惜一命,我萧湘儿又何惜此身,唯一死尔。

祖宗在天有灵,若觉不妥,来世为猪狗牛马,我一人承担!”

沙沙沙——

奋笔疾书。

太后写完之后,拿起裁纸金刀,割破了手指,在宣纸上用鲜血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之后回到寝殿之内,从琳琅满目的奇巧物件之间,取出了一瓶毒药和酒壶。

毒药是刚刚在深宫守寡之时,被寂寞和绝望折磨的快要发疯时准备的,带着点点花香,喝下便能在梦中安然解脱,不过最终抗了过来没喝。

将毒药倒入酒壶,又在长乐宫的正殿之中摆开了香案,点燃了三炷香。

太后一袭火红凤凰袍,跪在蒲团上,将这封告祭萧家列祖列宗的血书点燃,放进了火盆之中。

“以我命,换他命!

失节之过,以命代偿!

皇天厚土,实所共鉴!

平淡话语传出,太后纠结的双眸逐渐安宁。

宣纸在火焰中化为灰烬,青烟袅袅升腾。

太后扬起绝美脸颊,看着淡淡的青烟飘起,上升至穹顶,穿过飞檐青瓦,直至九天之上。

便如同心头的千斤重担终于放下,太后瘫软下来,侧坐在地上轻轻松了口气,露出了一丝笑容。

双眸呆呆的望着上方,那是威严肃穆却没有半分人气的大殿穹顶,青烟已经消散在天地间。

或许这样,死的也算有点意义吧……

总好过孤身一人锁在深宫,看着望不见尽头的孤寂,直到老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