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1 / 1)

我和成州平 佛罗伦刹 2818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 6 章

  小松和王加是上午十一点到这座城市的。

  下了火车,她们第一反应是这里空气好干。

  小松带着一个二十四寸的超大行李箱,背着一个书包。王加和她不一样,她只带了一个小小的行李箱。

  换了个地方,连空气都是不一样的。耳边夹杂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小松环顾了一下周围环境。

  “出站口在这边!”王加对小松说。

  “哦!”小松拉着拉杆箱,跟上王加的脚步。

  从站台到出站口,要下楼梯。

  小松呆了:“没电梯啊。”

  王加轻松地拎起箱子:“谁让你带这么多东西。”

  小松正要提箱子,一个中年男人给他拎起箱子:“小姑娘箱子够沉的。”

  因为陌生人的帮助,小松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很好。

  在路人的帮助下,她成功带着箱子来到了出站口。

  出站口的人是火车上的百倍,王加哇塞了一声,说:“我感觉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

  “李犹松!”

  在灰沉沉的人群里,一个鲜亮的身影拼命招手。

  小松朝声音的来源看过去,她拉住正往旁边走的王加:“我姑在这呢!”

  说话间,李永青已经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王加第一眼看到的,是李永青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她认得那个LOGO,也只认得那个LOGO。再看李永青全身,她穿着一件桃粉色的套裙,在王加之前的人生里,从没见过这样的款式。

  李永青生活滋润,有点富态,王加觉得小松除了更年轻,更瘦以外,还是挺像李永青的,不是长得像,而是那种优渥的气质像。

  小松介绍说:“姑,这是王加,我同班同学,我们省状元,厉害吧。”

  李永青说:“哟,那今天我得请你们吃饭啊。”

  王加摇摇头说:“不用麻烦你们,那个,我学校有同学接我,我和他们一起走。”

  小松还没开口,李永青问:“人多吗?要不然我送你们回学校。”

  小松说:“你都不问人家哪个学校。”

  李永青说:“省状元的话,上哪个学校都顺路。”

  王加说:“听说好几个学长学姐呢,肯定坐不下,您不用管我了,小松,之后联系。”

  李永青掏出钱包,拿出两百块,给王加:“上大学就算步入社会了,有些人情世故,早懂比晚懂好。这钱你拿着,给来接你的学长学姐买水。别跟我客气,这点钱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对你来说,能让你的大学生活比别人更顺利。”

  李永青给了王加一个非得接受这二百块钱的理由,王加无从拒绝。

  小松和王加道了再见,便跟着李永青去停车场。

  行李放后备箱,小松坐在副驾上。

  李永青戴上墨镜,边倒车边说:“你同学不好意思坐我的车,才说有学校人来接她。”

  小松刚才就发现了,她并没有在出站口看到有穿学校文化衫的人。

  李永青给王加的钱,其实是让她打车去学校。

  小松微笑说:“小姑,有你真好。”

  李永青说:“咱们先去吃饭,你爷爷奶奶都等你呢。这次吃饭,主要给你接风洗尘,庆祝你上大学,别提你爸的事。”

  小松说:“嗯,我明白。”

  李永青又说:“明天带你去学校,看看能不能先把宿舍收拾好,开学那天就不用太辛苦。”

  小松说:“谢谢小姑。”

  李永青说:“谢什么?你是别人家的孩子我用得着忙前忙后?”

  小松这次只莞尔一笑。李永青等红灯的时候,朝小松那里看了一眼。

  她看到小松的左手手腕上带着一个薄荷色的电子手表,很老的款式。

  那是以前她出国的时候,李长青让她帮忙带回来的。

  李永青问:“你这表还能走吗?给你换个新的。”

  小松说:“能用,我喜欢旧东西,这个好像叫恋物癖。”

  李永青笑道:“你年纪不大,知识面真广。”

  李永青把车开到饭店,中午,按照安排在饭店吃饭,下午小松陪爷爷奶奶待了会儿,晚上李永青带她回自己的住处。

  李永青家在郊区的别墅,她和老公很早离婚,育有一女,也在国外工作。李永青独居,家里全是空卧室,但她晚上还是跟小松挤了一个卧室。

  “小时候我们家住平房,我怕鬼,非跟你爸睡一屋。”

  住在一个被窝里,小松更清楚感受到了李永青的悲伤。

  李永青说:“我根本不敢去送他。听说你去了,小松,你真勇敢。”

  小松说:“其实没什么事,我爸爱干这个,有成就感,我觉得这就挺好的。”

  过了一阵,李永青呼呼睡了。

  第二天早晨,李永青先带小松去学校看了趟,把该放宿舍的东西都放在宿舍里,下午就开始了带小松到处去玩。

  三四天走遍了这座城市有名的景点,小松又休息了一天,就是开学的日子。当天李永青临时有点事,小松信誓旦旦地说:“我自己能搞定。”

