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1 / 1)

皇后生存日记 刀豆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自己一致,高兴之余,反而又迟疑起来了,说起了心中对此事的顾虑:“冯氏是汉人,我朝还没有立汉人做皇后的先例,皇上要不要征询一下大臣们的意见?此事要皇上拿主意,老身也不敢妄自提议,皇上不如回头询问一下陆丽或者其他大臣?”

  拓拔叡说:“皇太后不也是汉人吗?太武帝当初也亲近汉人,信赖倚重汉姓的大臣,依靠那些汉姓高门贵族的支持才统一的中原。太后说的这件事,朕回头会同人商议,认真考虑的。”

  太后说:“你要拔擢李氏,老身认为也无不可,只是李氏原先嫁给李效,都知道她是李效的妻子。皇上把她纳进宫里来就算了,刚入宫不满一个月就怀孕,皇上还要封她做夫人,这不是招人非议吗?正好此时立皇后,将这件事盖过去了,免得那些人盯着议论。”

  ……

  晚上,乌洛兰延进了宫。

  皇帝躺在太华殿的那张金丝楠木大榻上,象牙的大席,上面又铺着一层雪白的厚厚的羊毛毡。他身穿了薄的白色羊皮袍子,凑着火盆在烤火,手里拿着玉石蛋子在玩。乌洛兰延到榻前请安,拓拔叡让他平身,笑说:“朕今天见太后,太后提起了立皇后的事。”

  乌洛兰延坐在榻下:“皇上是怎么打算的?”

  拓拔叡脑中浮现出那张脸,圆而润的小脸,洁白如玉,两只眼睛像两个大大的墨点似的。

  他以前觉得她这幅模样有点好笑有点呆,这会不知道怎么,又觉得挺可爱的。

  他笑了笑,让自己的思考从那张脸上移开:“朕这些日子一直在想。朕打算要笼络一下汉姓的贵族,本应当在汉姓贵族当中挑选一位立为皇后。比如李氏,李益不是汉人吗?他家中也有适龄的女子,朕想想又觉得不太好,李氏是汉人高门,儒学渊源,朕不与胡人,与汉人高门结姻,恐怕有人要不满意。所以朕想立冯氏,冯氏虽然是汉人,但是家族胡化颇深,其子弟素来衣鲜卑服,说鲜卑语,同胡人婚姻交往。立冯氏为皇后,既能表示朕笼络汉族士人的决心,又不至于招致太多不满。再者,冯氏家族衰微,人丁单薄,即便立为皇后,根基有限,来日也不至于外戚过强,威胁皇储。”

  乌洛兰延说:“臣也赞成皇上的打算。冯氏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年崔浩国史之狱的事。太武皇帝当初重用汉族士人崔浩,得到一些汉姓高门贵族的支持,后来统一中原之后,太武皇帝就将他弃之不用了,命他修国史,后来又杀了他,又杀了很多汉族士人。崔浩死了之后,许多汉族士人都不敢再入朝了,朝中也无人再举荐汉人。朕想再重新拉拢他们,需要费一点功夫。当年太武帝杀崔浩,有他的局势考量,朕需得小心谨慎才行。”

  第68章 他有心事

  常太后让人去召冯贵人。

  等待的间隙里,她让宫女打了水来,洗了脸对着镜子卸钗戴。李延春拿梳子给她梳着头发,嘴里笑说:“太后也不用担心了。皇上不是说了,这次立后,要在汉姓当中择吗?冯贵人是最合适的了,我看这事十拿九稳。”

  常太后忧心忡忡,说:“你觉得冯贵人怎么样?”

  李延春笑说:“太后已经决定了,怎么又反而犹豫起来。”

  太后说:“倒不是犹豫,咱们随便聊聊罢了。”

  李延春说:“臣看她跟刘襄关系挺好的,待小妹也真心亲热,这样不就行了?太后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冯贵人年纪还小,性情还是真纯的,反正臣看她心眼不坏。也明白事理,晓得谁对她好,不是会忘恩负义的。”

  常太后道:“我担心的不是这个。我担心的是皇上。”

  皇帝立汉姓皇后的意图很明显,是心向儒化,要笼络汉族士人。

  这在本朝不是没有先例,北魏自立国起,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几位皇帝,都非常倚重汉人,最终牵涉出一桩本朝讳莫如深的大案,即崔浩国史之狱。崔浩是汉姓门阀,清河崔氏的代表,同范阳卢氏等族,俱是汉人高第。任职于魏,历仕三朝,深受道武,明元,太武三位皇帝信重,军国大事,莫不咨之。他向明元帝建策立太子监国,帮助太武帝平北凉,破匈奴,讨伐柔然,太武帝比之为张良。太平真君十一年,太武帝下令诛杀崔浩。送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清河崔氏同族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

  崔浩的罪名,有说是修国史不当,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得罪了太武帝。又有说是他与拓拔叡的父亲,当时受旨监国的景穆太子争权,被景穆太子所害。

  实际上的原因远没有这么简单,崔浩欲齐整人伦,在北魏的统治范围内,恢复汉人的贵族门阀制度,由此得罪了鲜卑贵族,太武帝恐惧,不得不杀了他。

  崔浩以宰辅之贵,行刑的时候,竟然一群人往其身上撒尿,太武帝也任其遭受□□。牵连浩大,家族姻亲全部夷灭,这只能说是积怨已久。太武帝如果不对他狠下杀手,鲜卑贵族们恐怕都要造反了。崔浩死了之后,汉姓门阀大受打击,朝中再没有受信重的汉族士人。

  现在,拓拔叡又打算笼络汉族士人。

  他将汉人出身的冯凭立为皇后,作为他向汉族士人抛出的白手绢。

  这不是常太后的本意。

  常太后本无意让冯凭卷入前朝的利益争斗的。

  这是她从小养育,用心培养的一棵小苗,她不希望她夭折。她太嫩了,还经不起风雨的摧折。

  一旦拓拔叡将她跟自己的政治意图挂上钩,一旦政治失败,就可能招致玉碎。

  ????这是一步险棋,目前看来,已经超出了常氏能控制的范畴。可能要把这可怜的小女孩子也搭进去,但她必须要走。

  这是她筹谋已久的。

  她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繁荣,她还要顾虑身后事,而今皇上在,她的地位自然安然无虞,将来皇上不在了呢?多少外戚都是一朝兴盛,换了个皇帝,就落得满门抄斩。她不想她死了,来日换了新君登基,常家就转眼家破人亡。所以她需要提早谋划,皇后,皇帝,未来的皇帝,她都需要掌握在手。

  ????

  ????她看上冯凭。

  ????这个女孩子聪明,有资质。她明白她的心意,默契地配合着她的意图。

  ????冯凭七岁就跟在自己身边,看着长大的,像自己女儿似的,有感情,也信得过。她和皇上也有感情,皇上看重。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了,常氏希望通过她,可以保证常氏来日繁荣不衰。

  拓拔叡却另有意图……

  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她用心摆布,