  开学当天,小松才意识到李永青多有先见之明。

  开学典礼、报道、办卡交学费、领书、搬宿舍,这些事都集中在了一天进行,要不是李永青提前帮她搬了宿舍,她现在也和其它室友一样兵荒马乱。

  国内高校有个定律,南富北穷,越老牌的高校,宿舍条件越差。

  小松宿舍是六人间,前两天只有她一个人来的时候还好,今天室友到齐了,东西塞满了一整个宿舍,再看过去,就觉得这里特别像上世纪电影里的女工宿舍。

  对床的室友抱怨:“这跟电视剧里大学宿舍差的太远了吧。”

  另一个室友说:“那是你没见过人留学生公寓。”

  那女孩刚说完,对站在地上无所事事的小松说:“室友,帮忙拿下枕头。”

  小松立马把她放在椅子上的枕头递了过去。

  室友接过枕头:“我叫吴舒雅,你呢?”

  小松说:“李犹松。”

  屋里没空调,只有两个嗡嗡转来转去的风扇。

  小松没有要收拾的,说:“我去看看在哪儿领书,你们有要帮忙领书的吗?”

  “我!”

  室友们纷纷举起了手。

  还真不客气啊。

  小松说:“行,那待会儿可能会用到你们的学生卡,咱们建个群,你们拍照发群里吧。”

  一共六个人的书,小松预想到会很沉,所以去超市借了推车。

  他们宿舍都是临床的,小松没想到书会那么厚,她咬着牙,把推车拉回宿舍大楼。

  电梯里的人进进出出,大家带的都是大件行李,小松和她的手推车根本挤不进去。

  正当她犹豫要不要走楼梯的时候,一个女生直接推着她的推车,挤进了电梯里。

  小松人也挤进了电梯,那女生问:“你几楼?”

  小松说:“五层。”

  女生按了五层,等到五层的时候,她带着小松的推车出来。

  小松感激地说:“谢谢你。”

  女生说:“没事,我去年来学校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只会傻愣着。”

  小松朝她抿唇一笑:“你是学姐啊?”

  女生点点头,然后把她自己的书包放到胸前,打开拉链。

  “这个白大褂,你们之后也是要上网买的,我这和网上差不多价格,你从我这买就行。”

  小松这才明白,对方是混进新生楼来卖白大褂的。

  不过,人家帮了自己的忙,她之后也得买白大褂,不如现在顺手买了。

  小松说:“好,多少钱啊?”

  “我一般都卖八十,和你挺投缘的,就算你六十吧。”

  小松给她转了六十,对方又问:“你办手机卡了吗?我这里办校园卡,在新生优惠上,还有一层优惠。”

  小松说:“我办了本地卡,但没有办校园卡,校园卡有什么不同吗?”

  女生说:“你看看这个单子,优惠都写在上面。”

  她又从书包拿出一张花里胡哨的宣传页。

  小松说:“可是我已经有手机卡了。”

  女生说:“这样,你留我个联系方式,之后要是有需要,随时找我。军训内办卡,都有优惠。”

  小松还没说什么,她已经报起了自己的手机号:“我姓方,叫方芸,你喊我芸姐就好。”

  她双眼盯着小松把自己手机号输了进去。

  方芸说:“我去别的层了,你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随时联系我。”

  小松把白大褂放到推车里一起带回宿舍。

  室友们也把宿舍收拾的差不多了,吴舒雅说:“刚有学姐来推销白大褂,我帮你买了,你回头把钱转给我就行。”

  小松看着自己桌上的白大褂,她抬起头,问上铺的吴舒雅:“多少钱?”

  吴舒雅:“四十。”

  她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小松说:“刚一个学姐给我卖白大褂,花了六十。”

  室友姚娜说:“啊?六十你也买?”

  小松没话说了。

  姚娜说:“可能就看你长得好骗。”

  吴舒雅说:“两件换着穿呗,二十块买个教训,一点不亏。”

  大家都是从各地来的,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本来都是很难过的,但小松这个冤大头六十块买了一件白大褂的事,转移了她们的注意力,思乡情反倒没那么重了。

  晚上以宿舍为单位,前往教室开班会,开完班会,大家回宿舍,开始打电话给家长报告。

  小松听到有人在阳台外哭了,有人则是笑着跟家长插科打诨。

  她也拨通了电话。

  拨了三次,对方才接听。

  “喂。谁呀?”

  小松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上去和善:“方学姐,这么晚打扰你了。我是今天从你那儿买白大褂的学妹,明天想在你那儿办张校园卡,你有时间吗?”

  对方一听又推销出一张校园卡,忙说:“当然啊,不过你明天是不是要军训?这样吧,明天中午,咱们在食堂见。”

  小松笑笑说:“那我们明天中午见。”

  作者有话说:

  如无意外,明天应该会有两到三更~

  分享个题外话,今天是本人阳的第三天,居然味觉失灵,体验真真真太新奇了。这波疫情很难躲过了,大家最近一定要抓紧时间囤药啊,没药的话发烧还是很难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